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器铜板表面强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结晶器铜板表面强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结晶器铜板 激光熔覆 搅拌摩擦焊 显微组织 镍基合金
【摘要】:铜结晶器铜板是连铸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工作过程中在高温钢液与低温冷却水的共同作用下,承受着高温氧化、化学腐蚀、表面磨损及热疲劳等,这些加速了结晶器的失效。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耐高温耐磨损的结晶器表面涂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钢坯质量和连铸生产效率。本文以激光熔覆技术作为强化方法,在失效的Ni-Co镀层结晶器铜板上制备了强化涂层。对镍基和钴基粉末熔覆层进行初步组织性能分析,结合结晶器工作条件和经济效益,选取镍基合金粉末。在铜板上直接进行镍基合金的激光熔覆试验,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硬度,研究了熔覆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以及熔覆层的耐冲击和耐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镍基涂层具有良好耐冲击耐高温氧化性能。结合搅拌摩擦焊的特点,采用搭接搅拌摩擦焊在铜基体上制备了不锈钢过渡层;随后在不锈钢过渡层上进行了镍基合金的激光熔覆试验。同时为了提高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在镍基合金中添加一定质量分数的WC。对搅拌摩擦焊和激光熔覆技术相结合方法制备的强化层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物相构成分析、硬度测试和热震试验。结果显示,这种工艺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关键词】:结晶器铜板 激光熔覆 搅拌摩擦焊 显微组织 镍基合金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233.6;TG17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2
- 1.1 铜结晶器10-12
- 1.1.1 铜结晶器概述10-11
- 1.1.2 铜及铜合金表面处理概述11-12
- 1.2 激光熔覆技术简介12-15
- 1.2.1 激光熔覆的原理和特点12-13
- 1.2.2 激光熔覆材料的供给方式13
- 1.2.3 熔覆层材料及选择原理13-15
- 1.3 激光熔覆技术在铜合金表面制备强化层的研究进展15-16
- 1.4 搅拌摩擦焊技术简介16-18
- 1.4.1 搅拌摩擦焊的原理17
- 1.4.2 搅拌摩擦焊的特点17-18
- 1.5 搅拌摩擦焊在钢和铜及铜合金的研究进展18-20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20-22
- 1.6.1 课题研究意义20
- 1.6.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20-22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22-30
- 2.1 实验材料22-23
- 2.1.1 实验采用的基体材料22-23
- 2.1.2 实验采用的熔覆材料23
- 2.1.3 实验采用的过渡层材料23
- 2.2 实验方法和相关设备23-30
- 2.2.1 激光熔覆实验设备及工艺参数23-25
- 2.2.2 搅拌摩擦焊实验设备及工艺参数25-26
- 2.2.3 金相组织与SEM分析26-27
- 2.2.4 EDS微区成分分析27
- 2.2.5 X线衍射仪27
- 2.2.6 硬度测试27
- 2.2.7 纳米压痕实验27-28
- 2.2.8 耐热冲击试验及耐高温氧化试验28-30
- 第3章 Ni-Co镀层上激光熔覆高温合金30-38
- 3.1 引言30
- 3.2.镍基合金熔覆层30-33
- 3.2.1 显微组织分析30-32
- 3.2.2 EDS线扫描分析32
- 3.2.3 显微硬度分析32-33
- 3.3 钴基合金熔覆层33-35
- 3.3.1 显微组织分析33-35
- 3.3.2 EDS线扫描分析35
- 3.3.3 显微硬度分析35
- 3.4 预热温度对结合质量的影响35-37
- 3.5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铜板上激光熔覆镍基合金粉末38-47
- 4.1 引言38
- 4.2 显微组织分析38-39
- 4.3 物相分析39-40
- 4.4 能谱分析40-42
- 4.5 显微硬度分析42
- 4.6 耐热冲击试验及耐高温氧化试验42-44
- 4.7 纳米压痕试验44-46
- 4.8 本章小结46-47
- 第5章 过渡层上激光熔覆镍基合金47-68
- 5.1 引言47
- 5.2 搅拌摩擦焊制备过渡层47-54
- 5.2.1 显微组织分析47-49
- 5.2.2 物相分析49-50
- 5.2.3 能谱分析50-53
- 5.2.4 显微硬度分析53-54
- 5.3 过渡层上激光熔覆试验研究54-65
- 5.3.1 显微组织分析55-59
- 5.3.2 物相分析59
- 5.3.3 能谱分析59-63
- 5.3.4 显微硬度分析63-65
- 5.4 耐热冲击及耐高温氧化试验65-66
- 5.5 本章小结66-68
- 结论68-70
- 参考文献70-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6-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隆寿;宝钢铬锆铜结晶器铜板的研究开发[J];宝钢技术;2000年02期
