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热处理过程中界面固相反应控制锰硅类氧化物变性的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2 21:09

  本文选题:氧化物 切入点:扩散偶 出处:《金属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扩散偶的方法,利用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高温感应炉研究了1473K热处理过程中Fe-Mn-Si合金与MnO-SiO_2-FeO氧化物的固相反应及其对二者成分及物相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凝固过程中合金与氧化物平衡成分变化情况,揭示了高温界面固相反应控制MnO-SiO_2-FeO氧化物变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合金与氧化物发生的界面固相反应造成合金内Mn、Si元素的损耗,靠近界面处合金内会形成大量MnO-SiO_2颗粒,而氧化物中由于FeO成分的分解,产生了单质Fe颗粒,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MnO和FeO含量分别呈上升和下降的趋势。
[Abstract]: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of Fe-Mn-Si alloy with MnO-SiO_2-FeO oxide during 1473K heat treatment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high temperature confocal laser microscope and high temperature induction furnace by diffusion couple method. The change of equilibrium composition between alloy and oxide during solidifica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to control the denaturation of MnO-SiO_2-FeO oxide is revealed. During the heat treatment,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between the alloy and the oxide causes the loss of Mn-Si element in the alloy. Near the interface, a large number of MnO-SiO_2 particles will be formed in the alloy. However, due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FeO component in the oxide, the pure Fe particles will be produ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heat treatment time, the contents of MNO and FeO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604201~~
【分类号】:TF704.1;TG1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进华,忻新泉,戴安邦,张毓昌,黄建平;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ⅩⅩⅤ)——草酸高铁与路易氏间碱的固相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11期

2 吴仁顿,张瑞峰;腐-尿固相反应及腐尿型复混肥有效成分研究[J];磷肥与复肥;2002年05期

3 金涌,亓平言;磁场控制下的流-固相反应装置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1985年05期

4 刘文,吴自勤;金属多层膜间固相反应非晶化的机理[J];物理;1989年05期

5 顾乐民;;固相反应中扩散动力学方程的新探讨[J];化学学报;1991年02期

6 郑丽敏;忻新泉;梅毓华;;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ⅩⅩⅩⅨ.四氰合镍酸钾与固体有机酸在室温下的固相反应[J];化学学报;1991年12期

7 杨水金,胡希定,张克立,孙聚堂,秦子斌;三氧化钨与二氯化钙的固相反应机理[J];无机化学学报;1993年04期

8 邵阳;周益明;陈煜;季益刚;俞燕青;戴跃华;陆天虹;沈涛;;低热固相反应合成β-磷酸三钙[J];精细化工;2006年02期

9 高建杰;汤文明;吴玉程;郑治祥;;Si_3N_4/Fe,Si_3N_4/Fe_3Al界面的固相反应(英文)[J];硅酸盐学报;2009年05期

10 赵翰华,高逢君,史保川;固相反应合成铜钨硫原子簇化合物[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凤霞;罗文辉;唐新峰;;固相反应制备高锰硅热电化合物及其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周妍;胡锴;程功臻;;流变相反应机理的NMR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黄映恒;黄小佳;廖森;童张法;;两步法固相反应合成纳米晶磷酸锌锂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4 马望京;杨美红;高建华;王世飞;;室温固相反应制备草酸银纳米粉末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李斌太;陈大明;杜林虎;周洋;华文君;;凝胶固相反应合成法粉体制备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马望京;杨美红;高建华;王世飞;;室温固相反应制备草酸银纳米粉末的研究[A];2006中国科协年会——数字成像技术及影像材料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闫柏军;张家芸;刘建华;;粉末固相反应合成LaCoO_(3-δ)动力学的等温热重实验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8 冷永刚;姜洪义;张联盟;;Mg_2Si_(1-x)Ge_x热电化合物的固相反应合成[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秦晓英;王莉;熊伟;;纳米晶Mg_2Si块体的固相反应制备、热稳定性及性能[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樊传刚;黄显怀;檀杰;李栋才;刘卫;陈初升;;SrCo_(0.8)Fe_(0.2)O_(3-δ)的制备及氧渗透性能表征[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鑫;孔隙度对固相反应合成的影响[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成松;1473 K热处理过程夹杂物与钢基体界面固相反应机理[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唐新村;低热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嵌锂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3 薛燕峰;SiO_2-ZrO_2系统的常压固相反应和高压高温反应[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陈秀华;TiC/Si固相反应制备Ti3SiC2/SiC复合材料的反应路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璇;IGZO粉末固相反应合成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宫颂;磷酸盐系材料的制备及过程机理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5年

3 贺茂;强化固相反应合成LiNi_(0.5)Mn_(1.5)O_4超微粉末的工艺及电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4 蒋呈奎;几种低热固相反应的反应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罗文;超微气流粉碎作用下的低热固相反应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6 汤志鸣;SiC/Ti-Al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曹菊芳;SiC/Fe-Al金属间化合物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赵学法;SiC/Ni-Al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9 赵艳民;高性能铝酸镧粉体制备[D];大连交通大学;2009年

10 高建杰;Si_3N_4/Ni(Fe)及其Al系金属间化物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3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603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