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孔隙率金属材料微尺度辐射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多孔材料 切入点:微结构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微结构因能够激发光子隧道、表面等离子基元、磁极化、微腔谐振等一系列的微尺度辐射效应,在光谱辐射调控、红外探测、能量转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微尺度辐射现已成为热辐射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表面微结构的微尺度辐射特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关于空间微结构的研究较少。高孔隙率金属材料涉及光谱选择性、多体散射性,具有复杂的空间微结构,其微尺度辐射特性较为复杂,因此,对其微尺度辐射传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高孔隙率金属材料的微尺度辐射特性,目的是通过空间微结构实现光谱调控。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建立了银立方体元胞结构模型,基于电磁散射理论,研究元胞结构在可见光波段的微尺度辐射特性。分析了元胞结构的空间电场和坡印廷矢量分布,认为当电场、坡印廷矢量与元胞肋筋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时,元胞结构表现出较强的吸收特性。考察了结构的变化对立方体元胞辐射特性的影响,发现方腔结构的衰减特性最强。开展了立方体层状结构可见光波段辐射特性研究。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了误差收敛测试方法。分析了立方体单元胞结构、单层立方体多孔结构和无限大平板结构吸收特性的关系,发现单层立方体多孔结构可有效改变光谱辐射特性,其辐射能力不是单元胞结构的线性相加。考虑了孔隙率、倾斜角对单层立方体多孔结构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率和倾斜角对吸收特性都有较大影响,不同的孔隙率下,单层立方体多孔结构出现明显的强、中、弱三个区域,而倾斜角对吸收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分析了多层立方体多孔结构的吸收特性和空间坡印廷矢量分布,发现多层结构在0.457μm产生吸收强化现象,三层结构对0.35~0.55μm波段的可见光具有选择透过性。建立了球形空心铝元胞结构和单层球形空心铝结构模型,研究五种孔隙率下的单元胞结构红外波段的辐射衰减特性,发现该种结构在红外波段具有很强的散射能力,而吸收能力几乎为零。比较了单层球形空心铝结构Drude模型与n,k模型吸收能力的变化,发现两种模型得到的吸收率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在吸收能力的数值上,大小会有所差别。考察了Si基、SiO2基和表面覆盖单层石墨烯对单层球形空心铝结构吸收能力的影响,发现Si基结构在1~6μm波段有一定的强化吸收作用,当在球形空心铝结构表面覆盖一层石墨烯时,并未发现石墨烯强化吸收的效果。
[Abstract]:Micro structure due to excitation photon tunneling, surface plasmon, magnetic polarization, micro cavity and a series of micro scale infrared radiation effect, radiation control, in the spectrum,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so on. The micro scale radi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thermal radiation. Th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scale in China foreign scholars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of the extensive and in-depth research, and Research on the micro structure of the space less. High porosity metal materials involving spectral selectivity, multiple scattering, with complex space micro structure, the micro scal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is complex, therefore, the study on microscale radiative transfer is important meaning.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the micro scale of high porosity metal materials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purpose is through space micro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main content and spectral regulation. The conclusion includes: establish the silver cube cell structure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an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llular structure in micro scale visible light band. Analysis of the cellular structure of the space electric field and Poynting vector distribution, that when the electric field, the Poynting vector and cellular rib produce strong interaction. Cellular structures exhibit strong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be cell, found the strongest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vity structure. Th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be layered structure of visible light ban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calculation, put forward the error convergence test method. Analysis of the cubic unit cell struc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gle cube, porous structure and infinite plate structure, found that the single cube porous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alter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radiation, the radiation can not force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unit cell 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porosity, influence of inclined angle on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layer cube porous structur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osity and the inclined angle 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orosity, single cube porous structure appeared strong, weak, three regions, and showed no inclination the obvious regularity of absorption. The effects of absorption Poynting vector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layer cube porous structure, multilayer structure has found the absorption enhancement phenomenon in 0.457 mu m, permselectivity with three layers of visible light on 0.35~0.55 m wavelength. A spherical hollow aluminum cellular structure and single spherical hollow aluminum structure model,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radiation