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壮族民间铜鼓铸造技术考察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9 07:42

  本文关键词:壮族民间铜鼓铸造技术考察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壮族民间铜鼓铸造技术考察与研究 [转贴 2012-4-2 12:49:27]  

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吴伟峰

 

   (摘 要) 古代铜鼓的铸造技术到清代己经失传,广西环江的壮族韦氏兄弟用传统的翻砂法铸造出受到壮族、瑶族认可的麻江型铜鼓,铜鼓文化得到传承,并有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 壮族;失传;韦氏兄弟;翻砂;继承;发展

    铜鼓是壮族及先民铸铜工艺的代表作。春秋到明清时期,都有铸造和使用。铜鼓最早源与陶釜,个体不大,从素面无纹到有简单的纹饰。汉以后到唐,逐渐向雄浑高大、精美稳重的方向发展。唐以后又逐渐变小。明清以后,这一传统技术就消失了。

    民间传世铜鼓基本上都是麻江型,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断使用,如今破损已经十分严重。广西的白裤瑶族在丧葬的仪式中都要敲铜鼓,据南丹里湖生态博物馆课题组的调查,在所参加的六次丧葬仪式所观察到的约100余面铜鼓中,近一半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蛮降寨一陆姓人家收藏有5面铜鼓分别叫米水、米漏、米土、米麦、米姐(音译)。鼓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痕,没有一面是完好的。那坡县念毕彝族在跳弓节所用的两面铜鼓,破损相当严重。

    铜鼓如果继续这样使用下去,这些破损的铜鼓用不了几年了。

 一、

    据研究,铜鼓的年代最晚到清代中晚期,也就是说,我国民间铸造铜鼓活动在清代以后就己经停止,铸造技术也随之失传。

    198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今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合作,对八大类型92面铜鼓取样,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金相检验的方法,对这些铜鼓的合金成分及金属材质进行分析。同时对每面铜鼓的体形大小、器壁厚薄、鼓高与鼓身最大径的比值等进行精确的测量。①他们分析、测量的数据公布之后,被研究这一领域的许多学者所采用。

    同时,一些学者根据古代铜鼓在铸造时在铜鼓表面遗留的痕迹,分析了铸造工艺,认为制范面的泥料是经过研磨、筛选或淘洗的细泥配制成的;大多数铜鼓暴露有芯垫.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等采用方形芯垫;冷水冲型、北流型和灵山型鼓的绝大多数,鼓身两侧各有一条合范缝;北流型、灵山型.大多数冷水冲型浇口设在鼓侧的范缝上,缝隙式浇注,使青铜台金熔液沿着铸型自下而上通过缝隙浇口由两面注人型腔,液流乎稳,充填迅速;根据对铜鼓镶嵌痕迹的分析,可知铜鼓的立体蛙饰和其他饰物以及一部分鼓耳应是失蜡法铸造的。这些装饰与鼓身的结合,应是用多块范组台的浑铸法,使它铸接到鼓体上去的。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得知古代铸造铜鼓的方法有:

(一)、泥型合范法,其工序主要有如下几道:

1、制模型

    首先用木料做成一个鼓形木模 作为范芯骨架,然后敷以掺有谷壳的粗泥料作范芯的底层,再敷上掺有草灰、牛粪的细泥料作表层,使表面光滑并且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退让性。最后,捏塑四个实心耳安在耳的部位。

2、翻外范

    先在泥模型鼓表面涂以牛油,防止粘连,然后分块(面范一块、身范二块或面范一块、身范四块)敷以细泥料和掺加草盘、麻丝等的粗泥料,形成外范,在外范上按设计留好浇口,拆开外范后在范面刻印花纹。

3、做芯范(内模)

