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氮碳共渗高碳当量灰铸铁摩擦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1 08:24

  本文关键词: 氮碳共渗 高碳量灰铸铁 摩擦学特性 出处:《摩擦学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高碳当量灰铸铁进行了低温氮碳共渗处理,考察了干滑动摩擦条件下不同载荷和摩擦时间对未处理高碳当量灰铸铁和氮碳共渗高碳当量灰铸铁的滑动摩擦学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高碳当量灰铸铁在不同载荷下的磨损类型均为黏着磨损,低载荷下伴有轻微的磨粒磨损,高载荷下则伴有严重的磨粒磨损;氮碳共渗高碳当量灰铸铁在低载荷下的磨损为轻微的黏着磨损,高载荷下除了黏着磨损外还伴有轻微的磨粒磨损.
[Abstract]:High-carbon equivalent gray cast iron was treated by nitrocarburizing at low temperatu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oads and friction time on the sliding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untreated high-carbon equivalent gray cast iron and nitrocarburized high-carbon equivalent gray cast iron under dry sliding fri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wear types of untreated high-carbon equivalent gray cast iron under different loads are adhesive wear. There is slight abrasive wear at low load and serious abrasive wear at high load. The wear of nitrocarburized high-carbon equivalent gray cast iron under low load is slight adhesion wear, and under high load, there is also slight abrasive wear in addition to adhesion wear.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通富热处理(昆山)有限公司;爱丁堡大学工程学院;
【基金】:2014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2014-13) 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201608320255)联合资助~~
【分类号】:TG156.82
【正文快照】: 3.爱丁堡大学工程学院,英国爱丁堡EH93FB)(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Yangzhou University,Jiangsu Yangzhou 225127,China2.Tong Fu Heat Treatment(Kun Shan)Co,Ltd,Jiangsu Kunshan 215300,China3.School of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Edinburgh,Edinburgh EH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议,曾耀棕;低温无毒盐浴氮碳共渗[J];热加工工艺;2004年02期

2 孙俊才,刘世永,杨道正,叶继泓;高温镀铁层离子氮碳共渗特性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1年04期

3 陈有超;;700℃氮碳共渗和表层淬火的研究[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3年06期

4 卞其赞;在氮碳共渗气氛中复合物层的控制[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4年01期

5 郭海祥;氮碳共渗复合强化[J];金属热处理;1995年05期

6 杜开荣,王宗鲁;4Cr13不锈钢膏剂法低温氮碳共渗[J];机械工人(热加工);1995年08期

7 乔斌;奥氏作氮碳共渗工艺及其组织形成[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8 刘建文;从一种阀套氮碳共渗变形谈氮碳共渗前的热处理[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7年S1期

9 代立新,谭跃刚;固体氮碳共渗工艺实践[J];机械工人;1997年12期

10 张德元,彭文屹,傅青峰,许兰萍,邓鸣;离子氮碳共渗中碳的作用及机理初探[J];金属热处理;199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马世宁;刘吉延;;离子氮碳共渗硫化复合处理中氮碳共渗对硫化层形成的影响[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林峰;滕清泉;刘洪涛;梅坚;;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许晓磊;黑祖昆;孙俊才;刘世永;杨烈宇;;高温镀铁离子氮碳共渗层的电镜研究[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4 林峰;滕清泉;刘洪涛;梅坚;;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郭健;陆建明;;真空脉冲低温氮碳共渗探索[A];首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集[C];2002年

6 陈汪林;伍翠兰;何爱贵;王双宝;陈江华;;固溶处理对08F钢离子氮碳共渗强化层显微结构演化规律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7 周鼎华;;盐浴铁素体氮碳共渗及其工艺控制[A];第十五届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暨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蕾;吴光英;;气体渗氮炉中氮碳共渗化合物层获得单相ε组织研究[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9 侯惠君;韦春贝;代明江;林松盛;胡芳;;稀土对脉冲等离子体氮碳共渗处理H13钢的研究[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胡春华;乔玉林;马世宁;胡军志;孙晓峰;常化申;;含硫添加剂润滑下CrMoCu合金铸铁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文杰;Sursulf氮碳共渗表面处理工艺[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程菘;铁基合金等离子体稀土氮碳共渗组织超细化与深层扩散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唐丽娜;淬火态30CrMnSiA和42CrMo钢等离子体稀土氮碳共渗层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刘林飞;空气—有机液体离子氮碳氧共渗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爱贵;08F钢的氮碳共渗及其微观组织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王津;低碳钢气体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其渗层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郑洁;离子氮碳共渗-AlCrN复合涂层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4 宫明;离子氮碳共渗加后续氧化复合处理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汉高;结构钢等离子氮碳共渗与氧化复合处理工艺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吴丹蕾;17-4PH钢低温等离子体稀土氮碳共渗层组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李明辉;2Cr13钢等离子体稀土氮碳共渗工艺探索与组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黄玉堂;40Cr钢氮气—甲烷离子氮碳共渗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陈先进;30CrMnSiA钢等离子体稀土氮碳共渗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孙湛;M50NiL钢等离子体稀土渗氮/氮碳共渗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1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481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d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