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微型化无铅焊点界面反应及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6 08:33
【摘要】:微型化趋势下无铅焊点尺寸持续减小至微米尺度(微焊点),无铅界面反应受到焊点尺寸、钎焊工艺过程、基体晶体取向与交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微焊点的可靠性面临严峻挑战。但是,目前经典的界面反应“熟化理论”模型无法解释微型化趋势下无铅界面反应面临的新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尺寸效应、钎焊工艺过程、基体晶体取向与交互作用等因素对纯Sn及Sn-Ag-Cu无铅焊点与Cu、Ni基体界面反应的影响,基于原子扩散通量控制的动力学理论及团簇形核理论,分别阐明了不同因素对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机制,建立了浓度梯度控制(CGC)的液/固界面反应理论模型,从理论和实验上诠释了无铅焊点界面反应尺寸效应的规律性;利用同步辐射实时成像技术原位表征了无铅钎焊工艺过程对微焊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微焊点中基体晶体取向与交互作用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演变的影响机制;初步评价了微焊点界面组织对其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论文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尺寸效应对焊点界面反应影响的研究表明:焊点尺寸的减小改变了钎焊界面反应中焊点界面处的溶质原子(Cu)通量,从而导致了界面反应尺寸效应的产生。具体表现为随着焊点尺寸减小,Sn-xAg-yCu/Cu焊点内平均Cu浓度增加,界面Cu6Sn5晶粒直径增加,界面IMC厚度增加,Cu基体消耗减少;Sn-3.0Ag-0.5Cu/Ni-P焊点内平均Cu浓度下降速率增加,进而加速了界面IMC由针状和短棒状(Cu,Ni)6Sn5转变为多面体状(Cu,Ni)6Sn5,再转变为针状和块状(Ni,Cu)3Sn4的进程;Cu/Sn-3.0Ag-0.5Cu/Ni-P焊点Cu侧(Cu,Ni)6Sn5晶粒直径增加,Cu基体消耗减少,Ni侧界面IMC保持针状的(Cu,Ni)6Sn5且厚度增加。基于原子通量建立了浓度梯度控制(CGC)的液/固界面反应理论模型,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揭示了界面溶质原子(Cu)浓度梯度是产生尺寸效应的根本原因;浓度梯度控制(CGC)的界面反应理论模型同样适用于Ni基体上的界面反应。2.钎焊工艺过程对焊点界面反应影响的研究表明:界面Cu6Sn5晶粒在升温阶段以0.11 μm/s的速率向钎料内溶解,在保温阶段以扇贝状晶粒形貌缓慢生长,而在降温阶段快速向钎料内生长使得高宽比增加,生长速率达到0.04μm/s;界面片状Ag3Sn相在升温阶段以0.1-0.2删s的速率完全溶入钎料,在降温阶段过冷(过冷度为31-55℃)条件下以超过5μm/s的速率在界面处随机析出;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片状Ag3Sn相倾向于在冷端析出,热端析出的片状Ag3Sn相倾向于再溶解进入钎料。阐明了液态团簇形核对片状Ag3Sn相随机析出以及在温度梯度下倾向于在冷端析出的作用机理,揭示了Ag原子热迁移通量与化学势通量相互作用导致Ag3Sn相热端溶解与冷端生长的机制。3.基体晶体取向与交互作用对焊点界面反应影响的研究表明:对于多晶基体微焊点,Cu/Sn/Cu微焊点界面形成扇贝状Cu6Sn5晶粒,并随反应时间熟化与合并长大,最终形成全IMC焊点;Cu/Sn/Ni微焊点中,交互作用促进了Ni原子参与Cu侧界面反应生成细小的(Cu,Ni)6Sn5晶粒,而Cu原子扩散至Ni侧界面加速了针状的(Cu,Ni)6Sn5晶粒的生长,最终形成的全IMC焊点内有孔洞残留。对于单晶基体微焊点,300℃下(001)Cu基体界面生成相互垂直规则排列的棱晶状Cu6Sn5晶粒,但随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变为无择优取向的扇贝状形貌;250℃下(001)Ni基体界面能够形成平行排列的针状(Cu,Ni)6Sn5晶粒。阐明了界面两侧Cu6Sn5晶粒生长接近后加速生长的驱动力是界面两侧Cu原子熟化通量的交互作用,揭示了晶界迁移是两侧相对晶粒合并形成单一晶粒的机制;基于Cu原子通量控制的动力学与团簇理论,阐明了Cu-Ni交互作用与基体晶体取向影响下界面IMC形核生长与演变(形貌、取向)的机理。4.微焊点拉伸性能的研究表明:随界面IMC厚度增加,微焊点拉伸强度增加、脆性增大,断裂位置由钎料内部向IMC界面转变;与钎料焊点相比,全IMC焊点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Cu/IMC/Cu焊点达到93MPa,Cu/IMC/Ni焊点达到110 MPa); Cu/IMC/Cu焊点的断裂发生在Cu3Sn/Cu6Sn5界面上,而Cu/IMC/Ni焊点的断裂发生在两侧(Cu,Ni)6Sn5生长融合相接触的界面上;原位表征了裂纹在界面缺陷及应力集中位置萌生与扩展并导致微焊点断裂的过程;阐明了微焊点界面IMC对钎料产生约束应力导致焊点强度增加的机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志强;杨延清;张伟;赵光明;罗贤;黄斌;;SiC_f/Ti-43Al-9V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05期

