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J21合金微冲裁残余应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3J21合金微冲裁残余应力研究
【摘要】:Co40NiCrMn合金(3J21合金)是一种已获得广泛应用的钴基高弹性合金,具有无磁、高的强度和硬度、耐疲劳和酸碱腐蚀等良好的机械性能。因此,3J21合金常被用来制造高精密仪器及航天航空中的微型弹性元件。与此同时,迅猛发展的微电子机械系统促使微小零件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并且产品的微型化对微小零件的准确、高质量成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微冲裁作为一种新颖的塑性加工技术,非常适用于工业中大批量生产具有良好断面质量和较高尺寸精度的微小型零件。然而,微冲裁成形的零件内部会产生残余应力,它不会随着成形过程的结束而消失,而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和疲劳寿命。因此,研究微冲裁件的残余应力,对提高其服役安全性和揭示其失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无应力状态下的3J21合金进行纳米压痕试验来研究压痕尺寸效应,探索压头压入深度对载荷-压深曲线及硬度、弹性模量等材料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常用的压痕尺寸效应描述模型,分析压入深度的变化对3J21合金硬度的影响规律,并确定利用纳米压痕测试法测试微冲裁件残余应力的合适压入深度。针对应用于微冲裁件的3J21合金,利用单轴拉伸试验来获得其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基于金属材料常用的Johnson-Cook本构关系方程,建立起3J21合金的简化J-C本构关系方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3J21合金的微冲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单边冲裁间隙对微冲裁过程的影响规律,探索了微冲裁过程中应力的变化及分布规律。利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制的高精密微冲裁成形设备,根据对3J21合金微冲裁过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来确定冲裁模具的单边冲裁间隙,在厚度为1001μm的3J21合金箔片上冲裁出边长为400gm的正方形微冲裁零件。结果显示,微冲裁成形的零件形状较为规则,且冲裁断面分为较为明显的四个部分,证明该设备具有较高精度的成形能力。分别对无应力状态下3J21合金和以3J21合金为冲裁板料的微冲裁件进行纳米压痕试验,研究残余应力的存在对相关压痕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残余应力仅对压痕产生过程的加载响应有影响,而与其卸载响应无关。根据这一试验结果,从压痕产生过程中压头做功的角度出发,基于能量守恒的观点建立了适用于3J21合金微冲裁件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并采用预应力施加的方式对压痕试验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所建立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其测量出3J21合金微冲裁件残余应力。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38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12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在武汉召开[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3年01期
2 陈鹏;振动消除宏观残余应力的机理研究[J];电焊机;2005年01期
3 ;第15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第1轮通知[J];电镀与环保;2009年03期
4 ;第15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于10月在重庆召开[J];中国表面工程;2009年03期
5 周喜来;蒋士杰;刘瑞光;;石化在役设备的焊缝残余应力的消除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2期
6 ;第17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会议暨国际残余应力研讨会(第1轮通知)[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08期
7 ;2013年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会议暨国际残余应力研讨会将在上海召开[J];中国表面工程;2013年02期
8 高路;圆筒残余应力的测定法[J];化工设备设计;1979年04期
9 李广铎;苏建新;王维容;刘柏梁;;鞲鞴涨圈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分析[J];机车车辆工艺;1982年05期
10 曾春华;;残余应力对疲劳的影响[J];机械强度;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潘春旭;;残余应力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A];湖北省第九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小勇;楚建新;叶军;陆艳杰;刘鑫;;铜应力缓解层对陶瓷-金属连接残余应力的影响[A];电子陶瓷,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头管用管壳的技术进步专辑[C];2006年
4 郑杰;张显程;;高温环境诱导的表面强化处理残余应力的释放[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朱丽娜;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相关技术在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6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超声法焊缝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研究[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任小平;刘怡;;一种无损测试焊接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9 宇慧平;韩长录;;超高强钢电阻点焊残余应力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郑永男;左翼;周冬梅;范平;袁大庆;朱升云;;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材料中残余应力[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实习记者 王恒;控制残余应力——寻找加工变形的解决之道[N];中国航空报;2014年
2 陶萍萍;中建钢构用新技术消除钢板墙残余应力[N];现代物流报;2013年
3 ;残余应力与加工变形控制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4 ;抗疲劳制造工艺优化方案[N];中国航空报;2013年
5 ;残余应力与变形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在航空铝合金锻件中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13年
6 蔺军 谢艳花;央视新楼钢构制作特点与加工工艺[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杰凤;高锁螺栓干涉安装及其对螺接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4年
2 宋文涛;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与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峥;飞机弱刚性铝合金结构件的残余应力和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4 李峰;基于定位强化感应加热技术的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王军强;大型壳体结构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调控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董亚波;2A14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表征及消减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刘海涛;精密薄壁回转体零件加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曹江;2A02高强度铝合金热加工残余应力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朱丽娜;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涂层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陶波;热压玻璃透镜里的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喜强;热轧H700×300型钢残余应力的控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宋金潮;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翟紫阳;超高强钢厚板结构件MIG焊温度场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康玲;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横肋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孙彦文;Q345B钢等离子-MAG复合焊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晓臣;面向卫星零件工艺设计的拓扑优化技术研究[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5年
7 刘何亮;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残余应力的三维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余洋;轧辊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杨建华;考虑残余应力影响下轴压蜂窝构件稳定承载力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10 宋晓梅;残余应力对不同几何和材料拘束试样蠕变裂纹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9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29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