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36钢水下摩擦叠焊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本文选题:微观组织 切入点:拉伸性能 出处:《焊接学报》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天津大学自主研制的摩擦叠焊设备进行了DH36钢水下摩擦叠焊试验,对摩擦叠焊接头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焊接压力和不同焊接环境(水下和空气)下接头不同位置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水下摩擦叠焊接头不同部位显微组织与硬度均存在较大差异,焊缝区组织以板条马氏体和条状及粒状贝氏体为主,硬度最高值为489.3 HV10,焊缝上部区域硬度值略高于下部,中间单元焊缝(后焊)硬度值整体上高于两侧单元焊缝(先焊);焊接压力增加能一定程度改善接头连接质量;空气中焊接的试件平均抗拉强度高于水中焊接接头.
[Abstract]:The underwater friction overlay welding test of DH36 steel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friction overlay welding equipment develop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f the friction overlap welding joint were observed and tested.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joints under different welding pressure and different welding environment (underwater and air)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f underwater friction stacked joints were differen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weld zone is mainly lath martensite, stripe bainite and granular bainite, the highest hardness is 489.3 HV10, and the hardness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weld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ower part. The hardness value of intermediate unit weld (post welding) is higher than that of both sides (first welding; welding pressure increase can improve the connection quality to some extent; the average tensile strength of air welded specime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water welded joint.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2011AA090302)
【分类号】:TG4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亮同,董占贵,周志刚;TA15钛合金AT-IG焊接头组织和性能分析[J];焊接技术;2005年05期
2 王瑞杰;尚德广;沈通;阎楚良;;点焊接头疲劳寿命预测研究进展[J];力学与实践;2006年03期
3 刘玉林;;巧修对焊接头[J];机械工人;1988年05期
4 童乐为,沈祖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现场对焊接头的疲劳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5 常保华,史耀武,董仕节;汽车钢板胶焊接头的计算模型及其应力场特征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6 周旭辉,韩鹏,秦威;温度对含铝钢熔焊接头中形成铁素体带的决定作用[J];焊接技术;2004年01期
7 赵新玉;刚铁;袁媛;;薄钢板点焊接头超声信号分析[J];焊接学报;2005年11期
8 尚德广,王瑞杰;基于动态响应有限元模拟的点焊接头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9 李致焕;石震玲;亢世江;刘志强;;压焊接头界面形貌与其工艺特征的关系[J];焊接技术;1989年05期
10 凌超,郑修麟;16Mn钢对焊接头疲劳寿命的超载效应[J];机械工程材料;199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保忠;孙冬梅;;管道环焊接头的断裂韧性研究[A];第四届石油工程焊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瑞杰;尚德广;王时越;;考虑硬度分布的点焊接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国栋;张富巨;郭嘉琳;马立卿;;35CrMo钢电火花堆焊接头的界面行为及其组织变化[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4 张柯柯;衡中皓;邱然锋;孙敬;张占领;石红信;吴志伟;于华;张晓娇;;电场作用下1.6%C-UHCS/40Cr钢超塑焊接头组织分析[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鑫淼;吴圣川;;高铁永高强度铝合金复合焊接头的疲劳寿命预测[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6 姜运建;郑相锋;冯砚厅;李中伟;;电火花堆焊接头的性能分析与研究[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7 吴松;侯金保;张胜;魏友辉;;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头重熔控制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松;侯金保;张胜;魏友辉;;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头重熔控制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国栋;张富巨;郭嘉琳;马立卿;;35CrMo钢电火花堆焊接头的界面行为及其组织变化[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承龙;赵凯;雷玉成;朱强;;CLAM钢TIG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强度焊接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超;微观组织对Ti-6Al-4V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和抗弹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鑫;激光选区熔化微尺度熔池特性与凝固微观组织[D];清华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文华;一种多自由度激光—电弧复合焊焊接头装置的设计及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赵旭;SMA490BW激光-MAG电弧复合焊接头疲劳断口定量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李建敏;A7N01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头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苏婷;点焊接头表面形貌及熔核检测装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文敏飞;不锈钢车体环焊接头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力森;基于动态响应频率的双点焊接头疲劳损伤及寿命预测[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7 马政;基于温度场的双相钢点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应力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承山;基于动态响应特性的点焊接头变幅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9 郝素锋;热冲压高强钢点焊接头失效行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10 张斌;Nd:YAG激光-MAG复合焊接头设计及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7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55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