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不锈钢表面FeCoCrAlCuNiMo_x激光高熵合金化层的相演变

发布时间:2018-06-24 23:57

  本文选题:不锈钢 + 激光高熵合金化 ; 参考:《金属学报》2016年07期


【摘要】:采用激光高熵合金化技术在2Cr13不锈钢表面制备FeCoCrAlCuNiMox(x=0,0.5,1,摩尔分数)激光高熵合金化层.利用XRD,SEM,EDS及显微硬度计对FeCoCrAlCuNiMox激光高熵合金化层的相转变机制、微观组织形貌及硬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Cr13不锈钢基材主元素Fe,Cr在激光辐照条件下参与了表面合金化过程,形成了FeCoCrAlCuNiMox激光高熵合金化层;随着Mo含量的增加,合金化层相结构逐渐由fcc+bcc双相固溶体结构转变为fcc+bcc+hcp三相共存,hcp相主要为Ni3Mo和Co7Mo6,且Ni3Mo相含量高于Co7Mo6相;熔池的凝固温度在激光高熵合金化层相选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激光高熵合金化层显微组织为典型的枝晶组织;随着Mo含量的增加,枝晶内析出块状Ni3Mo和Co7Mo6相.FeCoCrAlCuNiMox激光高熵合金化层的显微硬度在390~490HV之间,且Mo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高熵合金化层的硬度.
[Abstract]:FeCoCrAlCuNiMox (0.5 mol fraction) laser high entropy alloying layer was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2Cr13 stainless steel by laser high entropy alloying technique.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f FeCoCrAlCuNiMox laser high entropy alloying layer were studied by XRDX SEMS-EDS and microhardness tes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2Cr13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s take part in the process of surface alloying under laser irradiation, forming FeCoCrAlCuNiMox laser high entropy alloying layer, with the increase of Mo content. The phase structure of alloying layer i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fcc bcc two-phase solid solution structure to fcc bcc hcp three-phase coexisting HCP phase, and the content of Ni3Mo phas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7Mo6 phase, and the solidification temperature of melting p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hase selection of laser high-entropy alloying layer. The microstructure of laser high entropy alloying layer is typical dendritic structur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 content, the microhardness of bulk Ni _ 3Mo and Co _ 7Mo _ 6 phase. FeCoCrAlCuNiMox laser high entropy alloying layer is in the range of 390 ~ 490HV. The hardness of high entropy alloying layer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 content.
【作者单位】: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1126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F16-032-0-00资助~~
【分类号】:TG1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不锈钢表面处理新方法[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不锈钢抗菌层制造新技术[J];发明与革新;2000年05期

3 陈天玉;不锈钢表面处理应用技术简介(Ⅰ)[J];材料保护;2002年01期

4 ;雷明凯教授谈对普通不锈钢表面进行耐磨耐蚀改性[J];中国表面工程;2003年02期

5 张朝辉;浅谈不锈钢原材料[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4年11期

6 杨兰,李振忠,王晓强;不锈钢表面处理的试验研究[J];锅炉制造;2005年03期

7 ;不锈钢为什么也生锈?[J];表面工程资讯;2009年05期

8 骆素珍;江来珠;彭建国;王如萌;;食品接触用不锈钢的安全性探讨[J];宝钢技术;2013年05期

9 李有观;不锈钢表面处理新法[J];南方钢铁;1994年04期

10 林昌健,,田昭武,穆纪千,胡融刚,谭建光;不锈钢表面耐蚀处理新方法──荣获厦门市1994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J];厦门科技;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日华;王海人;屈钧娥;孙争光;肖珍;;近现代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进展[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王和义;黄玮;熊旺;;纯化氢用多孔不锈钢表面的修饰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3 刘芳;闫松毓;孙将达;何燕;韩培德;;304不锈钢表面锈蚀层组成、结构及原因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李红轩;徐洮;陈建敏;周惠娣;胡丽天;刘惠文;;预处理对不锈钢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陆春海;孙颖;郎定木;刘雪梅;朱晓红;高戈;飞跃;谢卫华;;脉冲供电去除不锈钢表面的铀[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高福金;;含铬系列不锈钢黑色化学氧化工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7 闫松毓;刘芳;孙将达;何燕;韩培德;;加热气氛对304不锈钢表面氧化铁磷组成、结构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不锈钢表面硬化及黑化技术[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9 周宏;姜建华;朱源泰;;溶胶-凝胶法制备不锈钢表面SiO_2-TiO_2-ZnO-CaO涂层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玻璃论文集[C];2003年

10 周宏;姜建华;朱源泰;;溶胶-凝胶法制备不锈钢表面SiO_2-TiO_2-ZnO-CaO涂层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化义;不锈钢在现代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2 肖英龙;不锈钢在日本基础建设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3 李兵;不锈钢表面处理新法[N];中国冶金报;2002年

4 郭廷杰;日本不锈钢表面加工现状(一)[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5 全荣;日本不锈钢的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6 ;不锈钢表面处理[N];现代物流报;2005年

7 ;不锈钢生产工艺技术[N];现代物流报;2007年

8 刘春来 译;日新制钢耐蚀不锈钢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9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N];现代物流报;2006年

10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N];现代物流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鞠鹏飞;316L不锈钢表面电镀钯合金膜层工艺及其在非氧化性介质中耐蚀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2 詹玮婷;不锈钢表面微、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和抗菌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3 唐捚磊;不锈钢表面高耐蚀性钯系膜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王旭;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316L不锈钢结构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冯凯;离子注入提高不锈钢耐腐蚀和表面导电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赵艳;低熔点金属与不锈钢表面交互作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淑梅;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武小娟;不锈钢Ni-P化学镀层性能及动力学理论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9 陆洪彬;不锈钢表面高性能纳米防护涂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李彦;金属腐蚀研究中具有时间—空间分辨的电化学技术[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航航;4Cr13、8Cr17不锈钢表面等离子渗锆层组织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祁昌洋;316L不锈钢表面超声磷化工艺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白苑;不锈钢表面仿生结构的构建及疏水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曾静;不锈钢表面聚吡咯、聚苯胺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闫斌;0Cr18Ni9不锈钢表面耐腐蚀双功能性硅氧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佘青;硼不锈钢腐蚀行为初探[D];重庆大学;2013年

7 张喜泽;无镍不锈钢成分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张永志;304不锈钢表面苯胺及其衍生物碱性聚合膜的制备与抗蚀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于菲;不锈钢表面多巴胺复合膜的制备及抗蚀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邱云雷;不锈钢表面无机—有机杂化涂层的制备及其缓蚀抑菌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63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063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6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