    鼓芯范是由泥模型鼓减薄而成,其做法是在泥模型鼓周身嵌人一定数量的铜芯垫,然后按芯垫印痕厚度刮去一层泥料,并磨光即成。

4、合范

    第一种是鼓面向上的台范;第二种是足沿向上的合范.合范后,用泥把各条范缝封严,并以绳索把整个范绑扎紧,经低温烘烤,使泥范中的水分蒸发,干透硬化。

5、浇注

    先将鼓范烘烤预热,达600C0左右,然后从鼓面中央或足沿的浇口杯内注人台金熔液,使之进人型腔。

6、拆范及整理

    浇注之后,拆开外范,取出内范.锯凿掉浇冒口,清除内外壁上的泥料,修饰花纺及立体装饰物,使铜鼓表面光滑,花纹清晰。

7、定音

    铜鼓作为乐器,,对音响有一定要求,必须请专门鼓师进行调音,调音台格后,则可以使用了。

(二)、失蜡法,其工序是:

1、做芯范

    先做一木模型鼓为底衬,敷以粗细两层泥料,用刮板做成芯范。

2、做蜡模

    首先在芯范上敷蜡并按设计厚度均匀地刮平,然后在蜡面上制花,形成与铜鼓一样的蜡模型鼓。

3、制外范

    把细泥敷在蜡模上做外范,各块都要均匀填实,以保证铸型轮廓和花纹的清晰,又在细泥外敷上一层粗泥料以增加强度.制范时注意在鼓面中心太阳光体处留出浇口,在蛙的眼位穿出气孔,在足沿留出蜡口,使外范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完整铸范。

4、化蜡

    用小火烘烤化蜡,蜡从足沿出蜡口流出后空出型腔,选就是浇铸鼓体的空间.

5、浇注、拆范和修整

    与泥型合范法基本相同,不过拆范时要特别小心留意,以免损伤了立体造型装饰.拆范修整后便竣工了。

    据一些学者判断,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及部分石寨山型等体形较大的铜鼓可能采用了蜡模泥范法.它采用了泥型合范与失蜡法两者的优点.其工序与失蜡法大体相同.也是先做芯范,然后做蜡模,但不同的是不在蜡面上刻印花纹,而是在泥制外芯上压印花纹。②

    一些专业的研究部门进行了铜鼓的复制和仿制工作。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就将之运用于具体的铸造实验,结果铸出了一批麻江型铜鼓。1998年,该研究所李延祥博士对一些铜鼓作了调音之后,将其中的四面寄至广西河池市文物管理站,委托文物管理站将这些铜鼓携至乡下,和民间传世铜鼓进行比较,以检验其质量。文物管理站将这几面铜鼓拿到东兰民间,也拿到河池市的铜鼓山歌艺术节,经过群众一年多的使用,他们对这些新铸铜鼓作出如下评价:外观与传世铜鼓大致相同。鼓壁太厚。与同尺寸的传世铜鼓相比,新铜鼓的重量要超过7公斤以上。声音传不远。与传世铜鼓一道使用时,在鼓旁边可以听到新铜鼓的声音,但稍一走远就只听到老铜鼓声,听不到新铜鼓的声音。声音余音不长,平均要比传世铜鼓短十二、三秒。

   上述几个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鼓壁太厚,其它不足皆因此而产生。但是,要将鼓壁降至传世铜鼓的厚度,就必须在铸造时将内外范之间的间隙减小,但这一来又会增加浇铸中所产生的气隔,给浇铸带来极大困难。2004年,该研究所又铸造出两面麻江型铜鼓,但壁厚依然如故,且声音反不如第一批铜鼓,说明这一问题确实是一大难题。

    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最长、投入人力、资金最多的,是广西民族学院。1995年,广西民族学院万辅彬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在上海博物馆用陶瓷型模试铸出一面麻江型铜鼓,但不是很成功。之后,他们在广西民族学院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铜鼓铸造实验室,继续开展麻江型铜鼓铸造试验。在后来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及人力,先后铸造了十几次,但仅铸出两面铜鼓,没有完全取得成功。