2 刘耀辉,何镇明,于思荣,刘淑范,李庆春;Nb,Ce 对 Al_2O_3-中锰钢界面的影响[J];材料科学进展;1989年05期

3 熊艳才,洪润洲,黄志光,王文清;铝液氢的界面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年06期

4 朱艳,杨延清,马志军,陈彦;SCS-6 SiC/Ti_2AlNb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及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2年06期

5 吴铭方;司乃潮;王敬;王凤江;;铁/铝扩散偶界面反应层生长机理分析[J];焊接学报;2011年05期

6 罗恒军;杨延清;黄斌;罗贤;原梅妮;;SiC_f/Ti-6Al-4V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及其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9年03期

7 刘爱辉;李邦盛;南海;隋艳伟;郭景杰;傅恒志;;钛铝基合金与4种陶瓷界面反应的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06期

8 陈叶生;张国定;吴人洁;;碳/铝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对抗拉强度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1987年03期

9 孙国雄,廖恒成,潘冶;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界面反应与控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年04期

10 丁宏升,郭景杰,苏彦庆,贾均;复合氧化物喷涂金属型铸造纯钛的界面反应研究[J];铸造;199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韦;刘柯钊;杨江荣;肖红;陆雷;蒋春丽;;铀与表面铝薄膜界面反应的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刘鸿羽;刘时兵;史昆;姚谦;杨海涛;陈晓明;;我国钛合金与铸型材料界面反应研究现状[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3 杨扬;陆皓;余春;陈俊梅;;热老化条件下Sn3.5Ag/Cu界面反应的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张顾耀;杜正恭;蔡淑月;李其融;;利用场发射电子探针鉴定微电子构装覆晶焊点与金属化层之界面反应[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丁浩;邓雁希;许霞;林海;杜高翔;;机械力化学法制备CaCO_3/TiO_2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界面反应机理[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胡津;赵雪慧;姚忠凯;;界面反应对硼酸铝晶须增强铝复合材料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杨延清;黄斌;李健康;原梅妮;张荣军;罗贤;;SiCf/Ti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和界面结合强度(邀请报告)[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杜艳玲;万永健;于光远;许用会;武海红;;浅析镀层界面反应及组织结构[A];河北省2010年炼钢—连铸—轧钢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9 李树杰;王川宝;宋e,

本文编号:2447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447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7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