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铝合金FSW拼焊板塑性变形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1 19:13

  本文选题:铝合金拼焊板 + 力学性能失配 ; 参考:《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年11期


【摘要】: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拼焊板焊缝各区力学性能的差异导致拼焊板成形时严重的不均匀性,降低了拼焊板的成形性能,极大地限制了铝合金拼焊板的应用。以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拼焊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系统研究接头力学性能失配对铝合金拼焊板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对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进行金相检验和硬度测试,根据接头组织及硬度分布特征,将搅拌摩擦焊接头划分为焊核区、热机影响区、热影响区以及母材区4个部分,以此建立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接头变形过程中的约束与协调变形规律进行分析。接头变形时拉伸应力在屈服应力最小的区域最低,在屈服应力较大的区域相应升高,且在接头中存在失配比交界处都会发生突变。从形变能的角度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力学性能失配而导致变形不协调及相互约束,表现在接头拉伸性能上就是屈服强度及屈服位置、抗拉强度、延伸率随接头各区失配比组合的差异。
[Abstract]:The differe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elding seam in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of aluminum alloy leads to serious inhomogeneity in TWF sheet forming, which reduces the formability of TWF sheet and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TWF sheet greatly.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joints on plastic forming properties of 2024 aluminum alloy friction stir welding sheet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experiments an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joint, the friction stir welding join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nuke zone, the heat affected zone and the base metal zone.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join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law of constraint and coordinated deformation during joint deformation is analyzed. When the joint is deformed, the tensile stress is the lowest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yield stress is the smallest, and increases correspondingly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yield stress is larg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formation energy,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mismatch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ich leads to the incoordination of deformation and mutual restraint,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joints, which are the yield strength and the yield position,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The difference of elonga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joint.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5358)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U156420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5T80844)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AWJ-M16-11)
【分类号】:TG45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能;拼焊板的性能试验和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0年09期

2 朱传敏,王锡浩;拼焊技术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5年02期

3 ;蒂森克虏伯公司开发出带卷拼焊新技术[J];鞍钢技术;2006年01期

4 张志勤;何立波;高真凤;;蒂森克虏伯公司拼焊板生产技术与研发概述[J];鞍钢技术;2006年04期

5 张立玲;高峰;张庆;;差厚拼焊板自由弯曲力的计算[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6年04期

6 房灵申;赵明扬;徐志刚;;激光拼焊生产线规划设计及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09期

7 闫志波;王长明;吴会波;;激光拼焊线在汽车上的应用[J];焊接技术;2007年05期

8 闫志波;刘培月;王长铭;;激光拼焊设备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08年11期

9 闫志波;刘培月;王长铭;;激光拼焊生产线的组成及应用[J];应用激光;2008年05期

10 孙东继;林建平;邢丹英;刘瑞同;郭瑞泉;;拼焊板母材性能参数与其板厚匹配关系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房灵申;赵明扬;徐志刚;;激光拼焊生产线规划设计及应用[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余淑荣;樊丁;张建斌;王刚;;铝合金激光剪裁拼焊板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钟如涛;李斌;王玉涛;郑汉城;黄治军;;汽车板激光拼焊系统的研制[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4 王丽娟;王国栋;刘相华;;柱状高能束热源拼焊薄板过程研究[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韩立军;于思彬;谷诤巍;;超高强钢与低合金钢激光拼焊接头性能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房灵申;赵明扬;徐志刚;;我国激光拼焊自动化成套装备发展现状与对策[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康彦亭;万芹英;;大型拼焊阀板变形控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8 张昭;陈金涛;刘亚丽;张洪武;;不同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数值模拟[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9 张昭;刘亚丽;张洪武;;搅拌摩擦焊接中缺陷生成的数值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10 王卫兵;郭晓娟;;搅拌摩擦焊接热分析过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A];第二届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层论坛资料汇编(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李慧;国内首套激光拼焊设备在汉问世[N];湖北日报;2012年

2 苏伟;激光拼焊汽车板的分析和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3 唐诗全 李大东;攀钢冷轧板激光拼焊技术研究通过省级鉴定[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马向东;拼焊板成形性能及其在方盒形件拉深成形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宋燕利;激光拼焊板焊缝建模与冲压成形基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余淑荣;不等厚铝合金薄板激光拼焊及数值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4 徐安莲;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D];重庆大学;2016年

5 张昭;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材料行为及力学响应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艺君;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熔点合金组织与性能相关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7 张忠科;搅拌摩擦焊接过程的多场检测及耦合关键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谢广明;搅拌摩擦焊接镁及铜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李兵;6063铝合金薄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聪;基于FEA拼焊板汽车覆盖件型面优化及成形质量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2 苏丹;拼焊板锥形件成形工艺分析[D];燕山大学;2016年

3 刘梦娇;拼焊板圆锥形件拉深成形规律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朱梅;拼焊板筒形件拉深成形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5 张锟;拼焊板盒形件拉深成形及焊缝移动的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

6 徐利明;差厚拼焊板粘性介质压力成形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薛松;基于数值模拟的差厚拼焊板成形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胡继雪;基于数值模拟的曲线焊缝拼焊板成形研究及优化设计[D];苏州大学;2013年

9 吕安松;拼焊板弯曲成形数值模拟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10 童正国;拼焊板胀形成形不均匀性研究及数值仿真[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75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875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