   上述铜鼓铸造试验,所运用的技术、方法,都是现代的,工人的技术也很不错,但铜鼓铸造的难题始终无法克服。但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铜鼓的复制和仿制是一个比较热门的工作,浙江、江西等一些乐器厂、工艺品制造厂也相继做过铜鼓的铸造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在在不少的工艺品商场都有外观和传世的麻江鼓一样的工艺品铜鼓销售,但只是停留在学术研究和一般工艺品的层面,没有得到使用铜鼓的民族的认可。

二、

    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朝社区平治村板才屯农民韦启初、韦启叁兄弟,采用沙模铸造方法攻克了铜鼓铸造中的道道难关,于2003年成功铸造出麻江型铜鼓。

    上朝地处环江北部,与贵州省荔波县接壤,大环江河蜿蜒穿过。这里有着丰富的煤炭及铅锌矿资源,明代以来官方就一直在这里采矿并冶炼,民间铸造业十分活跃。在广西享有盛名的环江铁锅,就出自这里。韦启初兄弟出生于铸造世家,祖、父都是铸造高手。特别是父亲韦政权(1916---1988)精于铸造,泥模、沙模及冶炼技术,在那一带是顶尖髙手。1952年,韦政权因铸造技术高超,被上朝铁锅厂看中,成为该厂铸造技术员,在铁锅厂工作达十年之久。韦启初兄弟从小耳濡目染,初中毕业时,就几乎学到了父亲的全部技术。1985年,韦启初兄弟在父亲指导下,开始了铸造生涯。先是用泥模、沙模铸造铝锅、铁锅,几年以后,转向铜九龙杯、双鱼铜洗的仿制,均获得成功,所仿的双鱼喷水铜洗可以乱真。1993年,兄弟俩在一个贵州人那里见到一面铜鼓,被铜鼓的精美所吸引,从而萌发了仿制古代铜鼓的念头。回家后不久开始用沙模试铸,但因不成功而作罢。

    沙模铸造在我国是一种传统的铸造工艺,民间应用非常普遍。沙模铸造也称为“翻砂”,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在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铸造也称为“翻砂”)。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壮族民间多用此法来铸造犁头、铁锅等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具。

    2000年,韦氏兄弟再次投入铜鼓铸造。这次攻关,从选沙到制模、进而到铸造的整个工艺流程,都反复揣摩、反复试验,在历经数不清的失败之后,终于在2003年取得了重大突破,铸造出外覌几能乱真的麻江型铜鼓。

    韦氏兄弟铸造铜鼓的特色在于铜鼓模具,包括底座、外筒套、鼓身模、内筒套、鼓面模和模盖。特征在于圆盘底座纵向剖面呈“凸”形,圆筒状的内套筒竖直安装在圆盘底座的中央。筒身比鼓身模低,上端封口,鼓身模竖直安装在以内套筒为中心的“凸”形圆盘底座上。鼓身模块为两块,呈扇形对接围成。圆筒状的外筒竖直套接在“凸”形圆盘底座的凸肩上,其筒身比鼓身模高,由至少两块扇形外模块连接围成。模盖呈翻盖式,活动式连接在与底座相连的支架上,并与外套筒上端口相配接。

制作好模具,即可进行铸鼓。铸鼓程序如下:

1、将底座以及连接底座和模盖的支架平放在地上;

2、将内套筒竖直安装连接在圆盘底座的中央,由鼓身模块对接围成的鼓身模竖直安装在以内套筒为中心的“凸”形圆盘底座的凸台上;

3、将四块扇形外模块(鼓身外范)包住鼓身模,用螺栓连接扣将外模块拧紧安装好;

4、往鼓身模内、外由内套筒和外套筒围成的空隙倒入沙子并夯实;

5、将鼓面模平放在鼓身模端口,盖上模盖,并向模盖内充填沙子,在充填沙子时,在四个方位预留有浇铸孔;

