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镁矿氯化焙烧制备高纯氧化镁研究
本文关键词:菱镁矿氯化焙烧制备高纯氧化镁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菱镁矿添加氯化镁混合焙烧的方式,在较低焙烧温度下直接制备高纯氧化镁。针对菱镁矿添加氯化镁混合焙烧过程,通过TG-DTA分析其焙烧反应机理,并对焙烧产品进行XRD、SEM、纯度分析。通过与传统焙烧的氧化镁产品相比,添加氯化镁的焙烧工艺可有效达到除钙效果,无水氯化镁与菱镁矿中碳酸镁钙反应致使钙杂质生成氯化钙,随后可通过洗涤达到钙镁分离,从而提高产品氧化镁纯度;通过机理探讨,氯化镁渗透菱镁矿起隔断作用有效增加菱镁矿比表面积,降低焙烧温度,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采用菱镁矿添加无水氯化镁混合焙烧方式制备氧化镁,当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 h、加料比1.6:1的工艺条件下,最终产物中氧化镁含量即可达到99.3%、钙杂质含量降至0.1%以下。采用菱镁矿添加六水氯化镁直接混合焙烧的方式制备氧化镁,当加料比为2.6时,在650℃焙烧1h所得产品主含量可达到99.25%,而产品钙含量降至0.3%左右。通过间接焙烧的方式,将加料比为2.2的混合原料置于200℃焙烧3h,继而升温至650℃焙烧,所得产品纯度相较直接升温焙烧得到较大提高,产品主含量可从98.05%升至99.26%,钙含量可从0.62%降至0.29%,有效提高了六水氯化镁利用效率。传统焙烧菱镁矿工艺仅通过焙烧过程较难实现制备高纯氧化镁(主含量99%)的目的,通常情况需进一步提纯处理获得高纯氧化镁;且为使菱镁矿充分烧透,焙烧温度至少需达到850-900℃以上。本文首次采用菱镁矿添加无水氯化镁或六水氯化镁混合焙烧制备氧化镁工艺,仅通过焙烧过程即可直接制备高纯度氧化镁,工艺流程简单,生产产品纯度高;并且添加氯化镁可促进菱镁矿分解,降低焙烧温度,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
【关键词】:菱镁矿 氯化镁 除钙 节能降耗 高纯氧化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3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第一章 综述15-27
- 1.1 氧化镁简介15-19
- 1.1.1 氧化镁性质及应用15-16
- 1.1.2 氧化镁生产方法16-19
- 1.2 煅烧菱镁矿制备氧化镁粉体19-22
- 1.2.1 菱镁矿简介及行业概况19-20
- 1.2.2 菱镁矿选矿提纯20-22
- 1.3 氯化焙烧法22-25
- 1.3.1 氯化焙烧法原理22-23
- 1.3.2 氯化焙烧法应用23-24
- 1.3.3 氯化焙烧法优点及问题24-25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25-27
- 1.4.1 课题研究意义25
- 1.4.2 课题研究目的25-27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案27-31
- 2.1 课题研究内容27
- 2.2 实验方案27-31
- 2.2.1 实验原料27-28
- 2.2.2 实验方法28-29
- 2.2.3 仪器分析29
- 2.2.4 化学分析29-31
- 第三章 菱镁矿与无水氯化镁混合焙烧机理研究31-43
- 3.1 热力学计算31-32
- 3.2 热重分析32-38
- 3.2.1 混合物料热重分析32-34
- 3.2.2 热解反应动力学计算34-38
- 3.3 产品形貌分析38-39
- 3.4 物相分析39-41
- 3.5 小结41-43
- 第四章 菱镁矿与无水氯化镁混合焙烧实验研究43-51
- 4.1 实验流程43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43-48
- 4.2.1 焙烧条件对产品纯度的影响43-47
- 4.2.2 焙烧条件对产品活性的影响47-48
- 4.3 小结48-51
- 第五章 菱镁矿与六水氯化镁混合焙烧实验研究51-63
- 5.1 反应机理研究51-56
- 5.1.1 热力学计算51-54
- 5.1.2 热重分析54-55
- 5.1.3 物相分析55-56
- 5.2 菱镁矿与六水氯化镁直接焙烧实验56-60
- 5.2.1 实验流程56
- 5.2.2 焙烧条件对产品纯度的影响56-59
- 5.2.3 焙烧条件对产品活性的影响59-60
- 5.3 间接焙烧实验60-62
- 5.3.1 实验流程60-61
- 5.3.2 结果与讨论61-62
- 5.4 小结62-63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63-65
- 6.1 结论63-64
- 6.2 建议64-65
- 参考文献65-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状况69-71
- 致谢71-73
- 作者与导师简介73-74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茂花;;水泥中氧化镁含量测定的关键问题[J];山西建筑;2012年30期
2 樊洁;;高纯氧化镁的应用和生产综述[J];广州化工;2012年21期
3 吴良图 ,朱维成;反浮选法脱除氧化镁的研究[J];化工矿山技术;1986年03期
4 郑朝华,辛志军,王瑞海;使用水泥专用元素分析仪直接测定水泥及原材料中氧化镁[J];水泥;1997年02期
5 黄克良;介绍一种快速测定水泥中氧化镁含量的方法[J];四川水泥;1995年04期
6 攸玉仙;水泥中氧化钙、氧化镁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04年02期
7 杜明辉;刁建志;高振国;彭政;;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粉煤灰中氧化镁[J];光谱实验室;2010年03期
8 周又生;根据石灰石断面判断氧化镁含量高低[J];水泥;1999年12期
9 许小荣;EGTA-EDTA直接滴定法测定水泥中的氧化镁[J];青海科技;2000年03期
10 刘月娟;郭建学;王敏;;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J];齐鲁石油化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胡星;;氧化镁微膨胀水泥—粉煤灰胶材的膨胀性能与孔结构特征[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宗俊;;电工级氧化镁发展现状和趋势[A];2006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介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小水;刘家祥;李敏;饶发明;;重镁水真空热解法制备高纯氧化镁[A];2008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介会专辑[C];2008年
4 胡章文;王自友;杨保俊;单承湘;;高纯氧化镁制备工艺研究[A];2006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介会论文集[C];2006年
5 楼宗汉;陈胡星;叶青;王宇青;沈锦林;;双膨胀水泥研究[A];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新生;宋克志;;新型节能、环保回转炉在轻质氧化镁生产中的应用[A];2005年中国镁盐生产节能降耗、利用新能源高峰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胡庆福;胡晓湘;宋丽英;;中国精细氧化镁开发现状及其发展建议[A];镁化合物科技(生产)信息2005年第2期[C];2005年
8 俞冰;;熔融法制样X荧光光谱法测定蛇纹石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镁含量[A];全国第六届X射线荧光光谱学术报告会与X射线光谱分析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检网;天津推出氧化镁含量检测新方法[N];中国建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方斌;这样的出口配额政策已过时[N];中国化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云山;白云石、菱镁矿生产高纯度碳酸镁和氧化镁新工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晨洋;菱镁矿氯化焙烧制备高纯氧化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2 王亚芳;特种硅钢级氧化镁的制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逯双佳;碳化法制备硅钢级氧化镁的工艺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赵颖;利用大石桥菱镁矿制备高纯氧化镁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5 赵增昆;氧化镁真空炭热还原物料制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6 张宏娟;高纯氧化镁的清洁生产工艺[D];山东大学;2006年
7 伊弘;循环碳化法制备轻质碳酸镁、氧化镁工艺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09年
8 王r,
本文编号:960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96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