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共聚单体对聚硼氮硅烷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2 17:31

  本文关键词:共聚单体对聚硼氮硅烷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聚硼氮硅烷 前驱体聚合物转化法 共聚 柔韧性


【摘要】:在以三氯化硼(BCl3)、甲基二氯硅烷(Si Cl2Me H)和甲胺(CH3NH2)为初始原料合成的Si BNC陶瓷纤维前驱体聚合物聚硼氮硅烷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共聚单体3-氨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对其进行共聚改性。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失重分析(TGA)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了改性前后前驱体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陶瓷化得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共聚改性后Si-O-Si结构成功引入到前驱体聚合物分子链中,改性前驱体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有所提高,分子量分布变窄。随着共聚单体添加量的增加,900℃时陶瓷化产率逐渐降低,前驱体纤维平均断裂伸长率由0.85%提高到3.62%,其柔韧性得到明显改善,而拉伸强度变化不大,因此有望改善前驱体纤维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的退绕问题。
【作者单位】: 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材料学院;
【关键词】聚硼氮硅烷 前驱体聚合物转化法 共聚 柔韧性
【分类号】:TQ174.758.21
【正文快照】: 0引言在较低的温度下用高聚物成形工艺如熔融纺丝制备前驱体纤维[2],同时潜在的活性基团可以进行不熔  Si BNC陶瓷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抗蠕化处理过程的交联反应,获得较高的陶瓷产率[3];变、高温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而且该路线适于工业化生产,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孝众;钱欣;;界面剂与共聚单体对固相接枝聚丙烯表面性质的影响[J];中国胶粘剂;2009年02期

2 吴雨微;徐洪耀;;一种带有胺基和酯基的丙烯腈共聚单体的合成[J];当代化工;2013年02期

3 吕洪久;;新型共聚单体——VeoVa 10[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85年15期

4 胡庭维;陕绍云;王亚明;蒋丽红;贾庆明;;CO_2共聚单体及产物改性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4期

5 孙春峰,王成国,张旺玺;不同共聚单体与丙烯腈的共聚合及其表征[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3年04期

6 胡庭维;丁广磊;陕绍云;王亚明;贾庆明;;与CO_2催化共聚单体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3年04期

7 田炳全;姜进宪;宋春燕;魏静;郭涛;李国庆;;核磁共振在测定人造草基础材料中的应用[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2年11期

8 韩钟淇;关于我国PE用α-烯烃共聚单体问题的探讨[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5年02期

9 曹胜先;;1-己烯为共聚单体生产LLDPE产品的发展现状[J];当代石油石化;2007年09期

10 ;新型PE催化剂[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胜先;;1-己烯为共聚单体生产LLDPE专用树脂的生产现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茂桓 张金玲 刘库;中国石油首套己烯—1共聚单体生产实现自给[N];中国工业报;2008年



本文编号:838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838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