7、沙子充填好后,翻起模盖,拆开外套筒,取出鼓面模和鼓身模,修补好外筒套沙模内壁、模盖底面沙模,并压制事先做好的各种铜鼓花纹图案;

8、再次装上外套筒模块,及模盖,从模盖的浇铸孔同时往内浇注铜水,直到注满为止;

9、冷却后,打开模具,取出浇铸好的铜鼓,完成一次铜鼓的浇铸过程;

10、焊接鼓耳及鼓面立体装饰如蛙饰等,并对铜鼓进行外部、内部修饰并适当调音,对铜鼓进行表面作旧。

这种铸造方法的最大好处是:

1、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行。

2、模具散热性好,内套筒具有散热的功能,而用沙子做成的沙模,透气性能大大优于泥模,浇铸时能快速冷却,浇铸时间也大为缩短,气隔问题也易于解决。用这种方法铸造出来的铜鼓,壁厚与传世铜鼓相当,有的甚至比传世铜鼓还薄。

3、铸造的效率高,既成本低廉,又方便快捷。与泥模、陶模相比,泥模的制作及干燥,少说也得十天半月。倘若浇铸失败,这泥模就得作废,又要重新制模,再让其阴干,才能再铸。沙模就便利多了,从在底座上安装鼓心模具开始,到夯实沙子、刻印纹饰、浇铸,三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若浇铸不成功,则可立即清理模具,重新装沙、夯实,几个小时后又可浇铸。沙子可反复利用,不象泥模那样用一次后就废弃不用了。广西博物馆委托韦氏兄弟铸造一面直径110厘米的大铜鼓,一个月就做好了。由于是第一次做那么大的鼓,第一次浇铸时某部位的鼓壁铜水没流到,没成功。两天后经修整沙模,再浇铸,很快就成功了。

4、改进了传统的翻砂工艺,模具的各部件都可以用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模具是相对永久性的,可反复使用。当然,铜鼓的尺寸不同,模具的尺寸也不同。直径60厘米的铜鼓和直径110厘米要做不同尺寸的模具。

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沙子湿度的掌握。所用的沙子取自附近的大环江河,经过仔细筛选。过干不但无法在模中成型,就是成型了也易于被铜水冲垮。这就要掌握一个科学的方法,这是韦氏兄弟经过无数次实验才掌握的。

三、

    2OO4年,河池市文物管理站开始与韦氏兄弟合作,共同铸造麻江型铜鼓,其中文物管理站负责新铸铜鼓的造型、尺寸、纹饰布局、合金配比及音高的确定。在一年多时间里,铸造出一百多面麻江型铜鼓。这些铜鼓经南丹、东兰等地壮族、瑶族群众一年多的使用,证实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

    2006年7月开始,韦氏壮族兄弟铸造和销售铜鼓的数量明显增加,到11、12月,每月生产约四十面铜鼓,最高峰时每天生产四面麻江型铜鼓。12月29日有八面铜鼓卖给南丹县里湖乡的白裤瑶族,当地的白裤瑶族拿出平时收藏使用的铜鼓与八面新铸造的铜鼓进行比赛,其中有一面是当地公认的鼓王,韦氏兄弟铸造的两面鼓经过四个小时的比赛,从音量、音质方面等方面全面超过鼓王。韦氏兄弟铸造的铜鼓的买主主要在广西和贵州两地,数量基本上是对半。据03、04年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课题组观察统计,白裤瑶族在砍牛时所使用的铜鼓中,十面中有三、四面是韦氏兄弟新铸造的,但做了旧,不仔细看不出来。到目前为止,广西的壮族、瑶族群众购买韦氏兄弟的铜鼓达两百余面。贵州方面购买韦氏兄弟制作的铜鼓也有两百面左右。

