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780MPa级双相钢条状色差缺陷成因及改善措施

发布时间:2018-02-07 16:27

  本文关键词: 双相钢 条状色差缺陷 成因分析 改善措施 出处:《钢铁》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780 MPa级双相钢表面存在严重的条状色差缺陷,从微观特征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采用SEM及EPMA分析手段研究缺陷表面情况,结果表明,缺陷处微观形貌呈粗糙破碎状,破碎的密集程度和缺陷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能谱和电子探针证明,破碎处只存在轻微氧化。应用辉光手段分析表层富集情况,色差严重程度与硅、锰等元素富集峰值距表层深度密切相关,结合热轧截面分析富集现象在热轧以橄榄石相的形式存在,宏观表现为条状红铁皮,该铁皮经过酸洗后难以除尽,在后续冷轧时不同区域表层元素富集深度及破碎密集程度存在差异,表现为连退板表面的条状色差缺陷。在此研究基础上优化热轧和冷轧生产控制方案,最终有效降低或消除了连退板表面条状色差缺陷。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erious stripe color difference defects on the surface of 780 MPa grade dual phase steel, the microcos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ects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of SEM and EPM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defects was rough and broken. The intensity of fragmenta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defects. The results of energy spectrum and electron microprobe show that there is only slight oxidation in the broken area. The enrichment of the surface layer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glow light, and the severity of color difference i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silicon, The enrichment peak value of manganese and other elem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pth of the surface layer.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hot rolling section, the enrichment phenomenon exists in the form of olivine phase in hot rolling. The enrichment depth and crushing density of surface elem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different in the following cold rolling process, which is shown as the strip color difference defect on the surface of continuous strip. Based on the research, the production control scheme of hot rolling and cold rolling is optimized. Finally, the defect of stripe color aberr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ntinuous return plate is reduced or eliminate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首钢技术研究院薄板所;绿色可循环钢铁流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钢京唐公司冷轧厂;
【分类号】:TG335;TG1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群飞;何燕霖;李麟;;高性能双相钢的研究进展[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7年03期

2 沈显璞,雷廷权;双相钢强度理论评述[J];机械工程材料;1984年06期

3 赵洪彩;盛惠琪;冷启明;王京璞;;热轧双相钢岛状组织的电镜分析[J];二汽科技;1992年03期

4 张梅,符仁钰,许洛萍;汽车用双相钢钢板的发展[J];热处理;2001年01期

5 傅敏士,肖亚航,魏宏波;纤维双相钢的组织形成及对性能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新型高强度易成形双相钢[J];武钢技术;2002年03期

7 石莹;;新型高强度、易成形双相钢[J];本钢技术;2002年03期

8 刘景军,林玉珍,雍兴跃,李效玉;铁素体/奥氏体双相钢在旋转单相流体中腐蚀的数值模拟[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3年05期

9 温东辉;金相组织对双相钢强度影响的研究[J];上海金属;2005年06期

10 狄国标;陈连生;刘振宇;刘相华;赵迪;;低成本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研究[J];轧钢;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刚;张兴国;;冷轧双相钢性能特点及应用浅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高丽;周月明;刘俊亮;沈小丹;任忠鸣;;双相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3 陈国涛;李洋;周景鑫;崔瑞甲;于聪教;王光辉;范开权;李彩云;;承钢1780开发优质热轧双相钢的可行性研究[A];2009年全国高品质热轧板带材控轧控冷与在线、离线热处理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吴菊环;金汉节;王义成;唐历;王丹;唐代明;翟大庆;;无钼热轧双相钢的研究[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5 郭佳;刘杰;周娜;姚志强;代晓莉;李飞;王全礼;;显微组织相貌对双相钢力学行为的影响[A];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陈连生;李秀景;褚春光;高华;耿立唐;;双相钢中第二相粒子的分析[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吴晶;杨庆祥;张春玲;;耐候双相钢应力-应变曲线数值模拟[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蓝慧芳;刘相华;;马氏体冷轧—区淬火制备超细双相钢[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弛;张爱文;朱鲁玲;蔡海燕;赵社平;;非调质高强度螺栓用双相钢盘条的研发[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10 宋仁伯;贺子龙;代启峰;;汽车用1000MPa级超高强冷轧双相钢的强化机理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柳方秀;让生产更经济[N];中国冶金报;2011年

2 王文军译;双相钢微观组织的优化[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3 林立恒;双相钢与高强度低合金钢可成形性能比较[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4 高真凤;新利佩茨克公司高强度热镀锌双相钢生产工艺[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5 游建平;济钢热轧高强度双相钢DP600实现突破[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6 记者 阮海儿;宝钢率先开发出高强度热镀锌双相钢[N];中国冶金报;2004年

7 记者 白茂槐 通讯员 王小萍;包钢成功应用CSP工艺生产热轧双相钢[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Anish Karmakar R.D.K.Misra 李亚霏 译;双相钢临界区变形晶粒细化机制有新探索[N];中国冶金报;2013年

9 张海旺 刘雅政 宋仁伯 周乐育 管丽;变形温度对含Nb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相变规律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鹏;微合金化冷轧双相钢连续退火过程相变规律及组织性能[D];东北大学;2014年

2 申文竹;新型膨胀管用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研究与开发[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3 张小云;双相钢点焊熔核界面撕裂失效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周乐育;高强度含铌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柔性控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8年

5 许君;双相钢点焊接头疲劳特性及寿命预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钱昌明;双相钢电阻点焊熔核特征分析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邓照军;600MPa级高铝系冷轧双相钢的开发及微观组织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8 梁轩;高强度冷轧双相钢的热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远鹏;热镀锌DP780双相钢的选择性氧化行为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2年

10 刘彦春;C-Mn双相钢的组织形成机理研究及开发[D];东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曦;DP780双相钢的快速连续热处理工艺与组织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邓洁;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双相钢微观变形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楠;含Ti双相钢热轧工艺及焊接热循环下组织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胡超;DP780镀锌双相钢GMA焊工艺及气孔形成机理[D];江苏大学;2016年

5 孙彩凤;双相钢车身板成形的细观断裂判据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赵连星;双相钢车身板成形的韧性断裂准则研究及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7 卢源志;双相钢/铝合金激光焊添加粉末的焊接行为及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8 谭哲;双相钢/镁合金添加Sn箔激光焊接头连接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李顺成;微合金化热轧双相钢的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金榕;冷轧双相钢工艺参数及组织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4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494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