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典型过氧化物溶液稳定性和缓蚀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22:30

  本文关键词:典型过氧化物溶液稳定性和缓蚀性能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过氧乙酸 稳定剂 缓蚀剂 协同效应 缓蚀效率 腐蚀速率


【摘要】:典型过氧化物溶液—过氧乙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器具、医疗器械等消毒领域。然而在过氧乙酸的储存、运输、制备以及其溶液的稳定性和腐蚀性存在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解决过氧乙酸溶液的稳定性差和腐蚀性强的问题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采用过碳酸钠和TAED反应,在常温(20℃)下,生成质量浓度为2000mg/L的过氧乙酸溶液。通过向过氧乙酸体系中添加稳定剂延长过氧乙酸的储存和使用周期。本文筛选了四种不同的稳定剂:HEDP、焦磷酸钠、尿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单一和复配稳定剂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加使用比。结果表明:四种稳定剂单独使用和空白过氧乙酸溶液相比,焦磷酸钠稳定效果较好。研究发现:几种稳定剂复合使用,当添加量分别为:HEDP 0.21 g,焦磷酸钠0.65 g,尿素0.35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 g时,过氧乙酸的稳定效果最好,7天过氧乙酸的分解率仅为19.24%,第7天过氧乙酸的浓度为1615 mg/L。本文通过向过氧乙酸溶液中添加缓蚀剂来降低过氧乙酸溶液对金属的腐蚀性,共筛选了七种不同的缓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S-12、六偏磷酸钠、HEDP、硅酸钠、硝酸钠、BTA。探讨过氧乙酸体系中添加缓蚀剂时对常用金属的腐蚀情况,探索了最适复配比及最适添加量同时分析了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相比于其它单一黄铜缓蚀剂,缓蚀性能最佳。当BS-12在体系的添加量在0.3 g/L时,体系表面张力达到31.64 mN/m与此同时缓蚀效率达到86.25%。在过氧乙酸体系中添加复合BTA与BS-12缓蚀效果最佳,当二者复配浓度比为6:4且总质量浓度为0.3 g/L时,缓蚀效率达到最高的94.21%。硝酸钠相比于其它单一铝合金缓蚀剂,缓蚀性能最好。当硝酸钠在体系的用量达到0.3 g/L时,缓蚀效率达到最佳值72.12%。硝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应用与单一缓蚀剂相比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当二者复配浓度比为7:3且添加总浓度在0.4 g/L时,缓蚀效率可达最佳值94.26%,腐蚀级别由中度降为轻度。硅酸钠相比于其它单一Q235钢缓蚀剂时,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当硅酸钠在体系的添加量在0.2 g/L时,缓蚀效率达到最佳的40.53%。硅酸钠和HEDP复配时表现出优良的缓蚀协同效应,当二者复配浓度比为6:4且添加总浓度达到0.3 g/L时,缓蚀效率可达此条件下的最大值90.42%。
【关键词】:过氧乙酸 稳定剂 缓蚀剂 协同效应 缓蚀效率 腐蚀速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7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过氧化物的种类10-11
  • 1.1.1 传统过氧化物10-11
  • 1.1.2 新型过氧化物11
  • 1.2 过氧化物溶液稳定性概述11-13
  • 1.2.1 稳定剂的概念11-12
  • 1.2.2 稳定剂的研究现状12-13
  • 1.3 金属腐蚀概述13-15
  • 1.3.1 金属腐蚀的概念13
  • 1.3.2 腐蚀控制方法13-14
  • 1.3.3 缓蚀剂的分类14-15
  • 1.4 缓蚀剂的研究现状15-18
  • 1.4.1 二氧化氯类缓蚀剂15-16
  • 1.4.2 过氧乙酸类缓蚀剂16
  • 1.4.3 其他类缓蚀剂16-18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18-20
  • 1.5.1 研究意义18
  • 1.5.2 研究内容18-20
  • 第2章 过氧乙酸发生工艺的研究20-28
  • 2.1 过氧乙酸的制备方法20-21
  • 2.1.1 过氧化氢法20
  • 2.1.2 乙醛氧化法20
  • 2.1.3 其它方法20-21
  • 2.2 过氧乙酸浓度的测定21-23
  • 2.2.1 过氧乙酸的制备21
  • 2.2.2 过氧乙酸浓度的检测21
  • 2.2.3 过氧乙酸分解率的测定21
  • 2.2.4 实验仪器及材料21-22
  • 2.2.5 实验条件22
  • 2.2.6 过碳酸钠的用量对过氧乙酸浓度的影响实验22-23
  • 2.2.7 TAED的用量对过氧乙酸浓度的影响实验23
  • 2.2.8 表面张力对反应时间的影响23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23-26
  • 2.3.1 过氧乙酸的浓度与过碳酸钠用量的关系23-24
  • 2.3.2 过氧乙酸的浓度与TAED的用量的关系24-25
  • 2.3.3 表面张力对反应时间的影响25-26
  • 2.4 本章小结26-28
  • 第3章 过氧乙酸溶液稳定性的研究28-36
  • 3.1 实验药品28
  • 3.2 实验方法28-30
  • 3.2.1 空白过氧乙酸稳定性实验28-29
  • 3.2.2 单一稳定剂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29
  • 3.2.3 复合稳定剂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29-30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30-34
  • 3.3.1 空白过氧乙酸稳定性实验结果30
  • 3.3.2 添加HEDP的过氧乙酸稳定性实验结果30-31
  • 3.3.3 添加焦磷酸钠的过氧乙酸稳定性实验结果31-32
  • 3.3.4 添加尿素的过氧乙酸稳定性实验结果32-33
  • 3.3.5 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过氧乙酸稳定性实验结果33
  • 3.3.6 复合稳定剂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33-34
  • 3.4 本章小结34-36
  • 第4章 过氧乙酸溶液对金属缓蚀性能的研究36-61
  • 4.1 缓蚀剂的协同效应36-37
  • 4.2 实验药品及腐蚀材质37
  • 4.3 实验方法37-39
  • 4.3.1 静态失重法37-38
  • 4.3.2 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38
  •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38-39
  • 4.4 实验结果及评价39
  • 4.5 铝合金缓蚀性能的研究39-47
  • 4.5.1 缓蚀剂对铝合金静态失重法研究39-40
  • 4.5.2 硝酸钠不同浓度下缓蚀效率的测定40-41
  • 4.5.3 复合铝合金缓蚀剂的研究41-42
  • 4.5.4 铝合金缓蚀剂复配比例的影响42-43
  • 4.5.5 铝合金缓蚀剂复配浓度的影响43-44
  • 4.5.6 铝合金扫描电镜分析44-47
  • 4.6 黄铜缓蚀性能的研究47-53
  • 4.6.1 缓蚀剂对黄铜静态失重法研究47-48
  • 4.6.2 临界胶束浓度与缓蚀效率关系研究48
  • 4.6.3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48-49
  • 4.6.4 不同浓度下缓蚀效率的测定49-50
  • 4.6.5 复合黄铜缓蚀剂的研究50-51
  • 4.6.6 黄铜缓蚀剂复配比例的影响51
  • 4.6.7 黄铜缓蚀剂复配浓度的影响51-52
  • 4.6.8 黄铜扫描电镜分析52-53
  • 4.7 Q235钢缓蚀性能的研究53-59
  • 4.7.1 缓蚀剂对Q235钢静态失重法研究53-54
  • 4.7.2 硅酸钠不同浓度下缓蚀效率的测定54-55
  • 4.7.3 复合Q235钢缓蚀剂的研究55-56
  • 4.7.4 Q235钢缓蚀剂复配比例的影响56-57
  • 4.7.5 Q235钢缓蚀剂复配浓度的影响57-58
  • 4.7.6 Q235钢扫描电镜分析58-59
  • 4.8 本章小结59-61
  •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69-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磊;李桂亮;龙宪春;龚敏;郑兴文;;灰色理论预测竹叶提取液的缓蚀效率[J];四川化工;2011年02期

