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组织TA15钛合金等温拉伸微裂纹扩展规律的有限元建模研究
本文选题:TA钛合金 + 等温拉伸 ; 参考:《塑性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钛合金高温变形过程往往伴随微裂纹的产生与扩展,且其与微观组织形态密切相关,显著影响了钛合金的成形质量和成形极限。为此,利用金相照片建立了基于TA15钛合金真实组织的二维多晶体微观有限元模型,采用微裂纹扩展时间,定量研究了不同组织形态的TA15钛合金等温拉伸过程中的沿晶微裂纹形成与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微裂纹优先形成于三角或四角晶界处,更容易沿α-β相界扩展;等轴组织随着α相体积分数升高,微裂纹更易产生和扩展;网篮组织与魏氏组织中微裂纹易于沿与加载轴垂直取向的片层α相界面扩展,魏氏组织晶界α相为微裂纹扩展提供了路径;三态组织中微裂纹易于沿片层α相界面扩展,但是等轴α相与片层α相的交织使界面形貌复杂,阻碍微裂纹扩展。相同加载条件下,微裂纹扩展的难易顺序为:三态组织、网篮组织、魏氏组织、等轴组织。
[Abstract]:Th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microcracks during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of titanium alloy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icrostructure of titanium alloys, which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forming quality and forming limit of titanium alloys. In this paper, a micro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wo dimensional polycrystals based on the real microstructure of TA15 titanium alloy is established by metallographic photographs, and the microcrack propagation time is adopted. Th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intergranular microcracks in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 of TA15 titanium alloy during isothermal stretching were studie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cracks preferentially form at the triangular or tetragonal grain boundaries and are more easily propagated along the 伪-尾 phase boundaries, and the microcracks are more easily produced and propag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伪 phase volume fraction. The microcracks in the basket and Weiss microstructures are easy to propagate along the 伪 phase interface of the lamellar layer perpendicular to the loading axis, the grain boundary 伪 phase provides the path for the growth of the microcracks, and the microcracks in the three-state structure are easy to propagate along the 伪 phase interface of the lamellar layer. However, the interweaving of equiaxed 伪 phase and lamellar 伪 phase makes the interface morphology complex and hinders the microcrack propagation. Under the same loading conditions, the order of microcrack growth is tri-state, basket, Weichlet and equiaxed.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510699288)
【分类号】:TG146.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姗姗;李宏伟;杨合;;弹粘塑性晶界变形损伤本构模型[J];塑性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2 邵晖;赵永庆;曾卫东;葛鹏;杨义;;α+β钛合金微观组织对强韧性的影响概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07期
3 衣林;陈跃良;徐丽;胡建军;罗浩;;金属材料疲劳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研究[J];飞机设计;2012年02期
4 彭小娜;郭鸿镇;石志峰;姚泽坤;;等温压缩对钛合金TC4-DT组织及断裂韧性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1年20期
5 张旺峰;王玉会;李艳;马济民;;TA15钛合金的相变、组织与拉伸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S1期
6 隋曼龄;王艳波;崔静萍;李白清;;透射电镜原位拉伸研究金属材料形变机制[J];电子显微学报;2010年03期
7 唐泽;杨合;孙志超;李志燕;段桦;;TA15钛合金高温变形微观组织演变分析与数值模拟[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8年04期
8 李兴无,沙爱学,张旺峰,储俊鹏,马济民;TA15合金及其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前景[J];钛工业进展;2003年Z1期
9 洪权,张振祺;Ti-6Al-2Zr-1Mo-1V合金的热变形行为[J];航空材料学报;2001年01期
10 宿彦京,吕宏,王燕斌,褚武扬;Ti吸附Hg后位错发射及微裂纹形核的TEM原位研究[J];金属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艳青;多晶材料高温大变形细观力学行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运森;王茜茜;向伟;谢静;陈雷;刘鑫刚;郭宝峰;;航空用TA15钛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2 张方;王林岐;赵松;;航空钛合金锻造技术的研究进展[J];锻压技术;2017年06期
3 王付胜;王艾伦;陈亚军;周姝;;航空TC4钛合金高温力学性能[J];热加工工艺;2017年10期
4 孟岩;黄栋;冯振勇;张道弛;胡楠;李宏伟;;不同组织TA15钛合金等温拉伸微裂纹扩展规律的有限元建模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5 王克鲁;鲁世强;李鑫;董显娟;;Ti-5.6Al-4.8Sn-2.0Zr-1.0Mo-0.35Si-0.85Nd合金α+β两相区变形行为及工艺参数优化[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年04期
6 刘志成;张利军;薛祥义;;关于先进战斗机结构制造用钛概述[J];航空制造技术;2017年06期
7 丁燕;梁军;邓凯;柏林;戴振东;;损伤容限型钛合金TC4-DT的微动磨损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年03期
8 旷小聪;卜文德;付鹏飞;王西昌;柯黎明;;TA15钛合金电子束焊缝形貌及其组织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7年05期
