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980钢激光拼焊接头动态拉伸力学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激光拼焊板 + 拼焊接头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针对DP980双相高强钢激光拼焊接头进行动态拉伸实验,对比分析不同应变速率下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接头热影响区存在明显马氏体回火软化,接头抗拉强度与母材相当,屈服强度稍高于母材,但断后延伸率降低50%左右.在1×10~(-3)~1×10~3 s~(-1)应变速率范围,接头强度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大,断后延伸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10~(-3)~1×10~1 s~(-1)应变速率范围,接头拉伸断裂位置位于热影响区外边缘;在1×10~2~1×10~3 s~(-1)高应变速率范围,断口位于软化区,接头不同分区组织性能差异是主要原因.
[Abstract]:The dynamic tensile test of DP980 dual-phase high strength steel laser welded joint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formation law of the joint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obvious martensite tempering softening in the heat-affected zone of the joint,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joint is equal to that of the base metal, and the yield strength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ase metal, but the elongation after breaking is reduced by about 50%. In the strain rate range of 1 脳 10 ~ (-3) and 1 脳 10 ~ (-3) s ~ (-1), the strength of the joi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rain rate, and the elongation of the joint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and in the range of 1 脳 10 ~ (-3) and 1 脳 10 ~ (-1) s ~ (-1), the tensile fracture position of the joint is located at the edge of the heat-affected zone. In the high strain rate range of 1 脳 10 ~ 2 ~ (-1) and 1 脳 10 ~ (3) s ~ (-1), the fracture is located in the softening zone. The main reason is the difference of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zones of the joint.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类号】:TG4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韦春华;陶武;刘奋;夏卫生;吴丰顺;;热输入对DP600双相钢激光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J];焊接技术;2014年09期
2 范彦宏;苟苏文;崔永忠;;激光技术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和展望[J];激光杂志;2014年08期
3 董丹阳;刘杨;王磊;苏亮进;;应变速率对DP780钢动态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3年02期
4 雷振;王旭友;滕彬;郑红阳;;JFE980S高强钢焊接接头软化分析[J];焊接学报;2010年11期
5 李桂华;熊飞;龙江启;;车身材料轻量化及其新技术的应用[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9年02期
6 陈志永,张新明,周卓平;{110}〈111〉,{112}〈111〉和{123}〈111〉多滑移的屈服应力状态[J];金属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潘越;程玉华;武军;;箕斗发电装置机构设计与研究[J];煤炭技术;2017年04期
2 孟凡明;何敬;陈原培;龚宪生;;椭圆股和三角股钢丝绳扭转及弯曲性能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3 常向东;彭玉兴;龚宪生;尹自信;徐雯学;;接触角与接触载荷对缠绕提升钢丝绳摩擦特性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16年07期
4 朱宝仓;宋茂军;平立祥;;三角股钢丝绳消除应力及提高质量的方法[J];金属制品;2015年06期
5 冯浩亮;马伟;李济顺;邹声勇;薛玉君;;超深矿井钢丝绳张力平衡装置动态响应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6 吕振山;孙品晶;;采油机械用钢丝绳的选择及应用[J];金属制品;2010年05期
7 缑庆林;王凤侠;;三角股钢丝绳生产和技术发展新特点[J];金属制品;2009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继虎;张鹏;朱昌明;;变长度柔性提升系统钢丝绳横向振动建模及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贾小凡;张德坤;;承载钢丝绳在不同预张力下的弯曲疲劳损伤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4期
3 夏钱平;石端伟;;Matlab和Pro/E在钢丝绳建模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10年09期
4 曹国华;朱真才;彭维红;陈国安;;6×7+IWS双螺旋钢丝曲率和挠率及其应力变化特性[J];机械强度;2009年03期
5 梅德庆;杜小强;陈子辰;;基于滚动导靴-导轨接触模型的高速曳引电梯振动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6 马军;葛世荣;张德坤;;钢丝绳股内钢丝的载荷分布[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7 郭克尖;李鸿光;孟光;;滑动导向系统振动建模及动力学仿真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年10期
8 徐蕾;朱真才;陈国安;瞿超;;钢丝绳捻向对衬垫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Distribution of wire deformation within strands of wire ropes[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2008年03期
10 吕振发;孙向阳;孙柏成;;油田用钢丝绳结构及其使用寿命对比分析[J];金属制品;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杰;尚德广;沈通;阎楚良;;点焊接头疲劳寿命预测研究进展[J];力学与实践;2006年03期
2 刘玉林;;巧修对焊接头[J];机械工人;1988年05期
3 童乐为,沈祖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现场对焊接头的疲劳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4 常保华,史耀武,董仕节;汽车钢板胶焊接头的计算模型及其应力场特征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5 周旭辉,韩鹏,秦威;温度对含铝钢熔焊接头中形成铁素体带的决定作用[J];焊接技术;2004年01期
6 赵新玉;刚铁;袁媛;;薄钢板点焊接头超声信号分析[J];焊接学报;2005年11期
7 尚德广,王瑞杰;基于动态响应有限元模拟的点焊接头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8 李致焕;石震玲;亢世江;刘志强;;压焊接头界面形貌与其工艺特征的关系[J];焊接技术;1989年05期
9 凌超,郑修麟;16Mn钢对焊接头疲劳寿命的超载效应[J];机械工程材料;1990年05期
10 常保华,史耀武,董仕节;胶粘剂厚度和弹性模量对胶焊接头应力分布的影响[J];材料工程;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保忠;孙冬梅;;管道环焊接头的断裂韧性研究[A];第四届石油工程焊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瑞杰;尚德广;王时越;;考虑硬度分布的点焊接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国栋;张富巨;郭嘉琳;马立卿;;35CrMo钢电火花堆焊接头的界面行为及其组织变化[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4 张柯柯;衡中皓;邱然锋;孙敬;张占领;石红信;吴志伟;于华;张晓娇;;电场作用下1.6%C-UHCS/40Cr钢超塑焊接头组织分析[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鑫淼;吴圣川;;高铁永高强度铝合金复合焊接头的疲劳寿命预测[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6 姜运建;郑相锋;冯砚厅;李中伟;;电火花堆焊接头的性能分析与研究[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7 吴松;侯金保;张胜;魏友辉;;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头重熔控制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松;侯金保;张胜;魏友辉;;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头重熔控制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国栋;张富巨;郭嘉琳;马立卿;;35CrMo钢电火花堆焊接头的界面行为及其组织变化[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承龙;赵凯;雷玉成;朱强;;CLAM钢TIG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强度焊接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辛;胶焊接头在碰撞载荷下失效的模拟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文华;一种多自由度激光—电弧复合焊焊接头装置的设计及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赵旭;SMA490BW激光-MAG电弧复合焊接头疲劳断口定量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吴骁;钢材点焊接头疲劳测试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李建敏;A7N01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头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苏婷;点焊接头表面形貌及熔核检测装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文敏飞;不锈钢车体环焊接头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李力森;基于动态响应频率的双点焊接头疲劳损伤及寿命预测[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8 马政;基于温度场的双相钢点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应力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承山;基于动态响应特性的点焊接头变幅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10 郝素锋;热冲压高强钢点焊接头失效行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99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09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