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基于扫描式阴极的TC4合金微弧氧化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07:14

  本文选题:微弧氧化 + 封闭式阴极 ; 参考:《表面技术》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以磷酸盐为氧化槽液体系,在TC4合金大尺寸平板件表面获得均匀连续、无印痕的微弧氧化膜层。方法设计封闭和半封闭式扫描阴极开展氧化试验,研究不同的封闭方式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以确定阴极的封闭形式。对试件进行微弧氧化并通过SEM/EDS检测膜层的形貌和成分。结果全封闭式阴极可有效避免弱电场对膜层的影响。半封闭阴极的开口宽度和密封方向对微弧氧化膜有影响,在开口方向,电场辐射区约150 mm,膜厚随距阴极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在阴极宽度1倍处,膜厚稍有衰减,其影响区为阴极宽度的6倍。若阴极两端均不密封,氧化影响区将是阴极宽度的12倍。结论采用前部适度敞开、后部彻底封闭的阴极构形,可控制氧化过程中由于电场强度变化引起的膜层脱落和烧蚀缺陷,获得连续均匀的微弧氧化膜。氧化工艺参数可设置为电压450 V,脉宽15,脉数500,扫描速度10 mm/min。
[Abstract]:Aim to obtain a uniform, continuous and imprinted micro-arc oxide film on the surface of a large scale TC4 alloy plate using phosphate as the oxidation tank solution. Methods the oxidation tests of closed and semi-closed scanning cathode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ealing modes on the micro-arc oxide film of titanium allo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losed form of the cathode. Microarc oxidat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samples and th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the films were detected by SEM / EDS. Results the completely closed cathod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influence of the weak electric field on the film layer. The opening width and sealing direction of the semi-closed cathode have an effect on the micro-arc oxide film. In the opening direction, the electric field radiation region is about 150 mm, the film thicknes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cathode to the cathode, and the film thickness decreases slightly at 1 times the cathode width. The influence zone is 6 times the width of the cathode. If the two ends of the cathode are not sealed, the oxidation affected zone will be 12 times the width of the cathode. Conclusion the cathodic configuration of the front part is moderately open and the rear part is completely closed, which can control the falling off and ablation defects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nd obtain a continuous uniform micro-arc oxide film. The oxidation process parameters can be set as voltage 450 V, pulse width 15, pulse number 500, scanning speed 10 mm / min.
【作者单位】: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结构腐蚀防护与控制航空科技重点试验室;
【分类号】:TG17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萌;许川;袁宝国;;TC4钛合金高压扭转变形过程数值模拟[J];精密成形工程;2016年06期

2 杨勇进;张晓云;孙志华;汤智慧;;TC4钛合金厚板电偶腐蚀与防护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6年04期

3 曹文健;汤智慧;原玲;杨瑞;刘虎;辛煈;;钛合金紧固件用铝涂层抗电偶腐蚀行为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6年01期

4 唐艳茹;潘利华;常宇;谢文兵;;微弧氧化提高铝合金耐磨性能的研究[J];表面技术;2015年02期

5 赵琳;赵晴;雷明侠;杜楠;王帅星;简志超;张传波;;氧化时间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13年04期

6 张勇;陈跃良;李岩;丁文勇;;基于局部电场控制微弧氧化设备的研制与应用[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5期

7 姜伟;王桂香;;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的研究进展[J];电镀与环保;2010年04期

8 孙志华;刘明;国大鹏;汤智慧;陆峰;;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J];装备环境工程;2009年06期

9 苏琳;谢发勤;吴向清;纪露明;;Ti-Al合金在混合溶液体系中微弧氧化[J];电镀与环保;2008年04期

10 陈宁;赵晴;章志友;;交流脉冲参数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键;刘秀梅;陈亮;周学梅;李晓龙;张小华;李步云;;铝合金与复合材料组合构件的涂装工艺[J];表面技术;2017年08期

2 高立军;杨建炜;于东云;曹建平;刘立伟;张旭;;耐候钢新型表面锈层稳定剂处理及其耐3.5%NaCl溶液周浸腐蚀性能[J];表面技术;2017年08期

3 霍东兴;梁精龙;李慧;谢珊珊;杨宇;;镁合金耐腐蚀性的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7年14期

4 周勤勤;郝建民;陈永楠;陈宏;丁业立;;TC4在锆盐体系下微弧氧化膜层的生长特性研究[J];表面技术;2017年05期

5 郭超飞;郝建民;陈永楠;陈宏;丁业立;;电压对TiAl合金含ZrO_2微弧氧化膜生长特性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7年05期

