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黑色微弧氧化膜在NaCl溶液中腐蚀电化学演变
本文关键词:镁合金黑色微弧氧化膜在NaCl溶液中腐蚀电化学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微弧氧化 磷酸盐 镁合金 NaCl 腐蚀 电化学
【摘要】:目的评价镁合金黑色微弧氧化热控膜层在氯离子作用下的腐蚀演变行为。方法在电解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制备微弧氧化膜层,分析不同微弧氧化膜试样在0.1mol/L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演变过程。采用电化学极化、电化学交流阻抗表征和拟合,结合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膜层演变规律及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未经微弧氧化的镁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7.7μA/cm2,自腐蚀电位为-1.464V;经微弧氧化后,试样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至0.09μA/cm~2,自腐蚀电位下降至-1.628V。添加剂加入后制备的微弧氧化膜相比于镁合金基体,其耐蚀性能提高,且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加,耐蚀效果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添加剂质量浓度在10g/L时制备的膜层具有最好的防腐效果。镁合金微弧氧化热控膜层在NaCl溶液中腐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腐蚀性离子进入多孔膜层,引起界面熔融层变化;二是MgO与水分子反应造成内层膜更加致密,阻抗有所增加;三是腐蚀溶液接触到部分镁合金基底,发生电化学腐蚀,形成楔形效应,引发裂纹,最终导致局部腐蚀失效。结论微弧氧化提高了膜层的耐蚀性能,其在0.1mol/LNaCl溶液中的腐蚀过程可分为介质进入孔内、水合反应和局部腐蚀三个阶段。
【作者单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
【分类号】:TG178
【正文快照】: Received:2016-03-10;Revised:2016-04-20镁合金虽然具有轻质、机械力学性能良好等优势,但耐蚀性能一直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1—3],通常通过表面改性方法改善镁合金的防腐性能。微弧氧化作为镁合金表面改性最重要的一种方法,能够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耐磨性等,被广泛应用于镁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淑艳;司乃潮;夏永平;刘莉;;纳米SiC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06期
2 Ying Li;Fang Lu;Honglong Li;Wenjun Zhu;Haobo Pan;Guoxin Tan;Yonghua Lao;Chengyun Ning;Guoxin Ni;;Corrosion mechanism of micro-arc oxidation treated biocompatible AZ31 magnesium alloy in simulated body fluid[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14年05期
3 储成林;韩啸;白晶;薛烽;朱剑豪;;医用镁合金丝材的微弧氧化表面改性(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4年04期
4 刘向艳;郭锋;李鹏飞;张登峰;毛泽旭;;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化学镀镍研究[J];表面技术;2010年05期
5 高峰;李鹏飞;郭锋;张妍;牛十月;;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研究及耐蚀性分析[J];表面技术;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功;文陈;李思振;冯立;白晶莹;崔庆新;王景润;;镁合金黑色微弧氧化膜在NaCl溶液中腐蚀电化学演变[J];表面技术;2016年06期
2 移康英;马颖;孙乐;;镁合金液相电解渗硫层的制备及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3 项南;宋仁国;庄俊杰;宋若希;陆筱雅;苏旭平;;电流密度对6063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涂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6年03期
4 崔学军;杨瑞嵩;刘春海;余祖孝;林修洲;;AZ31B镁合金表面改性微弧氧化膜的结构及耐蚀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6年03期
5 方萌;胡玲;杨磊;史常东;吴玉程;汤文明;;高硅SiC_p/Al复合材料化学镀Ni-P合金层及其生长动力学(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6年03期
6 王文川;杨晓禹;徐宏;毛红奎;宋庭玉;;高稀土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参数的优化[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5年12期
7 曾荣昌;刘丽君;骆凯捷;沈俐;张芬;李硕琦;邹玉红;;AZ31镁合金表面层层组装PSS/GS膜的体外耐蚀与抗菌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12期
8 刘一驰;刘德宝;赵越;陈民芳;;高Ca含量Mg-Ca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降解行为(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10期
9 匡书珍;于彦东;李杰;;电压及成膜时间对Mg-Zn-Zr-Ca合金陶瓷膜微观组织影响[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10 强明闪;江静华;宋丹;庄丽娟;马爱斌;;镁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研究进展[J];腐蚀与防护;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悦;陈彬;;SiC纳米颗粒对6060型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组织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S1期
2 ;Effects of Current Density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lumina Coatings Embedded with SiC Nano-particles Produced by Micro-arc Oxidation[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11期
3 吕维玲;陈体军;马颖;徐卫军;杨健;郝远;;Effects of increase extent of voltage on wear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s on AZ91D alloy[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8年S1期
4 郭洪飞;安茂忠;霍慧彬;徐莘;;工艺条件对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06期
5 赵玉峰;杨世彦;韩明武;;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发展[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6 郭洪飞;安茂忠;霍慧彬;徐莘;;电解液组成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02期
7 郭洪飞;安茂忠;徐莘;霍慧彬;;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条件对陶瓷膜耐蚀性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6年03期
