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合金化钢筋中V、Nb析出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微合金化钢筋中V、Nb析出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合金元素 应力松弛 第二相 热力学 动力学
【摘要】:本文采用理论计算与应力松弛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微合金元素V和Nb在钢筋中的固溶和析出行为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应力松弛试验采用三种钢:1#钢不含微合金元素V或Nb,2#钢含有单一微合金元素V,3#钢同时含有V和Nb两种微合金元素。应力松弛试验中的压缩变形量分别取20%、50%和70%。1#钢和2#钢的变形温度区间为800℃~950℃,3#钢的变形温度区间为850℃~1050℃。根据应力松弛试验结果可以分别绘制出2#钢和3#钢在不同变形量下的析出百分数-温度-时间曲线,即PTT曲线。结果显示2#钢和3#钢的PTT曲线都有明显的“C”型特征,即存在第二相的最佳析出温度与最快开始析出时间。在三种压缩变形量下,2#钢得到的第二相最快开始析出时间分别为8.05s、7.55s和3.15s,最佳析出温度分别为830℃、850℃和850℃;3#钢得到的第二相最快开始析出时间分别为6.75s、2.55s和1.75s,最佳析出温度均为900℃。对应力松弛试验后的样品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后发现:在同一温度下,试样的晶粒尺寸随着压缩变形量增大而减小;在同一变形量下,晶粒尺寸随着压缩温度降低而减小。随着压缩变形量的增大,钢中析出的第二相的尺寸逐渐减小,其数量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多。此外,含有V和Nb复合微合金元素的3#钢应力松弛试验后的室温组织更加细小,晶粒细化效果更明显,析出相的数量也更多。在不考虑Wangner系数的影响下,理论计算得出2#钢的第二相全固溶温度是1000.29℃,3#钢的第二相全固溶温度是1224.38℃。在进行热模拟试验时,均热温度分别选取1150℃和1250℃可以保证第二相全部溶于基体中。此外,Nb含量变化对第二相全固溶温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增加钢中的Nb含量可以提高第二相的全固溶温度,使第二相的析出温度更高,在高温轧制过程中析出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Nb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相当低,几乎可以从奥氏体中全部析出,而V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较大,可以部分溶于奥氏体中。微合金元素只有以第二相的形式从基体中析出,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对V元素在钢中的利率用进行计算发现,在一定温度下,V元素的利用率存在最大值。因此进行热力学计算可以为钢材成分设计提供帮助,充分发挥微合金元素的作用,节约生产成本。对碳氮化物的应力诱导析出行为进行理论计算,得到的2#钢和3#钢的理论PTT曲线比应力松弛试验得到的PTT曲线略偏右,但整体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压缩变形量增加,第二相的最快析出时间减小。借助已知的公式对第二相在钢中的沉淀相变自由能和PTT曲线进行计算,可以为钢材的轧制工艺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微合金元素 应力松弛 第二相 热力学 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42.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1 绪论9-21
- 1.1 引言9-10
- 1.2 微合金钢的强韧化理论10-11
- 1.2.1 细晶强化10
- 1.2.2 固溶强化10
- 1.2.3 沉淀强化10-11
- 1.3 常用的微合金元素及其作用11-14
- 1.3.1 钒在钢中的作用13
- 1.3.2 铌在钢中的作用13-14
- 1.4 微合金钢的控轧与控冷技术14-15
- 1.5 微合金钢中第二相析出的热动力学研究现状15-19
- 1.5.1 第二相析出热力学研究现状15-16
- 1.5.2 第二相析出动力学研究现状16-19
-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19-21
- 1.6.1 研究意义19
- 1.6.2 研究内容19-21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21-25
- 2.1 试验材料21
- 2.2 试验方法及设备21-25
- 2.2.1 金相试验21
- 2.2.2 热膨胀试验21-22
- 2.2.3 应力松弛试验22-24
- 2.2.4 析出相观察24-25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25-45
- 3.1 原始金相组织观察25-26
- 3.2 热膨胀试验结果26-27
- 3.3 应力松弛试验结果27-37
