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单晶合金高温低周疲劳微观损伤及断裂机制
本文关键词: 镍基单晶 低周疲劳 微观损伤 断裂机制 出处:《热加工工艺》2017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开展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的疲劳微观损伤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DD6表现为起始硬化,饱和,然后软化至断裂,高温时试样则表现为起始软化。低应变下高温可降低单晶合金疲劳性能。低温下试样循环硬化程度比高温时高,高温下原子热激活行为降低了材料形变抗力。试样裂纹萌生位置有两种:一种在试样表面,另一种在晶体内部微孔处。裂纹扩展具有两个阶段:初始阶段扩展面非常平坦,仅有小量撕裂棱;扩展阶段则产生河流状花纹,扩展区内以疲劳辉纹形式扩展,最终进入瞬断区。
[Abstract]:The fatigue microdamage and fracture mechanism of Ni-bas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DD6 were studied by low-cycle fatigue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DD6 exhibits initial hardening, saturation and softening to fracture at low temperature. The specimen shows initial softening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fatigue properties of single crystal alloy can be reduced at high temperature at low strain. The cyclic hardening degree of the sample at low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that at high temperature.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thermal activation behavior of atoms reduces the deformation resistance of the material. There are two kinds of crack initiation sites: one i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 and the other is at the micropore inside the crystal. The crack propagation has two stages: the initial growth plane is very fla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ribbed edges were torn, and fluvial patterns were produced in the extension stage, and the extension zone expanded in the form of fatigue stripes, and finally entered the transient fault zone.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10008,51375388)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55453035)
【分类号】:TG1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低周疲劳的各种特性[J];机械工程材料;1981年02期
2 兰扬声;;低周疲劳简介[J];机械;1985年05期
3 蔡力勋,孙亚芳,王理,黄淑珍;考虑温度效应的钛合金钢低周疲劳行为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0年06期
4 曹嘉新,徐熊;金属高温轴向加载低周疲劳试验探讨[J];上海金属;2002年03期
5 范志超 ,蒋家羚;16MnR中温环境下应力控制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下)[J];压力容器;2002年12期
6 李远睿,陈琳;管材高温低周疲劳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3期
7 范志超,蒋家羚;16MnR钢中温低周疲劳行为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9期
8 陈凌,蒋家羚;一种新的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及实验验证[J];金属学报;2005年02期
9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1期
10 丰崇友;;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的研究综述[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2 耿黎明;严仁军;杨宇华;张新宇;;大潜深结构的低周疲劳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3 徐坚;钟曼英;郭世行;;氢反应器壁材料的低周疲劳特性[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江慧丰;陈学东;范志超;董杰;姜恒;;316L不锈钢应力控制模式下的低周疲劳行为试验研究[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丰崇友;于峰;张敬强;于海生;;一种双相钛合金低周疲劳损伤机理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丽英;李金许;;9Ni钢的低周疲劳性能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王丽英;李金许;;9Ni钢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张剑锋;项延顺;赵鹏;轩福贞;;304不锈钢低周疲劳状态下非线性超声变化机理的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9 姜庆伟;王尧;李小武;;超细晶铜的高周和低周疲劳行为的比较[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国栋;苏彬;王泓;何玉怀;许超;;K403合金高温低周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龚士弘 盛光敏;震区用钢知识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伟;超(超)临界机组用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吴德龙;载荷模式对9-12%Cr钢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影响及循环本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冷利;挤压变形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组织与低周疲劳行为[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聪;锆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丁智平;复杂应力状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低周疲劳损伤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陈凌;典型压力容器用钢中高温环境低周疲劳和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行为及寿命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李媛媛;ZG20SiMn铸钢的疲劳行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8 孙乃荣;一种低铼镍基高温单晶合金的热处理组织和高温性能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苏勇;不同取向某种镍基单晶合金的蠕变行为及影响因素[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10 卿华;镍基单晶合金力学特性及其在冷却涡轮叶片上的应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霄天;细晶有色金属低周疲劳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s,
本文编号:1527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527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