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的冲压工艺设计与回弹优化
本文关键词: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的冲压工艺设计与回弹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 压料面 工艺参数 回弹 正交试验设计 径向基函数
【摘要】:为了满足汽车产业低能耗、轻量化、高安全性的发展趋势,高强钢已在汽车制造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的零件大多为形状比较复杂的覆盖件,由于高强钢的强度与塑性是相互矛盾的,因此给覆盖件的冲压成形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以怎样控制覆盖件的回弹问题最为突出,并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增加了难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运用Autoform仿真软件对板料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结果,通过优化成形工艺参数来控制缺陷的产生,保证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以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采用B410LA/JSC590R低合金高强钢制造的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进行了工艺分析,设计了两种成形方案:方案一,零件的曲面法兰设计在压料面上;方案二,零件的曲面法兰设计在拉延造型的凸模上。通过Autoform软件对该两种成形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功的预测了两种方案在板料成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起皱、开裂和成形不足等缺陷,并进行综合比较:方案二优于方案一,且模拟结果得到生产的验证,生产出质量良好的零件。然后以最大回弹角为评价指标,选取了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系数和板料厚度)作为正交试验设计的因素,每个因素各有三个水平,最终获得了能将最大回弹角控制在最小的工艺参数组合,并通过正交试验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可知,压边力和冲压速度是影响板料回弹的主要因素。另外,将统计分析得出的最优组合进行相应的验证,模拟的结果显示优方案对应的最大回弹角为2.15°,比正交表中的任一种参数组合所模拟的结果都要理想,板料的成形质量也得到了满足,所以正交试验设计的优化方案可行。最后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过建立板料冲压成形回弹的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fmincon函数对其优化求解,并且得出回弹的预测值为2.13°,将优化后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得出模拟值与预测值的误差为0.94%,板料的成形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 压料面 工艺参数 回弹 正交试验设计 径向基函数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38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1-12
- 1.2 高强钢的概况12-14
- 1.2.1 高强钢的定义与分类12-13
- 1.2.2 高强钢的种类13-14
- 1.3 高强钢冲压成形的缺陷及解决措施14-16
- 1.4 高强钢回弹控制的问题研究16-19
- 1.4.1 成形工艺控制研究现状16-18
- 1.4.2 模具型面补偿控制研究现状18-19
- 1.5 高强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9-20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0-21
- 第二章 高强钢冲压成形和回弹的数值模拟基本理论及其关键技术21-35
- 2.1 影响板料成形的主要因素22-24
- 2.1.1 材料性能参数对成形的影响22-23
- 2.1.2 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23-24
- 2.2 高强钢冲压成形的数值模拟基本理论24-29
- 2.2.1 有限元算法24-25
- 2.2.2 塑性成形屈服准则25-27
- 2.2.3 有限单元类型27-28
- 2.2.4 数值模拟中自适应网格划分技术28
- 2.2.5 数值模拟中接触与摩擦的处理28-29
- 2.3 板料回弹的数值模拟技术29-32
- 2.3.1 板料回弹数值模拟方法29-31
- 2.3.2 回弹的数值模拟算法31-32
- 2.4 影响板料回弹的主要因素32-33
- 2.5 Autoform数值模拟软件概述33-35
- 2.5.1 软件介绍33-34
- 2.5.2 Autoform软件特点34
- 2.5.3 Autoform软件应用流程图34-35
- 第三章 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的冲压工艺设计35-44
- 3.1 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的结构分析和工艺设计35-38
- 3.1.1 结构分析35-36
- 3.1.2 工艺分析与冲压方向确定36-37
- 3.1.3 压料面设计37-38
- 3.2 有限元建模38-41
- 3.2.1 压料面型面三维设计38-39
- 3.2.2 拉延筋设置39
- 3.2.3 建模条件选择39-40
- 3.2.4 有限元模拟40-41
- 3.3 结果分析41-43
- 3.3.1 成形极限图的分析41-42
- 3.3.2 变薄率图的分析42-43
- 3.3.3 实际生产的验证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基于Autoform的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回弹正交优化分析44-52
- 4.1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44-45
- 4.1.1 试验方案设计44-45
- 4.1.2 试验结果分析45
- 4.2 回弹的工艺参数正交优化45-50
- 4.2.1 试验目的以及试验的指标45-46
- 4.2.2 选因素、定水平、列因素水平表46
- 4.2.3 正交表的选取46-47
- 4.2.4 正交试验结果47
- 4.2.5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47-49
- 4.2.6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49-50
- 4.3 优方案的实验验证50-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基于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的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回弹优化52-59
- 5.1 建立径向基函数近似代理模型52-56
- 5.1.1 设计变量的选取52-53
- 5.1.2 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建立53-56
- 5.2 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参数优化及回弹预测56-58
- 5.2.1 Matlab软件概述56
- 5.2.2 回弹预测及验证56-58
- 5.3 本章小结58-5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9-61
- 6.1 全文总结59-60
- 6.2 后续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克素;刘全坤;苗量;王匀;;汽车B柱加强板成型性模拟分析及优化[J];汽车技术;2009年06期
2 甘达淅;;一种加强板零件加工工艺改进与加工刀路设计[J];轻工科技;2012年04期
3 钟若墉;;对油罐人孔加强板焊接工艺的改进[J];焊接;1986年12期
4 吴凤芹,朱宝根;冷却器端部加强板的粘接[J];粘接;1999年04期
5 姚毅;孟正华;雷雨;;汽车立柱加强板成形分析[J];精密成形工程;2014年03期
6 易细红;门锁扣加强板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J];模具工业;2002年08期
7 ;新型支护加强板及其制造工艺[J];技术与市场;2007年08期
8 韩俊;贾生亿;詹捷;;汽车侧围门槛加强板侧壁弯曲控制方法及模具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9 詹少斌;魏龙;;座椅底座支撑加强板类零件成形缺陷的解决[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0年06期
10 夏晓峰 ,苏传义;左/右安全带加强板拉延件的有限元模拟分析[J];现代零部件;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孟祥;武韦韦;;海洋平台上部组块节点加强板数值模拟[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海安;无穷大二维周期加强板的声振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波;皮卡B柱内板上段加强板的冲压工艺设计与回弹优化[D];江苏大学;2016年
2 操志博;侧围前加强板延伸板拉延工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龙;汽车加强板冲压成形数值模拟与回弹分析[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4 隋海波;高强度钢板成形轿车B柱加强板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5 李会蕊;加强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钢框架延性节点抗震性能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6 李金燕;B柱加强板拉深质量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7 吕明达;基于冲压回弹控制的汽车门槛加强板拉深工艺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8 鲁东辉;轿车轮罩加强板的冲压成形工艺模拟仿真[D];吉林大学;2006年
9 郑莉;DSP在集装箱加强板焊接定位系统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董瑞丽;基于AUTOFORM的某轿车左前侧围后上加强板的冲压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32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03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