unit cell structure of five kinds of porosity under the attenuation, found the structure has a strong ability of scattering and absorbing in the infrared band. The collection ability is almost zero. Compared with single-layer spherical hollow aluminum structure Drude model and N K model, change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discover trends absorption rate of two kinds of models are consistent, in the numerical absorption capacity, the size will be different. The effects of Si based, SiO2 based and effect of surface coverage graphene monolayer of spherical hollow structure of aluminum absorption capacity, found that the structure of Si based enhancement absorption function in 1~6 M band, when covered with a layer of graphene in the hollow spherical structure of aluminum surface, did not find the absorption enhancement effect of graphene.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G14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立孟;Michael Pecht;位松;耿燕飞;姚宗湘;;焊点高度对微尺度焊点力学行为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3年08期
2 何琼;赵黛青;汪小憨;蒋利桥;杨卫斌;;喷管内传递特性对微尺度扩散火焰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3 刘冬,彭晓峰,王补宣;微尺度沸腾的团聚过程分析与压力扰动模型[J];航空动力学报;2000年01期
4 陈俊杰;王谦;;微尺度催化燃烧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08年11期
5 杨闯;;浅谈液体的微尺度润湿规律[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24期
6 唐祯安,王立鼎;关于微尺度理论[J];光学精密工程;2001年06期
7 任明星;李邦盛;杨闯;傅恒志;;微尺度型腔内液态金属流动规律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8 王少华;朱荻;;微尺度线电极电解加工[J];航空学报;2009年09期
9 尹立孟;姚宗湘;林捷翔;窦鑫;;不同体积无铅微尺度焊点的蠕变力学性能[J];焊接学报;2014年06期
10 王斐;岳湘安;庞宏伟;王雯靓;;低渗透储层中氮气的微尺度流动及其对渗流的影响[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喜德;;微尺度实验力学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2 魏悦广;;微尺度力学与有限元方法[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杨燕;李喜德;;基于光学探针平台的微尺度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黄正兴;唐祯安;张红霞;沈玉秀;王庭峰;;微尺度热传导现象及其研究状况[A];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振环;;微尺度下材料的损伤机制及模型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6 冯蕾蕾;高原文;;考虑界面热阻效应的夹杂复合材料的微尺度热传导[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福元;张杰;王岩峰;行飞;;海面局部图像微尺度波谱计算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尤学一;郑湘君;李丹;;微尺度间距平行平板间的流动稳定性问题[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9 骆广生;陈桂光;徐建鸿;汪家鼎;;微尺度混合—颗粒材料制备的新技术[A];2003年中国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舒思齐;魏悦广;;智能微尺度力学的研究[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刘爱华;成才沃土如何形成[N];光明日报;2014年
2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将成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3 通讯员 蒋家平;微尺度国家实验室何以成为“创新熔炉”[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薛冬、齐芳 通讯员 胡胜友;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建进入实质阶段[N];光明日报;2003年
5 陈敬农 通讯员 胡胜友;中科大打造微尺度物质科学实验室[N];科技日报;2004年
6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胡胜友、王晓平;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N];光明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杨晨光;中科大交叉培养少年班大学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 薛涛 张保宏 孟家光;了解成型针织浸渗法高孔隙率材料[N];中国纺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飞飞;基于晶格玻尔兹曼方法的微尺度流动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付婷;金属表面微/纳结构设计制造及传质传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温雪龙;微尺度磨削机理及相关基础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曹孟菁;磁性流体微尺度流动规律实验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沈超群;表面特性对微尺度冷凝的影响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6 张金峰;微尺度铣削加工机理与若干工艺技术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7 宋睿;基于微尺度重建模型的岩石热—流—固耦合细观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8 余晓美;非线性对流扩散系统和微尺度流动的介观数值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先锋;微尺度流动及强化混合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尹莉;微尺度下结构的静动力学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可可;微尺度量热仪的研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成忠海;微尺度铣磨复合加工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关经纬;微热板中微尺度气体传热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崔万新;微尺度热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韩怡f ;静止流场环境中微尺度物体的输运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刘艳艳;微尺度及宏尺度流场的数值研究及结构改进[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丁维;微尺度磨削加工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侯永发;微尺度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及层板发汗单元温度场的计算[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彭程;微尺度气体流动的离散速度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10 冯萍;基于分子运动模拟的二维微尺度流动数值计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7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63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