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钙晶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硫酸钙晶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硫酸钙晶须 印染废水 氨氮废水 吸附 脱色 除氮
【摘要】:印染废水和高氨氮废水来源广泛如纺织印染、垃圾填埋和养殖行业。这类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色度较高而且可生化性较差。这类废水的特性决定了污水处理工艺必须采用物化-生化相结合的方法。吸附是一种常见的吸附色度和氨氮的物理化学技术。利用磷酸工业产生的副产物—硫酸钙晶须分别对染料废水和氨氮(NH_4~+)废水进行吸附脱色除氮研究,确认了硫酸钙晶须最佳使用量、温度、时间、pH值等条件对脱色效果、除去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与NH_4~+效果的影响。分别探究了硫酸钙晶须对印染废水与NH_4~+废水的脱色除氮机理及其相关模型。硫酸钙晶须吸附染料废水实验结果表明,(1)在染料废水温度为30℃、pH=8、初始直接靛蓝浓度为200 mg/L以及硫酸钙晶须添加量为100 g/L条件下,吸附过程在60 min达到吸附平衡,废水色度和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率分别为88%和45%。(2)随着染料废水pH值增大,废水脱色率呈现增大趋势,当废水pH值增加至8时,可以获得最大脱色率为86.57%,同时当废水pH值为8时废水TOC去除率也达到最大值(44.56%)。(3)随着染料废水温度升高,硫酸钙晶须对废水的脱色率呈下降趋势(由86.57%降至77.53%);另一方面,染料废水TOC去除率变化也由44.56%降低到28.97%。因此,常温(20~30℃)是硫酸钙晶须吸附染料废水的适宜温度。(4)不同浓度(50~300 mg/L)直接靛蓝废水在30℃、pH=8和硫酸钙晶须浓度为100 g/L分析硫酸钙晶须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直接靛蓝染料初始浓度增加,硫酸钙晶须对染料吸附性能下降,由95.58%(直接靛蓝初始浓度为50 mg/L),下降到最低去除率69.35%(直接靛蓝初始浓度为300 mg/L)。硫酸钙晶须吸附NH_4~+废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硫酸钙晶须吸附废水NH_4~+-N的适宜条件为:废水pH=8.0与吸附剂浓度为15 g/L。(2)在100 mg/L NH_4~+-N、15g/L硫酸钙晶须以及废水pH=8条件下,废水温度为20℃和50℃时,硫酸钙晶须对NH_4~+吸附的吸附效率分别为83.3%和54.2%。即随着废水温度的升高硫酸钙晶须对废水NH_4~+-N吸附性能呈下降趋势。(3)随着NH_4~+-N初始浓度的增加,硫酸钙晶须对NH_4~+吸附效率呈下降趋势,由96.7%(NH_4~+初始浓度为50 mg/L),下降到最低去除率53.2%(NH_4~+初始浓度为400 mg/L)。(4)硫酸钙晶须吸附平衡结果说明:NH_4~+在硫酸钙晶须上的吸附可以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来描述,Langmuir饱和吸附量为15.82 mg/g。
【关键词】:硫酸钙晶须 印染废水 氨氮废水 吸附 脱色 除氮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32.3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8
- 1.1 染料废水来源与特性12-13
- 1.1.1 染料废水来源12-13
- 1.1.2 印染废水特性13
- 1.2 印染废水处理进展13-20
- 1.2.1 物理化学13-18
- 1.2.2 生化处理18-20
- 1.3 氨氮废水来源与特性20-21
- 1.3.1 自然界的氮循环20-21
- 1.3.2 氨氮废水来源与污染21
- 1.4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21-23
- 1.4.1 化学沉淀法21
- 1.4.2 离子交换法(吸附法)21-22
- 1.4.3 液膜法22
- 1.4.4 生物脱氮22-23
- 1.5 硫酸钙晶须制备与应用进展23-25
- 1.5.1 硫酸钙晶须制备技术动态23-24
- 1.5.2 硫酸钙晶须应用途径24-25
- 1.6 磷石膏资源化政策25-26
- 1.6.1 产业政策25-26
- 1.6.2 税收优惠政策26
- 1.6.3 认定政策26
- 1.6.4 价格政策26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26-28
- 1.7.1 研究内容26-27
- 1.7.2 创新点27-28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28-34
- 2.1 材料28
- 2.1.1 废水来源28
- 2.1.2 吸附材料与设备28
- 2.2 实验方法28-30
- 2.2.1 硫酸钙晶须去除染料废水的色度和TOC性能28-29
- 2.2.2 硫酸钙晶须吸附废水中氨氮效果研究29-30
- 2.3 分析方法30-34
- 2.3.1 废水脱色率30
- 2.3.2 总有机碳30
- 2.3.3 氨氮及其去除率30-32
- 2.3.4 硫酸钙晶须表征32-34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34-46
- 3.1 硫酸钙晶须理化特性34-36
- 3.1.1 硫酸钙晶须形貌特征34-35
- 3.1.2 硫酸钙晶须的基本性能参数35
- 3.1.3 硫酸钙晶须的化学特征35
- 3.1.4 硫酸钙晶须的结晶过程35
- 3.1.5 硫酸钙晶须吸附废水污染物机理35-36
- 3.2 硫酸钙晶须吸附直接靛蓝染料性能36-40
- 3.2.1 硫酸钙晶须投加量对染料废水色度和TOC的影响36-37
- 3.2.2 吸附时间对染料废水脱色率和TOC去除率影响37
- 3.2.3 pH值对染料废水脱色率和TOC去除率影响37-38
- 3.2.4 温度对染料废水脱色率和TOC去除率影响38-39
- 3.2.5 直接靛蓝浓度对硫酸钙晶须吸附性能影响39-40
- 3.3 硫酸钙晶须吸附氨氮性能研究40-46
- 3.3.1 硫酸钙晶须投加量对废水氨氮去除的影响40
- 3.3.2 pH值对硫酸钙晶须吸附废水氨氮的影响40-42
- 3.3.3 温度对硫酸钙晶须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42
- 3.3.4 氨氮浓度对硫酸钙晶须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42-44
- 3.3.5 接触时间对硫酸钙晶须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44-46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46-48
- 4.1 结论46-47
- 4.1.1 硫酸钙晶须吸附染料废水结论46
- 4.1.2 硫酸钙晶须吸附氨氮废水结论46-47
- 4.2 建议47-48
- 参考文献48-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锐;罗康碧;李沪萍;谭艳霞;;晶须在材料中的应用[J];化工科技;2007年06期
2 金栋;;无机晶须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进展[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年10期
3 ;β-SiC晶须的生长及其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1972年04期
4 付艳娥;;利用化工废物合成硫酸钙晶须的研究[J];辽宁化工;2014年02期
