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激光熔覆原位自生TiC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涂层的组织与耐磨性

发布时间:2019-01-27 11:05
【摘要】:采用预置粉末法在45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镍基Ni60A+x%(SiC+Ti)(质量分数,下同)复合粉末涂层的实验研究。使用往复式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涂层材料的熔覆层进行干摩擦磨损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和分析熔覆层的显微组织与磨损形貌。结果表明:复合粉末通过原位反应生成弥散分布的TiC颗粒增强复合涂层,随着(SiC+Ti)含量的增加,颗粒状TiC的尺寸和数目逐渐增加;复合粉(SiC+Ti)含量达到60%时,微观组织有气孔和夹杂缺陷;复合粉(SiC+Ti)含量为48%时,熔覆层耐磨性最佳;复合涂层的磨损主要为磨粒磨损,机理为微观切削和挤压剥落。
[Abstract]:The laser cladding of nickel-based Ni60A x% (SiC Ti) (composite powder coating on 45 steel surface was carried out by preset powder method. The dry friction and wear experiments of the cladding layers of different coating material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reciprocating wear tester. The microstructure and wear morphology of the cladding coating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by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e powder formed dispersion-distributed TiC particle reinforced composite coating through in-situ rea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SiC Ti) content, the size and number of granular TiC increased gradually. When the content of (SiC Ti) in composite powder reaches 60, the microstructure has porosity and inclusion defect, and when the content of (SiC Ti) in composite powder is 48,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ladding layer is the best. The wear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is mainly abrasive wear, and the mechanism is micro cutting and extrusion spalling.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302)
【分类号】:TG1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琳;原津萍;张平;赵军军;;多道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焊接学报;2007年07期

2 陈列;谢沛霖;;齿面激光熔覆中的防边缘塌陷工艺研究[J];激光技术;2007年05期

3 孙会来;赵方方;林树忠;齐向阳;;激光熔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激光杂志;2008年01期

4 陈志坤;刘敏;曾德长;马文有;;激光熔覆裂纹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探究[J];激光杂志;2009年01期

5 郑晖;韩志仁;陈江;王国栋;;采用激光熔覆方法校轴的试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6 朱晨光;孙耀宁;于青;;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2年08期

7 周思华;郭艳花;晁明举;刘奎立;;金属表面激光熔覆处理技术的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郭伟,徐庆鸿,田锡唐;激光熔覆的研究发展状况[J];宇航材料工艺;1998年01期

9 郭伟,徐庆鸿,田锡唐;激光熔覆的研究发展状况[J];宇航材料工艺;1998年02期

10 李必文,石世宏,王新林;激光熔覆化工阀门的实验与质量控制[J];热加工工艺;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3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4 张万红;方亮;赵刚;;液相分散沉降法制备激光熔覆预涂涂层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明娣;刘秀波;郭开波;宋成法;傅戈雁;石世宏;;激光熔覆成形件的应力分析与裂纹控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王永峰;田欣利;薛春芳;;送粉式激光熔覆能量利用率的分析模型[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黄延禄;杨永强;;双方程边界耦合法激光熔覆传质过程数值模拟[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继常;;激光熔覆工艺理论与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9 顾建强;姚建华;骆芳;胡晓冬;陈智君;;激光熔覆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汤光平;黄文荣;杨家林;;模具钢的激光熔覆组织和性能[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翟扬;激光熔覆硼、钛材料市场海阔天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记者 赵静;激光熔覆术成功再造煤矿机械[N];中国煤炭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晓玲;激光熔覆再制造零件超声检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方金祥;激光熔覆成形马氏体不锈钢应力演化及调控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熊征;激光熔覆强化和修复薄壁型零部件关键技术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黄凤晓;激光熔覆和熔覆成形镍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庆茂;送粉激光熔覆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6 张三川;送粉激光熔覆陶瓷掺杂复合涂层技术及涂层成形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7 李明喜;钴基合金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激光熔覆涂层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8 郑敏;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制备生物陶瓷涂层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明娣;基于光内送粉的激光熔覆快速制造机理与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李嘉宁;钛合金激光熔覆Ti-Al/陶瓷复合涂层组织结构与耐磨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波;面向绿色再制造的单道激光熔覆几何特征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卢云龙;激光熔覆硅化物三元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李培源;钢材表面非晶化工艺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杭小琳;激光铣削对激光熔覆成形件的整形机理和试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梁斌;基于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熔覆的环模再制造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相占凤;添加固体润滑剂hBN的钛合金激光熔覆高温耐磨复合涂层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邓居军;磁化—激光熔覆复合技术强化与修复零部件表面性能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8 艾铭杰;Cr12MoV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赵文雨;2Cr12MoV表面激光熔覆Stellite 6涂层的组织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安旭龙;激光熔覆制备Ti_xFeCoCrWSi高熵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16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416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8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