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C同时提高马氏体钢强度和塑性的原理和机制

发布时间:2018-06-20 13:53

  本文选题:淬火-配分-回火(Q-P-T)工艺 + C含量 ; 参考:《金属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自从淬火-配分-回火(Q-P-T)工艺被提出以来,本课题组在低C至中C含量的范围内实现了通过增加C含量的同时增强Q-P-T马氏体钢的强度和塑性。最近本课题组致力于将C含量扩大到高C范围。在多次尝试失败的基础上,提出了反相变诱发塑性(anti-TRIP)效应的设计理念,并在该理念指导下进行高碳低合金马氏体钢的成分和工艺设计,使高碳Q-P-T马氏体的强度和塑性均高于中碳Q-P-T马氏体钢,实现了通过C同时增强钢的强度和塑性。本文主要论述anti-TRIP效应提出的背景、高碳Q-P-T马氏体钢成分和工艺的设计及其微观组织、高碳Q-P-T马氏体钢的高强-塑性机制,最后分析Q-P-T工艺使C同时提高马氏体钢的强度和塑性的原理。
[Abstract]:Since the quenching and partition tempering (Q-P-T) process has been proposed, the group has realized the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of Q-P-T martensitic steel in the range of low C to middle C content by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C. Recently, the group is devoted to expanding the content of C to the high C range. On the basis of several trial failures, the reverse phase transition induced plasticity has been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anti-TRIP) effect is designed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concept, th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of high carbon low alloy martensitic steel are designed. The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of high carbon Q-P-T martensite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medium carbon Q-P-T martensitic steel, and the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of the steel are enhanced by C. The background of anti-TRIP effect, high carbon Q-P-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of martensitic steel and its microstructure, the high strength and plastic mechanism of high carbon Q-P-T martensitic steel, and the principle of improving the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of martensitic steel at the same time by the Q-P-T process are analyzed.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371117~~
【分类号】:TG1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中;马氏体钢动载磨料磨损特性的研究[J];化工冶金;1996年02期

2 马荣;杨亚峰;燕青芝;葛昌纯;;热处理对9Cr低活化马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1年02期

3 饶启昌,马幼平,桑可正;马氏体钢动载磨料磨损特性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1991年01期

4 杨峰;张颖;靳硕学;郭立平;索进平;;辐照对新型低活化马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年03期

5 刘军利;林晓娉;李日;俱英翠;刘宏伟;;碳对马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6年12期

6 汤光平;抗蠕变马氏体钢[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7年02期

7 王珍传;徐乐;刘文忠;韩峗;时捷;杜景红;;钼、氮元素对钛微合金化马氏体钢的力学性能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13年08期

8 ;钢中马氏体的形态、性质及其应用[J];江苏机械;1976年02期

9 李华杰;武会宾;唐荻;;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组织性能及强化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马荣;杨亚峰;燕青芝;杨英;葛昌纯;;9Cr低活化马氏体钢高温变形行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建生;黄依娜;万发荣;;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电子辐照行为[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黄群英;;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研究进展[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群英;吴宜灿;吴庆生;万发荣;单以银;杨建锋;;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研究进展[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群英;李春京;刘少军;宋勇;吴庆生;高胜;黄波;韩洋洋;吴宜灿;FDS团队;;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研究进展[A];第五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核能软件自主化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5 黄群英;;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研究进展[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乔建生;黄依娜;万发荣;;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电子辐照行为[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单以银;严伟;杨柯;;钇对9Cr-2WVTa低活化马氏体钢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群英;李艳芬;李春京;陈明亮;彭蕾;冯岩;章毛连;吴宜灿;万发荣;郁金楠;;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秦勇;;马氏体10%Cr钢析出相的定量研究[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志远;田慧;杨庆生;;低合金马氏体钢纳米硬度试验[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远飞;新型含高硅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辐照损伤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佳;氮含量对高硅马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沈阳理工大学;2014年

2 雷孟拴;9Cr2WVTa低活化马氏体钢的组织调控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赵杰;中锰马氏体钢的强塑化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季波;先进反应堆用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孟昭伟;铁基合金马氏体形态、表面浮凸及相界面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姚军;新型低活化马氏体钢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周敏;新型高Si铁素体/马氏体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邹伟龙;轴用马氏体钢断裂行为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世能;11Cr2W0.15Ta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性能与组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高韩锋;轧制工艺对Ti-Mo合金化马氏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44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044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1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