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合金元素在镁合金中扩散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2 14:28

  本文选题:镁合金 + 扩散 ; 参考:《重庆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由于轻量化和节能的要求,镁合金在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镁合金的凝固、热处理和沉淀析出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扩散息息相关,另外扩散对镁合金的其他宏观性能也起重要的作用,如塑性变形、铸造性能、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因此,需要准确的扩散数据来指导镁合金的加工制备过程。然而,由于镁合金表面易腐蚀和易氧化,导致镁合金的扩散偶制备难度特别大,因此,镁合金扩散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利用扩散偶的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表征手段,系统的研究了合金元素在镁合金中的扩散行为和金属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主要结果如下:利用固/固和固/液扩散偶方法研究Mg-40Al与Mg-X(X=20Ca、20Ce、20La、30Nd、30Y)镁中间合金组成的扩散偶在350-400°C和475-525°C之间的合金元素的扩散行为和界面处Al-X(X=Ca、Ce、La、Nd、Y)金属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在固/固和固/液扩散偶的界面处都有明显的扩散层生成。在固/固扩散偶中原始界面将扩散层分成两层,靠近Mg-40Al基体的反应层为贫铝层,靠近Mg-X(X=20Ca、20Ce、20La、30Nd、30Y)基体为金属化合物层,但是在固/液扩散偶中,扩散层组织均匀,没有分层现象。在固/固和固/液扩散过程中,Al均为主要的扩散元素,Al越过原始界面扩散到Mg-X(X=20Ca、20Ce、20La、30Nd、30Y)基体中,并分别与Ca、Ce、La、Nd、Y反应,生成Al-X(X=Ca、Ce、La、Nd、Y)的金属化合物,而Ca、Ce、La、Nd和Y均未越过原始界面向Mg-40Al基体扩散。在固/固扩散偶中,利用Miedema模型计算发现在Mg-Al-X(X=Ca、Ce、La、Nd、Y)三元体系中的Al-X(X=Ca、Ce、La、Nd、Y)二元金属化合物的生成焓最低。在固/液扩散偶中,利用修正的准化学模型(MQM)模型计算了Mg-Al-X(X=Ca、Ce、La、Nd、Y)三元体系中二元金属化合物的吉布斯自由能,结果表明,Al-Ca、Al-Nd、Al_4X(X=Ce、La、Y)、Al_(11)X_3(X=Ce、La、Y)、Al_3X(X=Ce、La、Y)和Al_2X(X=Ce、La、Y)金属化合物的吉布斯自由能比其他二元金属化合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低。在固/固和固/液扩散过程中,扩散层的生长均符合抛物线生长规律。在固/固扩散偶中,扩散层厚度规律为:d_Yd_(Nd)d_(Ce)d_(La)d_(Ca),Al元素在各扩散偶的扩散层中的扩散系数大小规律为:D_(Nd)~(Int,Total)D_Y~(Int,Total)D_(Ce)~(Int,Total)D_(La)~(Int,Total)D_(Ca)~(Int,Total)。在固/液扩散偶中,扩散层厚度规律为:d Yd Ndd_(Ce)d_(La)d_(Ca)。Al在各扩散偶的扩散层中互扩散系数的数量级为10-10-10-11,且大小规律为:D_Y~(Int)D_(Nd)~(Int)D_(Ce)~(Int)D_(La)~(Int)D_(Ca)~(Int)。研究了原子尺寸效应对合金元素在镁合金扩散行为的影响。在Mg-40Al镁中间合金与合金元素的原子半径不同的镁中间合金Mg-20X(X=Cu、Y、Nd、Ce、La、Gd、Ca、Sr)组成的扩散偶中,当rCur Al时,在(Mg-40Al)/(Mg-20Cu)扩散偶中,Mg-20Cu基体侧形成了明显的贫铜层,在整个扩散过程中,Cu元素占主导作用;当r_(Al)r_Yr_(Nd)r_(Ce)r_(La)r_(Gd)r_(Ca)r_(Sr)时,在(Mg-40Al)/(Mg-20X(X=Y、Nd、Ce、La、Gd、Ca、Sr))扩散偶的扩散过程中,Al元素占主导地位,Mg-40Al基体中的Al元素向Mg-20X(X=Y、Nd、Ce、La、Gd、Ca、Sr)基体扩散,导致贫铝层的形成,随着镁中间合金的合金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加,扩散层的厚度逐渐减少:d_Yd_(Nd)d_(Ce)d_(La)d_(Gd)d_(Ca)d_(Sr),且扩散层的生长常数与镁中间合金的合金元素的原子半径满足lnk=A+exp(B-Cr)(k为生长常数,A、B和C为常数)关系,扩散层生长的激活能分布在y=2.509x-394.989直线的两侧,且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利用扩散偶的方法研究了杂质元素Fe和Cu在镁中的扩散行为,进一步的揭示镁熔体中Mn元素的除铁机制,获得了较为全面的Cu在Mg中的扩散数据。在镁熔体中,Mn元素的添加对Fe在镁熔体中扩散行为以及扩散偶界面组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Mn含量的增加,扩散偶界面处的扩散层厚度增加,Fe在镁熔体中的扩散系数减少,界面处的扩散层有效的阻碍了Fe原子向镁熔体中扩散。针对上述机理,利用45#钢坩埚熔炼Mg的过程中向添加2wt.%Mn元素,发现Mn元素的添加能有效的降低Mg熔体中的Fe含量;利用ZGMn13坩埚熔炼Mg的过程中,ZGMn13坩埚中的Mn元素向镁熔体中扩散并析出形成薄的过渡层,阻碍ZGMn13坩埚中的Fe元素向Mg熔体中扩散,有效降低镁熔体中的Fe含量。在400-460°C下,Mg/Cu扩散偶中发现有Mg Cu2和Mg2Cu两种金属化合物形成,而且扩散层的生长满足抛物线规律。利用Heumann-Matano方法计算了Mg Cu2和Mg2Cu金属化合物的平均互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和指前因子。利用Hall方法计算了Cu在Mg中(~(Mg)D_(Cu)* )和Mg在Cu(~(Cu)D_(Mg)* )中的杂质扩散系数,以及扩散激活能和指前因子。
[Abstract]: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Mg - 40Al and Mg - X ( X = 20Ca , 20Ce , 20La , 30Nd , 30Y ) metal compounds has been studied by SEM , EDS and XRD . The Gibbs free energy of binary metal compounds in the ternary system of Mg - Al - X ( X = Ca , Ce , La , Nd , Y ) has been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quasi chemical model ( MQM ) .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 - Ca , Al - Nd , Al _ 4X ( X = Ce , La , Y ) , Al _ ( 11 ) X _ 3 ( X = Ce , La , Y ) , Al _ 3X ( X = Ce , La , The Gibbs free energy of Al _ 2X ( X = Ce , La , Y ) metal compounds is lower than the Gibbs free energy of other binary metal compounds . In the solid / solid diffusion process , the diffusion layer is grown in a parabolic growth pattern . In the solid / solid diffusion couple , the diffusion layer thickness law is : d _ Yd _ ( Nd ) d _ ( Ce ) d _ ( La ) d _ ( Ca ) ,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Al element in the diffusion layer of each diffusion couple is : D _ ( Nd ) ~ ( Int , Total ) D _ Y ~ ( Int , Total ) D _ ( Ce ) ~ ( Int , Total ) D _ ( La ) ~ ( Int , Total ) D _ ( Ca ) ~ ( Int , Total ) . In the diffusion process of Mg - 40Al / ( Mg - 20X ( X = Y , Nd , Ce , La , Ce , La , Gd , Ca , Sr ) , the thickness of Mg - 40Al / ( Mg - 20X ( X = Y , Nd , Ce , La , Ce , La , Gd , Ca , Sr ) has been studied .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Fe and Cu in Mg melt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iffusion coupling .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4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防油扩散层在“航空薄壁庍油箱”中的应用[J];特种橡胶制品;1970年04期