2 马光宇,李红,刘益民;高性能连铸机结晶器铜板的研制[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王隆寿;;宝钢结晶器铜板长寿命技术[J];连铸;2002年05期
4 ;宝钢结晶器铜板电镀技术全部国产化[J];电镀与涂饰;2006年09期
5 杨刚;李宝宽;于洋;齐凤升;;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的三维传热分析[J];金属学报;2007年03期
6 韩志伟;冯科;王勇;毛敬华;;结晶器铜板冷却结构的优化设计[J];钢铁技术;2007年02期
7 方克明;于延明;薛悦中;侯振;温茂远;白斌;吴铁;;结晶器铜板设计和生产维护技术探讨[J];重型机械;2009年03期
8 王利;赵惠文;;影响结晶器铜板寿命的五个方面[J];机械管理开发;2010年01期
9 高茜;;延长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使用寿命的技术实践[J];中国钢铁业;2010年04期
10 赵和明;;结晶器铜板水冷侧沉积物研究[J];物理测试;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立新;张家泉;陶金明;许军;;结晶器铜板的热与变形耦合行为研究[A];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高茜;;延长结晶器铜板寿命[A];2010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3 王风德;;结晶器铜板坯的质量控制技术[A];板坯连铸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补充材料[C];2003年
4 方克明;于延明;刘纪生;潭洪柱;樊本义;;延长结晶器铜板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A];板坯连铸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张宏杰;温茂远;侯振;里达;王淑刚;周宁;乔卫恒;;提高结晶器铜板使用寿命的质量控制技术[A];2011年第九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热解析技术在结晶器铜板上的应用[A];板坯连铸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马银平;;结晶器铜板修复的清洁生产——电镀在板坯连铸机结晶器铜板修复上的应用及发展[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宏杰;方克明;;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铜板电镀镍钴合金[A];板坯连铸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补充材料[C];2003年
9 孙立耕;;关于连铸机结晶器铜板使用和维护的探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慧;赵连刚;陶红标;刘爱强;;CSP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综合冶金行为的研究[A];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交流与开发协会第三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宝钢结晶器铜板生产技术国内领先[N];物资信息报;2005年
2 罗耀华;宝钢结晶器铜板首次销往日本[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周辛立;专家积极评价龙成集团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范景峰;鞍钢附属一炼钢冶金修造厂:打造精品 创响“恒韧”品牌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5 侯峰岩 任乔华 高锦岩;连铸关键设备再制造助力绿色钢铁[N];中国冶金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赵红军 通讯员 范景峰;工艺技术上的革命 [N];中国工业报;2005年
7 记者 程云鹤;鞍钢铜板走出国门[N];鞍山日报 ;2009年
8 白金立;正确使用结晶器铜板 提高设备安全稳定性[N];世界金属导报;2003年
9 赵红军;电镀镍钴工艺值得大力推广[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安才;鞍钢开发出两项新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建川;异形坯连铸结晶器锥度的优化设计[D];燕山大学;2015年
2 赵静梅;结晶器铜板表面强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3 高朋垒;特厚矩形坯连铸结晶器锥度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何宇明;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仿真[D];重庆大学;2005年
5 黄文平;熔渗法制备结晶器铜板表面改性层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铁占鹏;齿轮钢20CrMnTi大方坯结晶器铜板锥度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7 郭雪峰;特大方坯连铸结晶器锥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肖建国;连铸结晶器铜板爆炸硬化机理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9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05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