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强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深低温轧制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7 05:56
【摘要】:取初始织构为c轴与板面法向垂直的强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为初始样品,经液氮温度深低温轧制多道次至不同变形量,研究所得轧制板材的显微组织与织构演变,及其对轧制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SEM、EBSD和XRD表征分析了轧制板材的显微组织和织构,应用准静态单轴拉伸实验分别测试了深低温轧制板材沿轧向(RD)和横向(TD)的室温力学性能。研究表明,{1012}拉伸孪晶是深低温轧制强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中的主导孪晶类型,其对轧制板材的微观组织和织构影响较为显著。轧制变形后,大量的拉伸孪晶晶界不但对晶粒起到了分割碎化作用,并且由于孪晶对取向的剧烈改变,使得板材在轧制变形后c轴平行于ND的织构组分加强。深冷轧制板材的强度有所提高,但是延伸率却急剧下降,沿着RD方向的强度要高于TD方向的强度。
[Abstract]: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evolution of the rolled AZ31 magnesium alloy sheet were studied by taking the strong texture AZ31 magnesium alloy sheet with c axis and plate surface as the initial sample and rolling through several times to different deformation amount through liquid nitrogen temperature and low temperature. And its effect on roll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rolled sheet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EBSD and XR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D) and (TD) along rolling direction were measured by quasi-static uniaxial tensile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1012} tensile twin is the dominant twinning type in AZ31 magnesium alloy sheet rolled in deep and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effect on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rolled sheet is significant. After rolling, a large number of tensile twinning boundaries not only play a role in splitting and breaking the grain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sharp change of the twinning orientation, the c axis parallel to the texture composition of ND is strengthened after rolling deformation. The strength of cryogenic rolled sheet was increased, but the elongation decreased sharply, and the strength along the direction of R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irection of TD.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4010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2014M5506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s.FRF-TP-14-048A1和FRF-TP-15-0055A2 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No.FRF-SD-13-005B~~
【分类号】:TG146.22;TG3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晋如;刘庆;刘伟;Godfrey Andrew;;轧制温度对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中的{1011}-{1012}双孪生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2年06期

2 罗晋如;刘庆;刘伟;Godfrey Andrew;;AZ31镁合金板轧制过程中的{1011)-{1012)双孪生对板材显微组织、织构、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1年12期

3 刘庆;;镁合金塑性变形机理研究进展[J];金属学报;2010年11期

4 罗晋如;陈兴品;辛仁龙;黄光杰;刘庆;;Comparis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Z31 Mg alloy sheet produced through different routes[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8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亚琼;罗晋如;张济山;庄林忠;;强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深低温轧制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控制研究[J];金属学报;2017年01期

2 庄二鹏;邓丽萍;周海宽;汪炳叔;;初始织构对AZ31镁合金室温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6年24期

3 李亚耸;马秀玲;金培鹏;;Li对铸态Mg-5S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6年12期

4 赵禹凯;农登;王顺成;郑开宏;;启锻时间对铸锻成型AZ91D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6年12期

5 高升栋;王忠堂;;AZ31镁合金异齿复合形变工艺的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6 孙涛;李建平;王贵桥;吴志强;;液压张力温轧实验轧机薄带在线加热温度控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0期

7 姚磊;谢灵;王亚东;马立群;;固溶处理对Mg-3Zn-xZr合金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的影响[J];有色金属工程;2016年05期

8 宋广胜;陈强强;徐勇;李娟;张士宏;;AZ31镁合金变路径压缩过程中解孪晶行为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年10期

9 赵子龙;孙紫薇;叶哲;王立飞;梁伟;;Mg-8Li-x(Al-Si)双相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6年S1期

10 宋广胜;陈强强;徐勇;张士宏;;AZ31镁合金变路径压缩的力学性能和孪晶机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罗晋如;刘庆;刘伟;Godfrey Andrew;;AZ31镁合金板轧制过程中的{1011)-{1012)双孪生对板材显微组织、织构、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1年12期

2 刘庆;;镁合金塑性变形机理研究进展[J];金属学报;2010年11期

3 杨续跃;孙争艳;张雷;;室温多向多道次压缩变形制备亚微米和纳米级镁合金[J];金属学报;2010年05期

4 杨续跃;姜育培;;镁合金热变形下变形带的形貌和晶体学特征[J];金属学报;2010年04期

5 李萧;杨平;孟利;崔凤娥;;AZ31镁合金中拉伸孪晶静态再结晶的分析[J];金属学报;2010年02期

6 杨续跃;张雷;;镁合金温变形过程中的孪生及孪晶交叉[J];金属学报;2009年11期

7 唐伟能;陈荣石;韩恩厚;;Mg-Y-Nd-Zr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与热加工性能[J];金属学报;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葛铭毅,齐建军,陈红卫,刘占英;45钢低温轧制的生产实践[J];轧钢;2003年04期

2 完卫国,李祥才;棒线材低温轧制技术发展[J];中国冶金;2005年01期

3 戴克玉;;低温轧制技术在棒线材生产中的应用[J];安徽冶金;2007年03期

4 魏兵;韩斌;杨奕;谭文;汪水泽;刘洋;;低碳钢低温轧制工艺实验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节约能源的新途径——低温轧制[J];特殊钢;1986年03期

6 候张宝;;低温轧制技术[J];轧钢;1987年02期

7 冀伟;低温轧制、温控轧制——轧钢新技术讲座之四[J];天津冶金;2002年02期

8 徐光;徐楚韶;赵嘉蓉;;铁素体低温轧制生产现状[J];钢铁研究;2006年01期

9 杨金岱;;采用低温轧制棒材和线材的节能效果[J];特殊钢;1985年03期

10 N.NAGA KRISHNA;K.SIVAPRASAD;P.SUSILA;;低温轧制超高强度Al-4%Cu-3%TiB_2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邦国;;低温轧制技术在钢铁工业生产中的应用[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黄传清;袁建光;潘安民;;热轧低温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7年

3 刘战英;冯运莉;田薇;诸葛铭毅;许满林;齐建军;刘相华;王国栋;;连轧棒材低温轧制工艺的优化与实践[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4 洪树利;韩立涛;张俊峰;;推行绿色生产工艺、生产绿色钢铁产品[A];2006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全国轧钢知识竞赛组委会专家组;降低钢坯加热温度 实现生产节能降耗[N];中国冶金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韦炳宁;低温轧制结合退火热处理下锆的微结构与强韧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2 周恒;低温轧制对含硼中碳钢组织性能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刘剑;计算机模拟低温轧制工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4 吴小香;变形和退火工艺对铜锌合金力学性能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秦佳;硅元素和变形温度对Cu-20Zn合金组织性能及退火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6 马海龙;500MPa级重载汽车轮辐用钢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83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383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1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