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导率检测技术的应力集中和疲劳损伤检测
本文关键词:基于磁导率检测技术的应力集中和疲劳损伤检测 出处:《钢铁研究学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无损检测 磁导率检测 拉应力 残余应力 疲劳损伤
【摘要】:磁导率检测技术是依据探头闭合磁路中感应电压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的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试件磁导率变化的评价方法。此种方法高精度检测构件某区域与磁导率相关的各种变化,如应力集中、疲劳损伤、老化蜕变等。从磁路欧姆定律出发,推导分析了检测方法和检测原理。以Q235钢和45号钢为例,从试验上研究了检测信号随拉应力、拉力残余应力和疲劳损伤程度的变化关系。试验发现,依据磁导率检测技术,可有效测量铁磁材料试件所处的应力状态,判断构件曾经受过的最大应力。依据应力作用后的残余应力,测量构件曾经受过的最大应力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对疲劳损伤的检测灵敏度低于对应力集中的检测灵敏度;对低碳钢Q235的疲劳损伤检测灵敏度大于对中碳钢45号钢的检测灵敏度。
[Abstract]:The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hat the inductive voltage in the closed magnetic circuit of the prob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hange rate of magnetic flux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specimen. A variety of changes in permeability. For example, stress concentration, fatigue damage, aging and dis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Ohm law of magnetic circuit, the detection method and principle are deduced and analyzed. The Q235 and 45 steel are taken as examp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sting signal and tensile stress, residual stress of tensile force and fatigue damage degree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ess stat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specimen can be effectively measured according to permeability detection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residual stress after the stres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maximum stress has higher detection sensitivity.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fatigue damage detec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The sensitivity of fatigue damage detection for low carbon steel Q235 is higher than that for medium carbon steel 45.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61023)
【分类号】:TG142.15
【正文快照】: 在现代工业中,钢铁构件大量用于航空航天、铁路、电力、压力容器等行业。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力、疲劳载荷、内部工作介质或外部工作环境的作用,应力腐蚀、功能老化、疲劳断裂等现象极容易产生在应力集中和疲劳损伤区域,造成重大恶性事故,最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苟文选,,卢智先;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激光与超声检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2 郭廷良,王德俊,杨化仁;45钢疲劳损伤及热处理恢复机理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1年06期
3 赵坚,王京云;巴克豪森噪声法评定疲劳损伤的实验研究[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周强,陶德馨,顾必冲;工程结构疲劳损伤与磁化特性的检测方法[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马宝钿,杜百平,朱维斗,李年;电阻法检测疲劳损伤及预测修复效果探讨[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2年11期
6 贾星兰;方华灿;;海洋石油钢结构焊接区域的疲劳损伤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1993年06期
7 董世柱;李清华;郭廷良;;恢复加热温度对疲劳损伤后累积寿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12期
8 张绍营;金志全;李杰;;浮力塔式平台结构疲劳损伤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2期
9 董世柱,郭廷良,杨化仁;45~#钢的疲劳损伤过程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吴维青;40Cr钢的三点弯曲疲劳损伤在线跟踪测量[J];机械强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廷良;王德俊;杨化仁;;45钢疲劳损伤及热处理恢复机理的实验研究[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马宝钿;杜百平;朱维斗;李年;;电阻法检测疲劳损伤及预测修复效果探讨[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3 刘逸平;何庭蕙;黄小清;汤立群;;基于耗散能原理的冲击损伤与疲劳损伤耦合分析[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吴志学;;基于短裂纹演化行为的疲劳损伤参数研究[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葛森;李仲;张积广;陈莉;白生宝;;广布疲劳损伤对加筋板剩余强度的影响[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维青;;材料表面及界面疲劳损伤过程的数值描述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郭力;李兆霞;陈鸿天;;大跨度钢桥疲劳损伤研究的有限元方法[A];振动工程学报(工程应用专辑)[C];2001年
8 薛景川;弓云昭;;结构初始广布疲劳损伤发生预估的概率模型[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9 干瑞杰;李超;杨文俊;张亦良;;疲劳损伤的磁记忆可行性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钊;李国峰;于翠;李唐;;扭力梁关键点的应变数据分析[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继承;压电阻抗技术及其在铝合金疲劳损伤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源;FRP船舶机械连接接头疲劳损伤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蒙;钢结构构件拉—压疲劳损伤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姬元辉;基于隶属函数的机械结构疲劳损伤研究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4 陈涛;基于载荷次序效应的疲劳损伤分析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周巍伟;深海悬链线立管涡激疲劳损伤预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孙鹏;疲劳损伤材料剩余强度测量的弹性模量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7 杨文智;45~#钢试件疲劳损伤电热修复的试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栾旭光;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疲劳损伤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林欣;非局部应变法在结构疲劳损伤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赖正聪;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疲劳损伤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35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43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