2 倪圭如;吴章耀;吴富全;黄安;;三点法测定东工——855洗涤液的缓蚀效率[J];沈阳化工;1987年02期

3 ;多甲撑—双—2,2—苯并咪唑的缓蚀效率[J];陕西化工;1995年03期

4 张九渊 ,张玉琴 ,张伯候 ,王旭辰;直链低分子胺类的缓蚀效率[J];浙江工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5 张九渊;张玉琴;张伯候;王旭辰;;直链低分子胺类的缓蚀效率[J];陕西化工;1986年05期

6 刘元修;;酸洗液的缓蚀效率简易测定法[J];化学清洗;1986年03期

7 刘烈炜,赵小蓉,胡倩;油水两相共存下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效率[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1年01期

8 涂代惠,王振秀,钱瑾华;多功能降尘剂[J];煤;1996年06期

9 邵本逑;国外近期腐蚀科学文摘[J];腐蚀与防护;2003年10期

10 马荔,吕仁庆,曹作刚,余建中,瞿伦玉,许立春;含钨杂多酸对钢铁腐蚀行为的影响(英)[J];分子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国才;;环保型银镀层防变色剂研究[A];2007年上海市电子电镀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崔云;锌锰干电池用代汞缓蚀剂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天然;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带锈青铜的保护[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3 杨冉冉;含氨基酸酰胺类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侯元春;水溶性聚苯胺作为油气田酸化缓蚀剂的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5 孟庆来;典型过氧化物溶液稳定性和缓蚀性能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6 熊洁;PhABMT缓蚀效果与协同作用[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苗;新型含氮有机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坤;多潘立酮对黄铜在两种含氯溶液中的缓蚀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0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110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