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对磷酸钙-水系统流动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外加剂对磷酸钙-水系统流动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无水碳酸钠、腐殖酸钠、鞣型减水剂(AST)作为磷酸钙-水系统外加剂,评价外加剂种类及用量对磷酸钙-水系统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加剂用量的增加,磷酸钙-水系统的相对黏度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当外加剂用量为1%~1.5%时,均会明显降低磷酸钙-水系统相对黏度,进而提高磷酸钙-水系统的流动性。其中外加剂AST对提高磷酸钙-水系统的流动性较为显著,当AST用量为1.5%时,可使磷酸钙-水系统的相对黏度达到1.03 s/s,磷酸钙-水系统的流动性最佳。
【作者单位】: 唐山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
【关键词】: 外加剂 磷酸钙-水 流动性 相对黏度
【分类号】:TQ174.1
【正文快照】: 殖酸钠,纯度99%;鞣型减水剂(AST),纯度99.5%;磷酸钙,为某陶瓷厂牛骨灰;蒸馏水。涂-4黏度计,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DYY-Ⅲ型稳压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KM快速研磨机,湘潭湘仪仪器有限公司。1.2试验过程1.2.1磷酸钙-水系统的制备:将磷酸钙研磨后过150μm筛,再将筛下物放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昌裕;;外加剂选择和使用中的一些影响因素[J];福建建材;2011年04期
2 吴绍章,周山;我省外加剂生产应用中的几个政策问题[J];中国建材;1986年10期
3 周忠敏;刘桂敏;王兴民;;浅谈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2001年06期
4 杨芳;高性能外加剂和水泥相容性的试验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尹寿生;周新;谢晓岚;;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应用技术[J];浙江建筑;2006年03期
6 吕岩峰;;外加剂对不同水泥混凝土的适应性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年06期
7 邓召友;邓泉;李桂河;;水泥与外加剂不相容原因探索[J];大众科技;2011年12期
8 唐亮;;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问题的探讨[J];北方交通;2011年12期
9 李书英;;外加剂在工程应用中的检测研究[J];河北化工;2012年01期
10 张悦艳;王粉;郑百康;;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述银;郭文康;覃理利;;粉煤灰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尹寿生;周新;谢晓岚;周群;;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应用技术探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苏申;;提高复配外加剂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A];纪念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成立20周年——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尤启俊;仲以林;周圣;;商品混凝土应用外加剂中的认识误区[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5 杨翔;孟祥杰;张胜彪;黄小文;;粉煤灰与外加剂适应性试验研究[A];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下册)[C];2014年
6 王蔚;刘加平;;有效应用混凝土膨胀型外加剂的探索[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冯春花;陈苗苗;李东旭;;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分析[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李令娣;;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主要因素在哪里[A];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和应用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吴笑梅;樊粤明;文梓芸;;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之流变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10 左彦峰;郭群;马旺坤;;混凝土微分散外加剂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A];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浩;外加剂发展趋势之私家分析(上)[N];中国建材报;2013年
2 冯浩;外加剂发展趋势之私家分析(下)[N];中国建材报;2013年
3 林宗寿;外加剂复合对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N];中国建材报;2014年
4 记者 袁岚;我国外加剂企业与韩国企业零距离接触[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周南南;上海地区外加剂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建材报;2007年
6 林宗寿;水泥有哪些因素影响外加剂的适应性[N];中国建材报;2014年
7 记者 袁岚;建设部和京沪铁路筹备组大力支持外加剂行业申请中国名牌[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上海同济大学 孙振平;高性能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掺加方式与适应性[N];中国建材报;2006年
9 高至岭;菱镁生产技术管理 必须遵循其形成的内在规律[N];中国建材报;2012年
10 王浩波;应大力选用新型外加剂[N];中国建设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南;硫氧镁水泥材料的改性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康康;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外加剂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利萍;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于业宁;普通混凝土的高抗渗性能及显微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6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89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