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冲击强化不锈钢及焊接件力学性能与组织细化研究
本文选题:激光冲击强化 切入点:不锈钢 出处:《江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激光冲击强化是一种高效的表面强化技术,具有高能量、超高压、超快速和超高应变率的特性,激光冲击使金属材料表层获得较高的位错密度,从而改善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状态,获得一定深度的压应力层,提高材料的结构疲劳特性、耐磨性以及应力腐蚀性能。激光冲击后金属及合金材料表面的性能改善主要取决于表层金属微观组织的演变,本文开展的激光冲击不锈钢及焊接件力学性能与组织细化方面的研究,为激光冲击不锈钢及其焊接件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不同次数单点激光冲击在不锈钢表面诱导的残余应力以及表面微观组织的联系研究、不同能量大面积激光冲击不锈钢的表面粗糙度与微观组织演变的进一步研究、激光冲击不锈钢焊接件应力与应变有限元分析研究、激光冲击不锈钢焊缝区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通过四个方面的深入研究获得了以下结论与成果:(1)研究了不同次数单点激光冲击不锈钢表面残余应力以及表面微观组织之间的联系,同时探索了一种由单点到多点大面积激光冲击获得均匀表面残余应力的方法:三次单点激光冲击后,光斑中心处的残余压应力值以及其影响深度达到了一个峰值,残余压应力值基本保持不变,残余压应力的影响深度也达到了一个饱和值。随着激光冲击次数从一次增加到三次,原始粗晶分别被孪晶薄片,亚微米菱形缠结与三角状缠结分割开来,从而得到细化晶粒。大面积激光冲击光斑搭接率为50%时,单个光斑内大多数的区域被冲击次数至少为3次,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试样上表面区域出现了大量的亚微米三角状缠结,微观组织细化更均匀。冲击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微观硬度以及弹性模量大幅提升,并且在激光冲击延伸影响区域也趋于均匀。(2)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能量大面积激光冲击对不锈钢的表面粗糙度与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同时对激光冲击与未冲击试样进行了电子背散射(EBSD)分析并提出了四个方向机械孪晶交叉的晶粒细化机制:大面积激光冲击增加了原始试样的表面粗糙度,与3 J激光能量冲击相比,采用6 J激光能量冲击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光滑的表面,主要原因是6 J激光能量相对应地可以获得更大的有效变形区域。与原始试样中60°取向角峰值9%的比例相比,3 J激光能量冲击后取向角峰值比例为46%,6 J激光能量冲击后取向角峰值比例为40%,大量的~60°111形变孪晶出现在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激光冲击强化层。这些现象表明大面积激光冲击可以通过孪晶分割来细化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表层的原始粗晶。伴随着机械孪晶的出现,激光冲击波诱导的塑性变形同样导致了ε马氏体的转变。激光冲击波诱导的塑性变形层中第四个方向的机械孪晶交叉第一次被发现,激光冲击波机械效应下的基于四个方向机械孪晶交叉的晶粒细化机制被提出。(3)开展了激光冲击强化不锈钢焊接件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研究激光冲击对不锈钢焊接件表层的残余应力以及应变的影响,为激光冲击不锈钢焊接件的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脉冲能量越高,激光冲击后焊接区、热影响区以及基体区残余压应力值都有所增加,而残余压应力增加幅度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加反而有所降低;焊接件表面残余压应力层厚度以及试样截面中间部分的残余拉应力值也有所增加,同样其增加幅度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加却有所降低。脉冲能量越高,焊接件表面应变峰值越高。60 ns后,激光诱导的冲击波衰减消失,焊接件表面应变也随之减弱,三种脉冲能量冲击诱导的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激光冲击不锈钢焊接件焊缝区域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的研究,为激光冲击不锈钢焊接件获得均匀微观组织细化层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大面积激光冲击强化后,焊缝及基材表层区域的原始粗晶被细化,焊接金属与基材金属之间的交互结晶现象显著提升。大面积激光冲击诱导不锈钢焊接件焊缝区域表层微观组织细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位错运动导致的亚晶界将原始晶粒分割成细化晶粒。大面积激光冲击强化后焊接区域表层晶粒内部产生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亚晶界,随着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亚晶界的不断生成,晶粒内部被两个方向的亚晶界逐渐分割开,在后续的激光冲击波作用下继续发生动态再结晶的过程,原始柱状晶最终演变成等轴细化晶粒。
[Abstract]:Laser shock peening is a kind of efficient surface hardening technology .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nergy , ultra - high pressure , ultra - fast and ultra - high strain rate . The effects of large area laser shock on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stainless steel have been studied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G665;TG4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青来;陈骏;冯甜甜;姜银方;韩伟东;任旭东;;激光冲击冷轧钼带的微观结构和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2年05期
2 张永康;余承业;;激光冲击提高航空材料的疲劳寿命概述[J];电加工;1993年05期
3 ;激光冲击处理的新活力[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6年12期
4 范静怡;激光冲击处理[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7年04期