2 张仁岐;;电子探针测量超导带材扩散层厚度和成份的方法[J];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75年Z1期

3 T.Karpinski;T.Wierzchon;J.Bogacki;;辉光放电形成钛扩散层的展望[J];国外化学热处理;1980年02期

4 魏元露;唐浩林;潘牧;;炭黑及聚四氟乙烯对气体扩散层性能的影响[J];电池工业;2011年05期

5 于家斗;;关于反应扩散速度的计算(三)(续完)[J];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80年06期

6 Е.В.ВАСИЛЬЕВА;齐立礼;;铌合金氮化扩散层的组织、相成份及硬度[J];国外化学热处理;1983年02期

7 关普元;铝-铝锂合金扩散层的互扩散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S2期

8 王者昌,梁亚南,斯重遥;钛与镍固态下焊接[J];稀有金属;1992年05期

9 高妍;王素力;侯宏英;赵亮;;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扩散层比较研究(英文)[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А.П.ГУЛЯЕВ;В.И.КОНОВАЛЬЦЕВ;В.В.НИКИТИН;罗健保;;在氮化过程中扩散层性能的形成特性[J];国外金属热处理;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伟;汪树军;刘红研;王文波;王振新;;燃料电池电极扩散层碳纸性能评价[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伟;汪树军;刘红研;王文波;王振新;;燃料电池电极扩散层碳纸性能评价[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3 喻波;;基于小角X射线衍射的极紫外多层膜层间扩散评估[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陈涵杰;顾军;于涛;邹志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涂料制备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涵杰;顾军;于涛;邹志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涂料制备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6 范洪涛;高U,

本文编号:1740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740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d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