5 袁俊生,刘燕兰;大有发展前途的海洋无机盐晶须材料[J];海湖盐与化工;2000年02期
6 李广宇,李子东,叶进;晶须的性能及其应用进展[J];热固性树脂;2000年02期
7 靳治良,张志宏,李武;无机盐晶须材料的研究进展[J];海湖盐与化工;2002年05期
8 李武,靳治良,张志宏;无机晶须材料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进展;2003年04期
9 王晓丽,韩跃新,王泽红,袁致涛,于福家;硫酸钙晶须的研究进展[J];有色矿冶;2005年S1期
10 乃学瑛,叶秀深,崔香梅,李武;无机晶须研究进展Ⅲ: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及应用[J];盐湖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平科;刘江;高玉娟;马正先;;碱式氯化镁晶须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A];2010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减排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泽红;袁致涛;乔景慧;韩跃新;;硫酸钙晶须制备及其应用[A];第十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4年
3 王瑜;袁俊生;;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合成[A];2005年中国镁盐生产节能降耗、利用新能源高峰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晓丽;韩跃新;王泽红;袁致涛;于福家;;硫酸钙晶须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武;张志宏;唐玉兰;靳治良;;铝盐、钙盐及镁盐晶须的开发与应用[A];2003年中国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戈桦;杜秀月;;无机晶须的扫描电镜观察[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刘峰;向兰;金涌;;水热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A];2006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介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华伟;时虎;鲁红典;;碱式硫酸镁晶须在阻燃防火中的应用[A];2006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介会论文集[C];2006年
9 印万忠;陈旭;韩跃新;;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现状[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印万忠;陈旭;韩跃新;;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现状[A];2007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降耗·环保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霞;海洋生物晶须让受损肌肉再生[N];科技日报;2011年
2 窦光宇;神奇的金属晶须[N];科技日报;2000年
3 陈葳;复合材料发展新的飞跃[N];中国化工报;2002年
4 风影;硼酸镁晶须合成工艺通过鉴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5 窦光宇;功能奇特的复合材料[N];山东科技报;2001年
6 窦光宇;具有奇特功能的现代复合材料[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7 ;高性能降解废水装置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成财;1.硼酸铜铝晶须制备与机理研究 2.西藏结则茶卡和龙木措盐湖卤水协同提锂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4年
2 王义峰;氧化铝与镍铝合金表面生长晶须及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董威威;不同形态的Al_2O_3对WC-Al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影响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4 张连红;硫酸钙晶须制备及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王宇斌;硫酸钙晶须晶型稳定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胡晓兰;晶须改性热固性树脂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强磊;应力驱动锡晶须生长的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高传慧;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合成及表面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寇大明;纳—微米黄铁矿晶须结晶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刘畅;钛酸钾晶须制备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真;碱式硫酸镁晶须增强导热阻燃聚丙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程芳伟;钛酸钾晶须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蔡旭升;SiC/Cu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组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徐智硕;亚微米级碱式硫酸镁晶须形成机制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5 苏帅;基于晶须原位生长的ZTA陶瓷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肖宫雪;甲壳素—钛酸钾复合晶须膜的合成初探[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昭;聚乳酸/纤维素晶须复合物的结晶行为与性能可控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8 王馨;包覆型晶须非均匀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组织设计与制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钟利丹;无水死烧硫酸钙晶须的制备工艺及生长机理[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10 赵海鹏;双氰胺废渣制备碳酸钙晶须联产氯化铵工艺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95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99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