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DOF机器人在铣削过程中的误差检测与建模研究
本文选题:机器人铣削 + 机器视觉 ; 参考:《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相对于传统的铣削加工,尤其是复杂工件的加工,普通铣削机床已经不能满足高效又精确的要求。由于机器人工作操作空间范围大、灵活性高、姿态多样等优点,近年来,将工业机器人用于加工领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其结构特点造成刚性差的原因,导致机器人加工精度不高,受加工条件影响较大,而目前对机器人加工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非金属材料的快速成型层面,对机器人高精度铣削加工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因此,本文提出在机器视觉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对机器人铣削加工铝合金进行了误差检测及补偿研究,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机器人结构参数、铣削要求和测量要求,确立了铣削系统的整体结构方案和各关节误差测量方案,对摄像机自动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利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提取,实现了对各关节转角误差的测量和铣削结果的位置分析。其次,以TA-1400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D-H方法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对机器人连杆及坐标系之间的变换进行描述,并求解了机器人的正逆解,根据动力学参数,求出了机器人的雅克比矩阵。根据经验公式对机器人铣削力进行求解,并通过建立的牛顿-欧拉方程,建立了机器人末端受力与关节受力的映射关系。再次,设计进行了正交实验和实验数据分析,并根据机器人结构参数,以及各关节挠度和臂杆挠度与末端总挠度的传递关系,建立了机器人误差模型,得到了不同铣削用量与机器人铣削末端位置误差的影响关系。最后,以机器人误差模型为依据,对实际铣削中末端误差进行预先计算,并逆向求解出各关节处的补偿量,对铣削加工进行误差补偿实验,并通过实验验证,达到了机器人铣削末端的位置优化。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lling machining, especially the complex workpiece processing, the common milling machine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operating space, high flexibility and diversity of attitude, industrial robot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due to the poor rigidity caused by i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chining accuracy of the robot is not high, and it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machining condition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robot machining mainly stays at the level of rapid prototyping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 The high precision milling of robot is still in the basic research stage.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machine vision measurement method, the error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robot milling aluminum alloy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robot, Milling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milling system and each joint error measurement scheme is established. The image automatically collected by the camera is processed, and the edge is extracted by using sobel operator. The measurement of angle error of each joint and the position analysis of milling result are realized. Secondly, taking the TA-1400 robo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kinematics equation of the robot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D-H metho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linkage and coordinate system of the robot is described, and the forward and inverse solutions of the robot are solved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parameters. The Jacobian matrix of the robot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formula, the milling force of the robot is solved, and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d force and the joint force of the robot is established by establishing the Newton-Euler equation. Thirdly,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experimental data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robot error model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robot and the transf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flection of each joint and the deflection of the arm rod and the total deflection of the e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milling amount and the end position error of robot milling is obtain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obot error model, the end error of actual milling is calculated in advance, and the compensation amount of each joint is solved in reverse, and the error compensation experiment of milling process is carried out, which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 The position optimization of robot milling end is achieved.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G54;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勇,朱建新;机器人工作空间求解的新方法[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3年04期
2 樊炳辉;曾庆良;;喷射混凝土机器人工作性能仿真[J];金属矿山;2007年02期
3 嵇鹏程;沈惠平;;服务机器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胡准庆,房海蓉,方跃法;机器人精确轨迹控制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5 罗建国;何茂艳;;基于控制理论和电子技术的机器人工作空间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殷子强;张广军;赵慧慧;袁新;吴林;;人机交互式机器人弧焊再制造系统设计[J];焊接学报;2013年01期
7 刘毅;;冲压自动化机器人选型[J];一重技术;2013年01期
8 罗翔,倪受东;机器人捕捉运动目标技术的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彭灿灿;李钰桢;岳海瑞;杨锦辉;朱晓军;薛家祥;;机器人焊接复杂焊缝的仿真[J];电焊机;2014年04期
10 周友行;;多关节凿岩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数值解法[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范守文;徐礼钜;;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的解析法[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殷子强;张广军;袁新;赵慧慧;吴林;;人机交互式机器人弧焊再制造系统设计[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范波涛;闫成新;;喷浆机器人灵巧度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海丹;刘玉鹏;郑志强;;四轮全向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方法[A];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论文集[C];2005年
5 高理富;宋宁;;Puma控制器改造中的控制算法探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徐晓;翟敬梅;谢存禧;;机器人柔性装配单元的设计[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峻;具有力感知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从动机器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管小清;冗余度涂胶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腾飞;笼养蛋鸡健康行为监测机器人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李睿;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的在线测量与控制补偿技术[D];天津大学;2014年
5 赵燕鹏;长骨骨折精准手术机器人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6 黄彪;枇杷剪枝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陈健;面向动态性能的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杜亮;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定位误差参数辨识及补偿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聂华;具柔性脊柱的四足机器人结构优化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韩金华;护士助手机器人总体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为凑;轻工包装机器人专用运动控制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齐龙;基于视觉的6自由度机器人焊接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彭真;典型工况下四自由度高速重载机器人起动特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赵登步;基于机器视觉的SCARA机器人快速定位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江南大学;2015年
5 邱焕能;机器人操作臂控制驱动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权;基于大臂并联的四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与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7 翟美新;基于李群李代数的机器人运动特性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BUI HUU TOAN;智能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高君涛;工业码垛机器人的轨迹优化及结构拓扑优化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姜柏森;一种变几何桁架机器人运动学建模及轨迹规划算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89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78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