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ZL109铝合金微弧氧化耐磨陶瓷层的工艺优化

发布时间:2018-03-28 14:33

  本文选题:ZL铝合金 切入点:微弧氧化 出处:《材料热处理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采用控制变量、正交试验法,通过测定膜层厚度、截面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截面形貌及摩擦磨损试验、膜层表面XRD的分析对制备ZL109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电解液组成及电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了制备ZL109铝合金微弧氧化耐磨陶瓷层的一组优化后的工艺方案,电解液配方为:8 g/L硅酸钠、2.5 g/L氢氧化钾、5 g/L钨酸钠、2 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电参数为:正向电压400 V、负向电压120 V、占空比20%、频率500 Hz。所生成的膜层厚度为76μm,表面粗糙度为2.2872μm;摩擦磨损试验中,磨损状态稳定,磨损量在30 h后稳定在1 mg左右。
[Abstract]:The thickness of film, microhardness, surface roughness, surface morphology, cross-section morphology and friction and wear test were measur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of ZL109 aluminum alloy micro-arc oxidation ceramic layer were optimized by XRD analysis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lm, and a group of optimized process schem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ZL109 aluminum alloy micro-arc oxidation wear-resistant ceramic layer were obtained. The electrolyte formula is: 1: 8 g / L sodium silicate 2.5 g / L potassium hydroxide 5 g / L sodium tungstate 2 g / L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The electrical parameters are: forward voltage 400V, negative voltage 120V, duty cycle 20, frequency 500Hz.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is 76 渭 m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is 2.2872 渭 m. In the friction and wear test, the wear state is stable, and the wear rate is about 1 mg after 30 hours.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基金】: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5-329-225-230)
【分类号】:TG174.4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树萍;钛合金微弧氧化对其性能的影响[J];钛工业进展;2001年06期

2 赵树萍 ,吕双坤;在工业中采用钛合金的微弧氧化[J];钛工业进展;2003年01期

3 解念锁;武立志;;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J];热加工工艺;2011年12期

4 赵树萍;钛合金微弧氧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及微弧氧化镀层的特殊性能[J];国外金属热处理;2002年05期

5 赵树萍;微弧氧化耐腐蚀涂层[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4年01期

6 李建中,邵忠财,田彦文,翟玉春,郝清伟;不同含磷电解液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4年04期

7 刘全心,蔡启舟,王立世,魏伯康;微弧氧化中火花形态的变化规律[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5年05期

8 贺永胜,赵志龙,刘一洋,刘林;铝合金微弧氧化热力学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电镀与环保;2005年06期

9 李鹤岐;赵介勇;李春旭;刘纪周;陈克选;;大功率微弧氧化电源的研制——主电路的设计[J];电焊机;2005年11期

10 蒋百灵,徐胜,时惠英,李钧明;电参数对钛合金微弧氧化生物活性陶瓷层钙磷成分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来永春;杜建成;施修龄;华m:;丁晓纪;;等离子体在微弧氧化中的作用[A];'2001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憨勇;徐可为;;钛合金微弧氧化(碳氮化)的生物医用改性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3 王琳;任力;王迎军;;微弧氧化纯钛金属表面的细胞外基质化修饰[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宋希剑;;微弧氧化及其在高硅铸铝和高含铜硬铝零部件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严川伟;杜克勤;段红平;刘津义;王福会;;镁合金的微弧氧化及腐蚀防护[A];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蒋百灵;杨巍;苏阳;;微弧氧化与磁控溅射的工程应用[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朱e,

本文编号:1676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676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