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陶瓷注凝成型浆料流变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氧化锆陶瓷注凝成型浆料流变性研究
【摘要】:陶瓷浆料流变性能是注凝成型工艺的关键,注凝成型要求浆料固含量高,粘度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固相含量、浆料pH值、分散剂、交联剂、单体等在制备低粘度高固含量氧化锆陶瓷浆料时,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浆料的p H值为10左右,加入0.3wt%聚丙烯酸铵作为分散剂、1wt%AM作为单体,单体和交联剂比例为20∶1时,可制得粘度为2.12 Pa·s、流动性好适宜于复杂形状制品注模的陶瓷浆料。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省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氧化锆 注凝成型 流变性 分散剂
【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3A091) 中国博士后基金(2014M550337)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604a0802122)
【分类号】:TQ174.1
【正文快照】: 1引言因为具有强度高等一系列优点,氧化锆陶瓷大量用于结构材料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陶瓷性能以及形状已不能满足要求,而且传统的陶瓷成型方法难以满足更高的要求[1]。注凝成型技术在90年代初期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Omatete和Janney发明[2]。注凝成型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珍;;世界首创透明氧化锆陶瓷[J];精细化工信息;1987年01期
2 刘珍华;测氧用氧化锆陶瓷及其制造方法[J];江苏陶瓷;1988年02期
3 王家强;;氧化铝-氧化锆陶瓷纤维[J];建材工业信息;1988年09期
4 ;国外新产品[J];今日科技;1988年09期
5 陈昶,陈佩芳;相变增韧氧化锆陶瓷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08期
6 王兴汉;陶瓷量块[J];工具技术;1989年08期
7 唐绍裘;高新技术中应用的氧化锆陶瓷材料[J];景德镇陶瓷;1993年04期
8 王旭东;氧化锆陶瓷及其制造方法[J];江苏陶瓷;1993年02期
9 陈达谦;氧化锆陶瓷应用与展望[J];中国陶瓷工业;1994年02期
10 王零森;二氧化锆陶瓷(一)[J];陶瓷工程;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挺;邵龙泉;周珊羽;胡琛;;三种牙科钇稳定氧化锆陶瓷底层材料的抗低温实效性能[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邓斌;;表面处理方法对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相结构及微观结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陈森凤;陈楷;陈少贞;姚俊杰;张伟南;;着色氧化锆陶瓷[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张弦弦;李彦;;五种表面处理方法对血液污染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结耐久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高戈;司文捷;苗赫濯;;改善光纤连接器用氧化锆陶瓷低温劣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林勇钊;王晨;伊元夫;田杰谟;;掺杂Fe_2O_3的牙科用氧化锆陶瓷着色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7 王航;Albert J.Feilzer;;喷砂对Cercon氧化锆陶瓷疲劳特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温宁;刘洪臣;伊元大;邓斌;田杰谟;;表面处理方法对牙科氧化锆陶瓷相结构SEM观察[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孙蕾;张富强;靳喜海;高濂;;烧结温度对牙科CAD/CAM用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章浙锋;王小容;王航;巢永烈;;Cercon氧化锆陶瓷界面喷砂处理后体积丧失和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常胜军;“圆珠笔用氧化锆陶瓷球珠”通过成果鉴定[N];邯郸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文天;中光氧化锆陶瓷插芯技术领先世界[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章轲;刘顺峰:挑战“863”[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4 李颖邋杨景;第3代瓷珠圆珠笔填补了国内空白[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涛;氧化锆陶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2 赵海丹;牙科氧化锆陶瓷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金恩龙;氧化锆陶瓷和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与细菌粘附的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4 谢志刚;表面处理对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接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5 丁亚通;升温速率对牙科可切削氧化锆陶瓷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鲍乐;医用氧化锆陶瓷的磨削仿真与试验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7 王晓菲;粘结面涂层对氧化锆陶瓷粘结强度的基础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8 张翔;牙科玻璃渗透氧化锆陶瓷颜色再现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9 续晓霄;放电等离子烧结氧化锆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磊;不同表面处理对粘结剂与氧化锆陶瓷粘结强度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67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96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