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设计
本文选题: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 位置分析 ; 参考:《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以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该冗余驱动机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实体样机的设计制作。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点内容:建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三维模型,采用矢量法对该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进行位置正反解推导分析,利用MATLAB工具辅助计算。得出该机构的反解和正解。该机构反解具有唯一性,正解则有多组,通过杆件条件以及位置条件来限制正解的个数。采用螺旋理论的运动/力传递性能指标LTI对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进行参数优化。同时定义了一个无量纲的比值,该比值反应了静平台和动平台半径的比例变化,通过这个比值绘出比值变化图得到静平台和动平台最佳的比例。之后通过约束杆长以及限定好转角的范围,利用搜索法在MATLAB软件中得到该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简单的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三维模型,然后建立适当的坐标模型。通过单一的数值解算例和螺旋线运动轨迹来验证机构的正反解的正确性。将2-UPR-2-RPR冗余驱动并联机构中的零部件导入到ABAQUS中,施加载荷约束等,对关键零部件进行静力分析,最终得到该零部件的刚度和强度符合要求。对2-UPR-2-RPR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机械部分进行设计,根据基本技术参数,确定其总体布局,对伺服电机、滚珠丝杆、轴承、直线导轨等主要标准件进行选型。最终完成了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构样机。本文研究有助于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在搅拌摩擦焊方面的应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2-UPR-2-RPU redundant drive parallel mechanism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dundant drive mechanism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and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entity prototype are carried out.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establish the 3D model of redundant drive parallel mechanism, use vector method to deduce and analyze the position of the redundant drive parallel mechanism, and use MATLAB tool to assist calculation. The inverse solution and positive solution of the mechanism are obtained. The inverse solution of the mechanism is unique, while the positive solution has many groups. The number of positive solutions is limited by the member condition and position condition. The kinematic / force transfer performance index (LTI) of helical theory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2-UPR-2-RPU redundant drive parallel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a dimensionless ratio is defined, which reflects the proportional variation of the radius between the static platform and the moving platform. The optimum ratio between the static platform and the moving platform is obtained by the ratio diagram. Then the workspace of the redundant drive parallel mechanism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search method in MATLAB software by restricting the length of the rod and limiting the range of the good rotation angle. A simple 3D model of redundant drive parallel mechanism is built by using SolidWorks software, and an appropriate coordinate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forward and negative solutions of the mechanism is verified by a single numerical example and spiral trajectory. The components of the 2-UPR-2-RPR redundant drive parallel mechanism are imported into the ABAQUS, and the load constraints a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key parts. Finally, the stiffness and strength of the components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mechanical part of 2-UPR-2-RPR redundant drive parallel mechanism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echnical parameters, the overall layout is determined. The main standard parts such as servo motor, ball wire rod, bearing, linear guide rail and so on are selected. Finally, the prototype of 2-UPR-2-RPU redundant drive parallel mechanism is finish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redundant parallel mechanism in friction stir welding.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H112;TG4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礼;;约束力/矩对一种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刚度及弹性变形的影响[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2 梁辉;陈五一;;提高并联机构刚度的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1年09期
3 陈循介;目前世界对并联机构新机床研究开发情况[J];磨床与磨削;2000年02期
4 刘志华;唐晓强;邵珠峰;王立平;;6自由度索并联机构的振动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5 谢俊;张晓庆;王成军;;基于三平移并联机构的茶叶筛分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10期
6 高峰,黄玉美,彭中波,樊泽明;混联式机床的并联机构刚度解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年06期
7 郑相周,宾鸿赞,罗友高;基于并联机构的大洋采矿补偿平台构型设计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8期
8 石晓宇;;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研究综述[J];煤矿机械;2011年10期
9 陈哲正;;并联机构在磁流变抛光装置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08年09期
10 朱帅帅;沈惠平;王振;李云峰;马正华;;4-3型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位置正逆解分析[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军辉;黄玉美;高峰;;抓取机器人的并联机构刚度解析[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杨东超;杨向东;刘莉;陈恳;;并联机构的可驱动性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义凤;姚郁;;六自由度并联机构驱动速度性能优化设计[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孟飞;;极限边界搜索实现的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范彩霞;刘宏昭;;双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构型综合[A];第9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CCAMMS 2011)暨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董培涛;吴学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治志;罗玉峰;石志新;杨廷力;;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序单开链法[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荣辉;丁洪生;张同庄;;一种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震动力平衡[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昕;李泽湘;;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分析与应用[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宋方臻;宋波;;平面并联机构与磁悬浮控制电主轴耦合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秉毅;闭环和并联机构拓扑胚图理论与应用[D];燕山大学;2015年
2 邵杰杰;浸没流场缝隙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丁建;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精度分析及其综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徐东涛;基于动力学分析的改进型Delta并联机构运动可靠性建模技术[D];东北大学;2015年
5 纪志飞;3-SPS张拉整体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与运动性能分析及能量采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曹文熬;空间多环耦合机构数字化构型综合理论[D];燕山大学;2014年
7 叶伟;一类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汪从哲;多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张秀礼;一类含复合驱动及约束分支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10 张普;面向操作顺应性的锻造模拟器设计与评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世培;并联机构的人机交互式装配实现及运动性能自动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2 何勇;面向车载设备的多维激振平台系统研制[D];燕山大学;2015年
3 郭萌萌;重力作用下被动过约束并联机构受力与虚拟仿真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4 卢芹芹;三维平移并联机构型综合与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5 苏永林;基于解耦并联机构的推拿机器人设计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杨超;直线驱动的球面并联机构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宫玉凤;一种一转四移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8 周莎莎;少自由度过约束并联机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9 吴静;被动铰为球铰的二自由度平移并联机构的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果金龙;C形龙门架并联铣床刚度与动态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6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94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