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磨料水射流喷丸对渗碳GDL-1钢表面性能及残余应力场热松弛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12:06

  本文关键词: 钢 磨料水射流喷丸 表面性能 残余应力热松弛 出处:《机械工程学报》2017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喷丸对经渗碳风冷后的GDL-1钢进行表面强化与改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X射线应力衍射仪分析不同压力水喷后试样表面粗糙度、组织、硬度和残余应力等的变化规律,并研究300 MPa水喷处理后不同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残余应力场的热松弛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水压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大、残留奥氏体转变量增多、硬度提高幅度变大,水喷后,晶粒和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并且在表层形成一定深度的残余压应力场。残余应力的热松弛主要受保温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在100℃和300℃时,残余应力的热松弛受回复过程控制,500℃时,残余应力热松弛受回复和再结晶过程控制。表面残余应力在回复过程中存在两个阶段,初始阶段应力松弛速度快,以点缺陷回复为主,后一阶段松弛速率慢,以位错回复为主,并进一步研究指出Zener-Wert-Avrami方程并不适合描述整个回复过程。
[Abstract]:Using mixed abrasive water jet peening on GDL-1 steel with carburizing cooling the surface strengthening and modification by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micro hardness tester, X ray analysis of different water pressure after spray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organization, power diffraction, variation of hardness and residual stress the stress relaxation behavior of MPa and 300 water spraying treatment after different heat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the residual stress f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water pressure, increase of surface roughness, residual austenite increased, the hardness increase becomes large, water spray, grain size and microstructures are refined and residual and a certain depth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urface compressive stress field. The thermal relaxation of the residual stress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hold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in 100 degrees and 300 degrees, the thermal relaxation of the residual stress by the recovery process control, 500 DEG C, residual stress Thermal stress relaxation by recovery and recrystallization process control. The residual stress on the surface there are two stages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stress relaxation speed, with point defects recovery, after a period of slow relaxation rate, the recovery of dislocation, and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the Zener-Wert-Avrami equation is not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whole process of recovery.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贵州省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贵州大学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1006)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JZ字[2014]2003,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4)6012)资助项目
【分类号】:TG1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十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0年01期

2 ;第12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在武汉召开[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3年01期

3 陈鹏;振动消除宏观残余应力的机理研究[J];电焊机;2005年01期

4 ;第15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于10月在重庆召开[J];中国表面工程;2009年03期

5 周喜来;蒋士杰;刘瑞光;;石化在役设备的焊缝残余应力的消除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2期

6 李广铎;苏建新;王维容;刘柏梁;;鞲鞴涨圈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分析[J];机车车辆工艺;1982年05期

7 曾春华;;残余应力对疲劳的影响[J];机械强度;1984年03期

8 邹桂根;;残余应力对机械系统可靠性的影响[J];科技通报;1987年02期

9 冯家骅;宋德勋;;残余应力与力处理[J];矿山机械;1987年09期

10 赵长恩;;薄壁压力容器中残余应力的一种无损电测方法[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小勇;楚建新;叶军;陆艳杰;刘鑫;;铜应力缓解层对陶瓷-金属连接残余应力的影响[A];电子陶瓷,,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头管用管壳的技术进步专辑[C];2006年

3 朱丽娜;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相关技术在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4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超声法焊缝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研究[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任小平;刘怡;;一种无损测试焊接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6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7 宇慧平;韩长录;;超高强钢电阻点焊残余应力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伟;;振动时效消除焊接件残余应力效果的验证[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谢大吉;赵如发;胡德贵;王增梅;顾守仁;冯升波;;磁测残余应力法在工程中应用探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10 郑渝;李志勇;;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超声检测[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宏适;Si对喷丸处理渗碳钢剥蚀寿命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峰;基于定位强化感应加热技术的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王军强;大型壳体结构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调控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董亚波;2A14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表征及消减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林松盛;Ti-TiN-Zr-ZrN抗冲蚀多层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潘龙;脉冲电流法调控碳钢残余应力的机理及相关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计鹏飞;内部残余应力的SWXRD方法及在搅拌摩擦焊铝合金板中的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7 沈磊;基于压痕隆起量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亚楠;7055铝合金厚板淬火—预拉伸残余应力演变及预测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7年

9 曹江;2A02高强度铝合金热加工残余应力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10 宋文涛;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与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喜强;热轧H700×300型钢残余应力的控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宋金潮;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翟紫阳;超高强钢厚板结构件MIG焊温度场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彦文;Q345B钢等离子-MAG复合焊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周鹏;微晶玻璃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张爱爱;基于SYSWELD的7A52铝合金双丝MIG焊残余应力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7 韩晓平;残余应力与不锈钢腐蚀相关性的局部电化学探针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陈玉玲;管道环形焊缝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分析及焊接工艺优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9 晁耀杰;基于声弹性原理钢的焊接应力测量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王强;厚板焊接温度场与残余应力场有限元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5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515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