9 王群;王鲲鹏;王端志;刘彬;康黎;李栋;;激光熔化沉积快速成形TA15钛合金钎焊接头力学性能与组织研究[J];焊接技术;2017年02期
10 马腾;宋晓云;叶文君;惠松骁;;超声冲击处理对TA15钛合金板材焊缝残余应力的影响[J];钛工业进展;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东;双相多晶钛合金微观塑性变形机理与组织演化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敏;赵永庆;曾卫东;;氢处理对TC21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12期
2 徐延海;赵永翔;;LZ50车轴钢疲劳短裂纹萌生的数值模拟[J];应用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刘青;薛祥义;付宝全;王一川;;TC4-DT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9年12期
4 王琦;;TC4钛合金的低温拉伸性能[J];材料工程;2009年03期
5 王新南;朱知寿;童路;周宇;周晓虎;俞汉清;;锻造工艺对TC4-DT和TC21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J];稀有金属快报;2008年07期
6 任淮辉;李旭东;李俊琛;;三维多晶体材料微结构的力学响应计算[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朱景川;王洋;尤逢海;刘勇;来忠红;;TA15钛合金的形变热处理[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S1期
8 李士凯;惠松骁;叶文君;于洋;熊柏青;;冷却速度对TA15 EL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5期
9 范荣辉;朱明;惠松骁;叶文君;于洋;李士凯;;TA15(ELI)钛合金厚板损伤容限性能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7年02期
10 朱知寿;王新南;童路;刘东升;;新型TC21钛合金热处理工艺参数与显微组织演变的关系研究[J];钛工业进展;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劲光;窦楠;;钢板表面微裂纹的原因分析与改进[J];冶金丛刊;2007年05期
2 方敏杰;任会兰;宁建国;;准脆性材料中椭圆形微裂纹的生长与演化[J];材料工程;2013年02期
3 徐春风;黄佩珍;;力、电、热作用下晶内微裂纹的演化[J];工程力学;2013年06期
4 孙庆琨;电学法测量纤维增强塑料的微裂纹[J];玻璃钢;1980年06期
5 李凝芳;;离子交换法显示玻璃表面微裂纹[J];武汉建材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6 钟国辉;倪新华;刘协权;赵磊;孙涛;;含界面微裂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6期
7 高树明;;玻璃瓶罐微裂纹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玻璃与搪瓷;2011年05期
8 ;焊接近缝区微裂纹对压力容器安全与寿命的影响(一)[J];化工与通用机械;1976年06期
9 冯侠,,邢修三;微裂纹取向对金属断裂过程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10 宁建国;任会兰;方敏杰;;基于椭圆形微裂纹演化与汇合的准脆性材料本构模型[J];科学通报;2012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腾;杨卫;;位移载荷下微裂纹期望扩展长度[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冯西桥;余寿文;;包含微裂纹相互作用效应的准细观损伤力学模型[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张海龙;黄佩珍;孙军;;纯铁内部疲劳微裂纹的热扩散愈合过程分析[A];2007轧钢与锻造过程中的裂纹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桂华;;40Cr表面微裂纹控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B卷)[C];2013年
5 刘道森;赵春旺;;单晶硅微裂纹形貌及应变场的纳观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方敏杰;宁建国;任会兰;;考虑微裂纹相互作用的氧化铝陶瓷一维应力本构模型[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陆永浩;张永刚;乔利杰;褚武扬;;片层取向对层状TiAl微裂纹萌生的影响[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王朋波;姚振汉;;含大量微裂纹脆性固体有效模量的数值计算[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朱勋;;小口径薄壁工件微裂纹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协权;倪新华;张淑琴;高克林;;含弧形微裂纹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局部应力场[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何宇明 胡兵;中厚板表面微裂纹成因和预防措施分析[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志嘉;冲击加载下脆性材料中失效波的形成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佰建;脆性微裂纹材料及构件的损伤跨尺度演化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D];东南大学;2015年
3 赵友选;含微裂纹结构的超声非线性检测机理与表征[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任中俊;基于椭圆形微裂纹变形及扩展的岩石混凝土三维细观损伤模型[D];重庆大学;2008年
5 冯西桥;脆性材料的细观损伤理论和损伤结构的安定分析[D];清华大学;1995年
6 曹林卫;基于椭圆形微裂纹变形与扩展的准脆性岩石细观损伤—渗流耦合本构模型[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阳;SiC单晶线锯切片微裂纹损伤深度及翘曲度有限元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2 杜杰锋;铜内连导线中沿晶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3 陈跃欣;饱水环境下致密砂岩的微裂纹损伤行为[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4 何丁妮;力、电诱发表面扩散下内连导线中晶内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陈绒;基于微裂纹扩展的玻璃切割及钢化工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徐海云;非线性激光超声用于早期牙微裂纹诊断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7 边宝龙;力、电作用下晶内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王远鹏;裂面形貌扰动和外载对微裂纹演变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黄鹏;多场作用下晶内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徐春风;力、电、热作用下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2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87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