8 王梅;刘建睿;沈淑娟;黄卫东;;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J];铸造技术;2006年03期
9 梁军;田军;周金芳;刘维民;徐洮;;磷酸盐-氢氧化钾溶液中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结构和性能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5年12期
10 王德云,东青,陈传忠,雷廷权;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平,徐可为,憨勇;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特点及成膜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4期
2 付涛;慕伟意;杜春雷;;钛微弧氧化膜层的生长过程与孔隙结构研究[J];钛工业进展;2008年06期
3 麻西群;于振涛;余森;牛金龙;;医用Ti-3Zr-2Sn-3Mo-25Nb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9年10期
4 王蓉莉;李卫;罗健业;;电参数对锆材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6期
5 毕冬梅;龙北玉;吴汉华;王乃丹;汪剑波;唐元广;刘文武;常鸿;;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形成过程中的特性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3期
6 李哲奎;顾广瑞;吴汉华;汪剑波;金曾孙;;电压对纯钛微弧氧化膜生长特性的影响[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高广睿;李争显;杜继红;杨升红;;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层磨损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快报;2007年09期
8 郭泽鸿;周磊;;钛种植体表面微弧氧化膜的生物改性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年04期
9 陈根余;吴汉华;唐元广;常鸿;徐铭泽;;外电阻对纯钛微弧氧化膜特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8期
10 马英鹤;贾文攀;王晓波;巩春志;田修波;;三角形铝件微弧氧化膜层不均匀之因探讨[J];材料保护;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来永春;邓志威;宋红卫;薛文斌;陈如意;;微弧氧化膜的基本性质及应用[A];'99摩擦学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杜建成;薛文斌;丁晓纪;;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初探[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燕华;王佳;张际标;;硅酸盐溶液中不同电流密度下形成微弧氧化膜的性能研究[A];2004年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士军;;丙三醇含量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特性的影响[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5 郭宝刚;周惠娣;陈建敏;;电场强度对Ti-6Al-4V微弧氧化膜微观结构、组成及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黄文现;吴昆;邓坤坤;郑明毅;;电参数对镁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张荣发;张淑芳;贾志翔;王丽君;王义君;;8-羟基喹啉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影响[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8 王立世;潘春旭;蔡启舟;魏伯康;;微弧氧化膜层对压铸镁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A];湖北省第十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郭洁;王立平;梁军;阎逢元;;镁合金自润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摩擦行为[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10 王艳玲;惠松骁;叶文君;米绪军;;医用钛合金的微弧氧化膜层组织及其磨损性能[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颂;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马春香;镁锂合金微弧氧化膜抗腐蚀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王燕华;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形成过程及腐蚀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4 常林荣;交变方波电源制备AZ91D微弧氧化膜及其稳定性和失效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吕维玲;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制备的调控及膜层表征方法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惠霞;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电化学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7 龙北红;钛及其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表征及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宋雨来;稀土改性AZ91镁合金组织及腐蚀性能[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正国;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高温氧化行为及抗热震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孔冰;粉体复合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3 尤琼雅;生物医用Mg-Zn-Ca-Mn合金及其表面微弧氧化膜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赵天盖;铝合金表面绿色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工艺及组织结构[D];山东大学;2015年
5 黄丹;硅酸盐体系下混合添加剂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5年
6 李彤;镁合金及其微弧氧化膜在人体模拟环境中的腐蚀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欧阳珂宁;稀土氧化物颗粒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耐蚀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李文芳;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摩擦学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邬宏亮;钛金属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蓉莉;医用锆材、铌材微弧氧化膜的制备表征及其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75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27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