5 肖爱民,杨继昌,张永康;激光冲击强化原理及应用概述[J];电加工与模具;2000年06期
6 全宏声;激光冲击强化提高构件疲劳强度[J];材料工程;2001年12期
7 谢颂京;张伟;;激光冲击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10期
8 马壮;李应红;张永康;任旭东;张凌峰;;激光冲击处理对304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3期
9 罗新民;马辉;张静文;张永康;;激光冲击中的“应变屏蔽”和“约束击穿”[J];材料导报;2010年05期
10 罗新民;苑春智;任旭东;陈康敏;张永康;;激光冲击超高应变率对钛板形变微结构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先前;宋宏伟;魏延鹏;王曦;黄晨光;段祝平;;激光冲击强化诱导的冲击波压力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阮亮;张文武;焦俊科;;激光冲击强化研究现状与发展[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3 邹世坤;吴树辉;曹子文;费群星;;激光冲击处理焊接区在核反应堆上的应用[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邹世坤;曹子文;;钛合金整体叶盘的激光冲击强化[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汪诚;李应红;马壮;赵双成;周鑫;;航空部件激光冲击强化系统与工艺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任旭东;张永康;周建忠;李国杰;;激光冲击提高钛合金机械性能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任旭东;张永康;冯爱新;张西良;;激光冲击中残余应力对链篦机零件裂纹的影响[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胡永祥;姚振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激光冲击加工可靠建模方法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9 罗龙锦;任志强;张宗林;;激光冲击强化与喷丸提高不锈钢疲劳性能对比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聂祥樊;臧顺来;何卫锋;;激光冲击“残余应力洞”敏感性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张梅;首条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落户航空基地[N];陕西日报;2008年
2 张梅;中国首条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在西安落户[N];陕西科技报;2008年
3 陈军;我国激光冲击强化应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邹世坤;激光冲击强化:新一代抗疲劳表面强化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金忠;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塑性变形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苏孺;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的金属材料受限形变行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江涛;铝合金及其焊接件激光冲击强化抗环境损伤工艺与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4 李康妹;基于激光冲击效应的微坑加工方法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郑超;激光冲击微成形工艺数值模拟及其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胡永祥;激光冲击处理工艺过程数值建模与冲击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罗开玉;激光冲击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及微观强化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8 车志刚;微尺度激光冲击强化金属靶材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丁华;金属板料激光冲击变形机理及铝板校形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葛茂忠;AZ31B变形镁合金及其焊接件激光冲击处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开婷;激光冲击微细塑性成形工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2 黄婉婉;稠油热采智能转换接头设计及抗腐蚀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李振;基于激光冲击的钛合金小孔构件残余应力分布及疲劳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宣婷;激光冲击表面微造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邵伟;激光冲击强化对AZ80镁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腐蚀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6年
6 徐士东;GH2036合金激光冲击晶粒细化及耐腐蚀性能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鲍士喜;耐热马氏体不锈钢ЭП866激光冲击强化组织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邢佳;镁合金激光冲击植入纳米SiC颗粒工艺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王长雨;压铸镁合金双面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应力和拉伸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杜金星;基于激光冲击强化的挤压模具延寿方法及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0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69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