- 3.3.1 HRB400钢应力松弛试验结果27-28
- 3.3.2 HRB500钢应力松弛试验结果28-32
- 3.3.3 Nb-V钢应力松弛试验结果32-37
- 3.4 应力松弛试验后的金相组织观察37-43
- 3.4.1 HRB500钢37-39
- 3.4.2 Nb-V钢39-43
- 3.5 应力松弛试验后的析出相观察43-44
- 3.6 本章小结44-45
- 4 碳氮化物热力学计算及其对性能的影响45-67
- 4.1 前言45
- 4.2 HRB500钢45-55
- 4.2.1 热力学计算45-48
- 4.2.2 微合金元素对热力学计算结果的影响48-53
- 4.2.3 微合金元素对钢材理论强度的影响53-55
- 4.3 Nb-V钢55-65
- 4.3.1 热力学计算55-58
- 4.3.2 微合金元素对热力学计算结果的影响58-63
- 4.3.3 微合金元素对钢材理论强度的影响63-64
- 4.3.4 V元素的利用率计算64-65
- 4.4 本章小结65-67
- 5 微合金钢碳氮化物动力学计算67-75
- 5.1 前言67
- 5.2 沉淀相变自由能计算67-70
- 5.3 碳氮化物的应力诱导析出行为研究70-73
- 5.4 本章小结73-75
- 6 结论75-77
- 致谢77-79
- 参考文献79-85
- 附录85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志新;张弛;杨志刚;;强磁场对低活化钢中析出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1年06期
2 肖锋;塑性变形对钒在钢中析出行为的影响[J];四川冶金;1998年03期
3 刘伟东;屈华;周宇;;钢中部分硫化物共价键能与其析出行为的关系[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2期
4 李闯;王学敏;尚成嘉;吴辉;贺信莱;;组织对含铜钢中析出行为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1年04期
5 陈超;路晓晖;郑越;尚成嘉;肖纪美;;439不锈钢析出行为对耐冷凝液腐蚀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11年11期
6 尹士科,小松 肇,谷野 满;冷却过程中硼化物的析出行为[J];金属学报;1982年05期
7 曹洪杨;付念新;张力;夏凤申;隋智通;冯乃祥;;铜冶炼熔渣中铁组分的迁移与析出行为[J];过程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8 王永强;韩军;杨滨;武焕春;王西涛;;核电站主管道Z3CN20.09M不锈钢中金属间相的析出行为[J];金属学报;2013年04期
9 龚志华;定巍;王宝峰;;长时间服役后T23钢的组织及析出行为[J];金属热处理;2013年04期
10 尹士科,小松 肇,谷野 满;等温处理过程中BN的析出行为[J];金属学报;198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玲玲;杨平;;Hi-B钢中抑制剂析出行为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任舜禹;王桂兰;;GH33A合金中η相析出行为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3 胡军;杜林秀;高彩茹;杨明;;V-N微合金化高强钢贝氏体区析出行为研究[A];2013钒钛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马玉喜;;热处理工艺对18Cr18Mn2MoN不锈钢析出行为的影响[A];2009年全国高品质热轧板带材控轧控冷与在线、离线热处理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茂华;Al-Zn-Mg-Cu合金微观组织及析出行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白嘉伟;金属材料纳米析出相的早期析出行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文军;Al-Zn-Mg-Cu铝合金淬火析出行为及淬火敏感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方丽;微合金化钢筋中V、Nb析出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蒋莉萍;HRB400钢筋中钒的析出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李亚奎;一种低碳微合金钢超快冷条件下的析出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肖春江;油罐钢第二相粒子回溶和析出行为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5 薛赠;工艺条件对铝基合金成分均匀及相析出行为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陈越;高强细晶IF钢二相粒子析出行为及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14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11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