    在成功铸造麻江型铜鼓的基础上,韦启初兄弟又开始进行大型铜鼓的铸造试验。2006年5月,他们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舘的委托,为自治区文化厅铸造一面面径为110厘米、高60厘米的大铜鼓,作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礼物,于2006年6月北京举办“广西文化舟”活动时赠送给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图案、型式等由广西博物馆提供。经过20多天的艰苦努力,在经历了两次失败之后,他们终于成功地铸造出这面大铜鼓,从而把自己的铜鼓铸造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后用这个模具陆续铸造了四面直径110厘米的大铜鼓,其中一面被白裤瑶购去,两面卖给贵州,一面被河池市纪念馆收藏。

    民间使用铜鼓是铜鼓文化的基础。广西民间铜鼓传统的使用场合是喜庆、祭祀和丧葬,这些活动的举办以及活动中铜鼓的使用,与人们千百年来的传统覌念密切关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不可避免收到冲击和影响,结局往往是不容乐观,铜鼓文化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特别是韦氏兄弟成功地复制出古代铜鼓,使得已经消失了的铜鼓铸造技术得到恢复,铜鼓文化千百年来又得到延续和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韦氏兄弟铸造的铜鼓为民间的壮族、瑶族百姓认可,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白裤瑶族原来破旧的铜鼓将会渐渐被取代,由于韦氏兄弟的铜鼓铸造精良,今后也会不断产生新的用户。韦氏兄弟继承了传统工艺,又有所创新发展,除了铸造技术,在调音技术、铜料等方面有独到的探索并取得成功。广西少数民族使用铜鼓的情况不同,白裤瑶族追求鼓声响亮、悠长,而壮族则不同,河池的壮族使用铜鼓,讲究音调,通常有四个调,可以演奏乐曲,而白裤瑶族的铜鼓主要是伴奏。韦氏兄弟铸造的铜鼓已经能调出四个音,由于使用了新的材料,新铸造铜鼓的音色、音质都比老铜鼓好,声音持续时间也比老铜鼓长。这是一个很难的创新发展。

    铜鼓将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代表这个地区、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06年广西文化舟以韦氏兄弟铸造的大铜鼓作为礼物送给北京市委、市政府,07年内蒙古自治区四十周年大庆、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都以韦氏兄弟铸造的大铜鼓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贺礼。可以预见的是,大铜鼓今后会越造越大,不仅是重要礼物,而且会成为城市装饰的新内容。

    除了实用的铜鼓,今后,在民族工艺品的领域,韦氏兄弟的铸造技术也会有新的应用和开拓,到目前为止,韦氏兄弟已经铸造了100余面直径约20厘米的小铜鼓作为工艺品全部出售,是很好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小礼物。韦氏兄弟已经生产出有不同的四个音的铜鼓,今后,如果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有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韦氏兄弟在定音铜鼓的铸造上一定有所突破发展。

    韦氏兄弟铜鼓的铸造成功,使得起源于两千多年的铜鼓文化又有了真正的延续和发展,铜鼓文化也同时有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涵义,过去,铜鼓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主要是铜鼓的演奏和相关的习俗,现在,应该扩展到铜鼓的铸造方法上。韦氏兄弟的铜鼓铸造方法秉承了传统的翻砂工艺,又加以创新发展,为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所认可,按现在的速度发展,民间新铸造铜鼓的拥有和使用的数量将有很大的增加,广西的铜鼓文化将有着美好的前景。

 

注释:

①    蒋廷瑜:《壮族铜鼓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211页。

②    万辅彬:《唐代以前广西冶铜铸铜成就概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5月第二期第7卷。

发表在《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一期。

标签: 中国青铜器   

分类: 广西铜鼓

将本文分享至: 

阅读() | 评论() | 转帖 | 举报

我 顶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下一篇: 深入了解广西铜鼓的历史

上一篇: 从罗定出土青铜器看礼制文化进入岭南与岭南早期的游击战

  • 评论

  •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表评论


      本文关键词:壮族民间铜鼓铸造技术考察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4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04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2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