6 王小龙;孙祚东;朱辰;;基于扫描式阴极的TC4合金微弧氧化行为研究[J];表面技术;2017年05期

7 乔世杰;刘秀波;翟永杰;徐江宁;高伟强;姚志远;;TA2合金激光熔α-Ti/TiC+(Ti,W)C_(1-x)/Ti_2SC+TiS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J];表面技术;2017年05期

8 万冰华;张松林;林忠亮;宁广西;杨军;;航空航天钛合金紧固件铝涂层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J];航天标准化;2017年01期

9 高心心;郭建章;潘大伟;张海兵;;三种流速下高强钢与微弧氧化钛电偶腐蚀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7年02期

10 倪健健;田伟;王文龙;姜申野;贾文建;;基于试验的微弧氧化铝合金制动盘研究[J];汽车零部件;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野;李萍;王久林;薛克敏;林泉;;高压扭转压力对304不锈钢组织及性能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2 张念先;Megumi Kawasaki;黄毅;Terence G.Langdon;;晶粒尺寸对大塑性变形的两相合金超塑性的影响(英文)[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5年04期

3 夏克农;;剧烈塑性变形:不仅是晶粒细化(英文)[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5年04期

4 钱建才;许斌;邹洪庆;吴厚昌;吕基成;方敏;;2A12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及膜层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14年05期

5 刘鹏;杨伏良;;氧化锆陶瓷中温化学镀镍三元络合剂的研究[J];表面技术;2014年05期

6 王平;郭小阳;毛显利;;钒掺杂对铝合金微弧氧化层结构和性能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07期

7 蒋婷慧;刘满平;谢学锋;王俊;吴振杰;刘强;Hans J.Roven;;高压扭转大塑性变形Al Mg合金中的晶界结构[J];材料研究学报;2014年05期

8 李萍;宋健;朱财良;薛克敏;;铜基复合粉末高压扭转成形组织性能研究[J];精密成形工程;2014年03期

9 孙禹宏;李竹影;张旺洲;刘冶;;钛合金和95~#钢的电偶腐蚀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4年02期

10 张利军;王幸运;郭启义;谢田;薛祥义;常辉;;钛合金材料在我国航空紧固件中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3年1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炜;;TC4合金大直径筒形件锻造工艺的改进[J];钛工业进展;2010年03期

2 张聪惠;赵西成;兰新哲;何晓梅;;高能喷丸后TC4合金表面组织性能研究[J];铸造技术;2006年10期

3 刘勇,尹钟大,朱景川;温度、应力及晶粒度对TC4合金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8期

4 张英明;周廉;孙军;韩明臣;毛小南;侯志敏;;电子束冷床熔炼TC4合金的热平衡分析[J];钛工业进展;2008年06期

5 张英明;周廉;孙军;韩明臣;杨建朝;赵永庆;毛小南;倪沛彤;;TC4合金的电子束冷床熔炼热平衡计算[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4期

6 王镐;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生产出大型TC4合金铸锭[J];钛工业进展;1996年02期

7 陈鑫;;TC4合金大规格棒材锻造工艺研究[J];特钢技术;2012年04期

8 侯丽华;吴睿;于浩;朱景川;张晓清;宋体杰;周易;;常规热处理对TC4合金富氧α层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4年03期

9 张俊才;热处理对TC4合金应力松弛行为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金泰来,魏建锋,顾兆林,赵永庆,常辉;TC4合金特高温下的氧化行为研究[J];钛工业进展;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卢克让;霍世军;;机加工艺及测试条件对TC4合金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董洁;王永梅;王韦琪;;TC4合金超大规格棒材锻造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建斌;胡宗式;邵军;陶海林;薛虎明;周书成;;TC4合金棒材的纵向微观组织[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李爱国;甄良;;撞击条件下TC4合金中的变形局域化以及再结晶现象[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英龙;高彩茹;高晗璎;;TC4合金螺栓热镦生产温度控制模型研究[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罗雷;毛小南;雷文光;于兰兰;杨冠军;;电子束冷床熔炼TC4合金温度场模拟[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谢永慧;孙计生;刘效方;;TC4合金与W90、W50合金的真空钎焊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牛红伟;C_f/LAS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2 苏怡雪;基于尺寸效应的TC4合金激光辅助微铣削切削力建模及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周影;复杂形状TC4合金的脉冲电流处理技术及其作用机理[D];辽宁工业大学;2017年

4 张利清;TC4合金低温拉伸和低温真空疲劳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聂蕾;TC4合金的热模锻过程设计与质量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王维;TC4合金激光快速修复过程中熔合不良缺陷的评价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崔宏;TC4合金表面双辉等离子渗铬层与铬氧共渗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刘闯;渗碳、硼对TC4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3年

9 高伶俐;热轧TC4合金电脉冲热处理工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21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021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