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冲击强化对TC17表面形貌及残余应力场影响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选题:激光冲击强化 + TC钛合金 ; 参考:《塑性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激光冲击强化是一种新型表面改性技术,能够在金属部件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提高其疲劳、耐磨和腐蚀性能。研究了不同能量脉冲激光(3,5和7 J)冲击强化对TC17钛合金材料表面形貌和最大塑性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激光冲击强化过程。运用白光干涉仪表征试样表面三维形貌和表面塑性应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表面塑性应变并研究表面和深度方向残余应力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法和有限元法测定试样表面塑性应变深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5和7 J冲击下的最大残余应力分别为136.7、407.6和637.3 MPa,塑性影响层深度从约400μm增加到约1050μm。因此,增加激光冲击能量有益于提高残余应力场的大小和深度。
[Abstract]:Laser impact strengthening is a new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can introduce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on the surface of metal parts to improve its fatigue, wear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performanc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nergy pulse laser pulses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maximum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C17 titanium alloy was studied. The laser shock hardening process was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plastic strain of the sample were characterized by white light interferometer. The surface plastic strain was verified by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field in the direction of surface and depth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residual stress measured by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136.7407.6 and 637.3 MPA, respectively, and the depth of the plastic influence layer increases from about 400 渭 m to about 1050 渭 m. Therefore, increasing laser shock energy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the magnitude and depth of residual stress field.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及核能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国际重大合作专项项目(2013DFR50590)
【分类号】:TG665;TG14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康;余承业;;激光冲击提高航空材料的疲劳寿命概述[J];电加工;1993年05期
2 ;激光冲击处理的新活力[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6年12期
3 范静怡;激光冲击处理[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7年04期
4 肖爱民,杨继昌,张永康;激光冲击强化原理及应用概述[J];电加工与模具;2000年06期
5 全宏声;激光冲击强化提高构件疲劳强度[J];材料工程;2001年12期
6 谢颂京;张伟;;激光冲击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10期
7 马壮;李应红;张永康;任旭东;张凌峰;;激光冲击处理对304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3期
8 罗新民;马辉;张静文;张永康;;激光冲击中的“应变屏蔽”和“约束击穿”[J];材料导报;2010年05期
9 罗新民;苑春智;任旭东;陈康敏;张永康;;激光冲击超高应变率对钛板形变微结构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6期
10 徐国建;李挺;王虹;杭争翔;邢飞;;激光冲击处理的应用[J];电焊机;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先前;宋宏伟;魏延鹏;王曦;黄晨光;段祝平;;激光冲击强化诱导的冲击波压力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阮亮;张文武;焦俊科;;激光冲击强化研究现状与发展[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3 邹世坤;吴树辉;曹子文;费群星;;激光冲击处理焊接区在核反应堆上的应用[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邹世坤;曹子文;;钛合金整体叶盘的激光冲击强化[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汪诚;李应红;马壮;赵双成;周鑫;;航空部件激光冲击强化系统与工艺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任旭东;张永康;周建忠;李国杰;;激光冲击提高钛合金机械性能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任旭东;张永康;冯爱新;张西良;;激光冲击中残余应力对链篦机零件裂纹的影响[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胡永祥;姚振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激光冲击加工可靠建模方法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9 罗龙锦;任志强;张宗林;;激光冲击强化与喷丸提高不锈钢疲劳性能对比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聂祥樊;臧顺来;何卫锋;;激光冲击“残余应力洞”敏感性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张梅;首条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落户航空基地[N];陕西日报;2008年
2 张梅;中国首条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在西安落户[N];陕西科技报;2008年
3 陈军;我国激光冲击强化应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邹世坤;激光冲击强化:新一代抗疲劳表面强化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金忠;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塑性变形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苏孺;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的金属材料受限形变行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江涛;铝合金及其焊接件激光冲击强化抗环境损伤工艺与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4 李康妹;基于激光冲击效应的微坑加工方法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郑超;激光冲击微成形工艺数值模拟及其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胡永祥;激光冲击处理工艺过程数值建模与冲击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罗开玉;激光冲击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及微观强化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8 车志刚;微尺度激光冲击强化金属靶材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丁华;金属板料激光冲击变形机理及铝板校形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葛茂忠;AZ31B变形镁合金及其焊接件激光冲击处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开婷;激光冲击微细塑性成形工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2 黄婉婉;稠油热采智能转换接头设计及抗腐蚀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李振;基于激光冲击的钛合金小孔构件残余应力分布及疲劳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宣婷;激光冲击表面微造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邵伟;激光冲击强化对AZ80镁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腐蚀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6年
6 徐士东;GH2036合金激光冲击晶粒细化及耐腐蚀性能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鲍士喜;耐热马氏体不锈钢ЭП866激光冲击强化组织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邢佳;镁合金激光冲击植入纳米SiC颗粒工艺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王长雨;压铸镁合金双面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应力和拉伸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杜金星;基于激光冲击强化的挤压模具延寿方法及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27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02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