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状态对核级316LN不锈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表面状态对核级316LN不锈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摘要】:表征了打磨态和机械抛光态316LN不锈钢表面的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变和表面电子功函数的分布,并研究了打磨态和机械抛光态样品在硼酸盐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差异.与机械抛光态316LN不锈钢相比,打磨处理后样品表面较为粗糙,且表面的微观残余应变较大,近表面产生约50μm的加工硬化层.表面粗糙度和微观应变的增加引起打磨态表面电化学活性的增大,从而促进316LN不锈钢在硼酸盐溶液中腐蚀.机械抛光处理降低了表面钝化膜的载流子密度(供体和受体),并增大了钝化膜的阻抗,提高了钝化膜的致密性和保护性,能够有效抑制金属的进一步腐蚀.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不锈钢 钢腐蚀 表面状态 电化学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6004-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1CB610501)
【分类号】:TG142.71
【正文快照】: 材料服役的可靠性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金属的腐蚀开始于接触环境的材料表面,因而不同表面状态的金属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SCC)性能.据报道[1],核电站现场曾发现材料腐蚀常常发生在一些非正常表面,如表面凹坑和打磨位置.对于主管道和蒸汽发生器等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不锈钢表面处理新方法[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不锈钢抗菌层制造新技术[J];发明与革新;2000年05期
3 陈天玉;不锈钢表面处理应用技术简介(Ⅰ)[J];材料保护;2002年01期
4 ;雷明凯教授谈对普通不锈钢表面进行耐磨耐蚀改性[J];中国表面工程;2003年02期
5 张朝辉;浅谈不锈钢原材料[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4年11期
6 杨兰,李振忠,王晓强;不锈钢表面处理的试验研究[J];锅炉制造;2005年03期
7 ;不锈钢为什么也生锈?[J];表面工程资讯;2009年05期
8 骆素珍;江来珠;彭建国;王如萌;;食品接触用不锈钢的安全性探讨[J];宝钢技术;2013年05期
9 李新涛;;不锈钢镀银[J];电镀与精饰;1984年06期
10 李有观;不锈钢表面处理新法[J];南方钢铁;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日华;王海人;屈钧娥;孙争光;肖珍;;近现代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进展[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王和义;黄玮;熊旺;;纯化氢用多孔不锈钢表面的修饰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3 刘芳;闫松毓;孙将达;何燕;韩培德;;304不锈钢表面锈蚀层组成、结构及原因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蒋有荣;;304L代替321不锈钢可行性研究[A];2006全国核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红轩;徐洮;陈建敏;周惠娣;胡丽天;刘惠文;;预处理对不锈钢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陆春海;孙颖;郎定木;刘雪梅;朱晓红;高戈;飞跃;谢卫华;;脉冲供电去除不锈钢表面的铀[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高福金;;含铬系列不锈钢黑色化学氧化工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8 闫松毓;刘芳;孙将达;何燕;韩培德;;加热气氛对304不锈钢表面氧化铁磷组成、结构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王卫国;;印染行业的不锈钢应用[A];“科德杯”第五届全国染整机电装备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不锈钢表面硬化及黑化技术[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镍协会 供稿;建筑业选用不锈钢应“量体裁衣”[N];中国冶金报;2006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包斯文;不锈钢筋应用领域扩大 市场前景看好[N];中国冶金报;2011年
3 ;瞻肯森博士认为建筑用不锈钢大有可为[N];中国冶金报;2001年
4 斯文;不锈钢成为餐饮设备用料主力军[N];中国冶金报;2003年
5 张化义;不锈钢在现代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6 肖英龙;不锈钢在日本基础建设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7 实习记者 孙书尧;不锈钢香皂据说祛味[N];消费日报;2012年
8 李兵;不锈钢表面处理新法[N];中国冶金报;2002年
9 郭廷杰;日本不锈钢表面加工现状(一)[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10 王磊;宝钢不锈钢分公司实现新突破[N];现代物流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鹏飞;316L不锈钢表面电镀钯合金膜层工艺及其在非氧化性介质中耐蚀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2 詹玮婷;不锈钢表面微、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和抗菌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3 唐捚磊;不锈钢表面高耐蚀性钯系膜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王旭;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316L不锈钢结构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冯凯;离子注入提高不锈钢耐腐蚀和表面导电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赵艳;低熔点金属与不锈钢表面交互作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淑梅;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陈长安;铝和不锈钢中氦行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9 武小娟;不锈钢Ni-P化学镀层性能及动力学理论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10 陆洪彬;不锈钢表面高性能纳米防护涂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芳;铬锰不锈钢在酸性食物模拟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曾静;不锈钢表面聚吡咯、聚苯胺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闫斌;0Cr18Ni9不锈钢表面耐腐蚀双功能性硅氧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佘青;硼不锈钢腐蚀行为初探[D];重庆大学;2013年
5 张喜泽;无镍不锈钢成分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张永志;304不锈钢表面苯胺及其衍生物碱性聚合膜的制备与抗蚀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于菲;不锈钢表面多巴胺复合膜的制备及抗蚀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邱云雷;不锈钢表面无机—有机杂化涂层的制备及其缓蚀抑菌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白春钰;不锈钢表面导电聚苯胺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蔡国君;铈对202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规律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4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00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