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疲劳性能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1944·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第46卷图1激光沉积槽修复试样加工示意图Fig.1Schematicofgroovesamplepreparation204mm×40mm×4mm,其中预制槽宽w为18mm,深h为2mm,槽坡度角θ为45°。激光沉积槽修复TA15钛合金拉伸性能如表1所示。激光修复工艺参数为光斑直径约2.5mm,激光功率1.7~2kW,扫描速度5~7mm/s,送粉速度2~4g/min,分层厚度0.7mm,道间扫描间距2.0mm,搭接率45%~55%。疲劳试样分为A、B、C3组,以研究激光沉积槽修复件的疲劳性能。A组为锻件基体;B组为退火后试件(600℃/3h),AC去应力退火;C组为固溶时效热处理后试件(950℃/1h,WQ+550℃/6h,AC)。在槽修复件靠近疲劳源的断裂表面截取用于微观组织观察的试样,用金相砂纸打磨、抛光,金相试样腐蚀采用Kroll腐蚀剂(HF:HNO3:H2O=5:15:80)。拉-拉疲劳试验在MTS-810疲劳试验机上按GB/T15248-2008进行,试验在室温空气环境下进行,控制波形为正弦波,应力水平为550MPa,应力比为0.06。采用OLYMPUS-DP71型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观组织变化和裂纹扩展路径,JSM-7001F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热处理后断口形貌,并分析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特性。表1激光沉积槽修复TA15钛合金拉伸性能Table1RoomtemperaturetensilepropertiesofgroovesampleStateofmaterialsσb/MPaσ0.2/MPaElongation/%Substrate95991316.6LDR+annealing100491614.6LDR+Solution-aging11209975.12结果与分析2.1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的疲劳性能激光沉积修复钛合金疲劳寿命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利用统计分析法对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对比计算疲劳寿命。由于“概率密度函数”常用于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基体的分散度不大,因此可采用子样数据估计总体参数。表2为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第7期许良等: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疲劳性能·1945·图2TA15合金试样断裂后宏观形貌Fig.2MacroscopicmorphologiesofLDRedTA15alloysamples:(a)annealedand(b)solution-aged图3TA15合金疲劳断裂表面形貌Fig.3SEMmorphologiesofLDRedTA15alloy:(a)annealedand(b)solution-aged(图2)。从图3可以看出,激光沉积修复件裂纹起始于修复区的气孔处,气孔均在试样内部,断口上有大量散射状条纹,表明裂纹形成后往试样四周扩展。气孔的存在加快了疲劳源的萌生和小裂纹的扩展,使激光沉积修复件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比母材低。此外,还可以看出退火态试样裂纹扩展区与瞬断区的界限比较明显,瞬断区高低起伏(图3a);固溶时效态断面比退火态整体起伏较小,疲劳裂纹扩展区的比例增加(图3b)。图4为退火态裂纹源区不同位置的断裂形貌。可以看到气孔附近有尺寸较孝取向不同的α片层,并有许多α/β片层相互垂直(图4a)。还可以看到沿滑移面的解理断裂和α/β片层撕裂的综合形貌,以及许多沿着α/β片层集束的断裂小平面(图4b),这是由不同取向的滑移面分离断裂所致,,断裂小平面的尺寸与片层集束相当,为5~10μm,其敏感尺寸达到α/β片层集束尺寸组织单元。固溶时效后,断裂表面形态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距疲劳源150μm处有由于晶粒取向不同而形成的撕裂面(图5a)。当裂纹穿过晶界从一个晶粒扩展至另一个取向不同晶粒时,裂纹沿着晶粒容图4退火态TA15合金疲劳源区不同位置形貌Fig.4SEMmorphologiesofdifferentregionsnearthemicroporeoftheas-annealedLDRedTA15alloy:(a)α/βlamellarand(b)cleavagefacetsandtearingpattern图5固溶时效态TA15合金疲劳裂纹萌生扩展Fig.5SEMmicrographsoffatiguecrackinitiationandpropaga-tionofth
【作者单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5309)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024011)
【分类号】:TG146.23;TG6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洋;张述泉;刘长猛;汤海波;;激光熔化沉积TC18钛合金组织及缺口高周疲劳性能[J];金属热处理;2013年05期
2 薛蕾;陈静;林鑫;黄卫东;;激光成形修复TC4合金锻件的低周疲劳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7期
3 马英杰;李晋炜;雷家峰;唐振云;刘羽寅;杨锐;;显微组织对TC4ELI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及扩展速率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0年09期
4 贺瑞军;王华明;;激光沉积Ti-6Al-2Zr-Mo-V钛合金高周疲劳性能[J];航空学报;2010年07期
5 贺瑞军;王华明;;激光熔化沉积Ti-6Al-2Zr-Mo-V合金高周疲劳变形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良;黄双君;王磊;周松;回丽;;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疲劳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年07期
2 张凤英;赵汉宇;刘桐;关娇;张哲辉;;坡口角度对激光成形修复316L不锈钢冶金质量的影响[J];应用激光;2017年02期
3 郭庆清;王佳亮;吴永红;姜永正;;显微组织对近α钛合金BT-20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4 黄澳;陈吉;宋见;刘元福;常季;;时效时间对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与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6年10期
5 侯慧鹏;田象军;刘栋;王华明;;氩弧焊修复激光成形TC11钛合金组织及高周疲劳性能[J];焊接学报;2016年08期
6 周娴;杨钢;周林;孙彦华;岳有成;;热处理工艺对医用髋关节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6年05期
7 魏泽民;梁宇;梁益龙;熊虎;韦贤毅;;高碳钢中珠光体片层与先共析铁素体对断裂韧性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6年01期
8 黄志涛;锁红波;杨光;杨帆;董伟;;热处理工艺对电子束熔丝成形TC18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年12期
9 罗奎林;郭双全;何勇;付俊波;;激光熔覆修复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TC4钛合金静子叶片[J];中国表面工程;2015年06期
10 何卫锋;张金;杨卓君;杨竹芳;李玉琴;李靖;;激光冲击强化钛合金熔覆修复试件疲劳性能研究[J];中国激光;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百芳;杨义;葛鹏;杨冠军;;TC18钛合金室温性能与初生α相组织特征的关系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1年14期
2 张思倩;李述军;郝玉琳;杨锐;;Ti-24Nb-4Zr-8Sn合金疲劳缺口敏感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S1期
3 韩栋;张鹏省;毛小南;卢亚锋;奚正平;杨建朝;;两种典型热处理工艺对TC18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J];钛工业进展;2009年06期
4 田象军;张述泉;汤海波;李安;方艳丽;李鹏;张凌云;王华明;;激光熔化沉积TC2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J];金属热处理;2009年12期
5 马英杰;刘建荣;雷家峰;刘羽寅;杨锐;;钛合金β晶粒生长规律及晶粒尺寸对损伤容限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6期
6 官杰;刘建荣;雷家峰;刘羽寅;;TC18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与热处理制度的关系[J];材料研究学报;2009年01期
7 马英杰;刘建荣;雷家峰;李玉兰;刘羽寅;杨锐;;钛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Paris区中的转折点[J];金属学报;2008年08期
8 王华明;张凌云;李安;汤海波;张述泉;方艳丽;李鹏;;高性能航空金属结构材料及特种涂层激光熔化沉积制备与成形研究进展[J];金属热处理;2008年01期
9 虞忠良;赵永庆;周廉;孙军;曲恒磊;;缺口对TC21合金高周和低周疲劳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9期
10 虞忠良;赵永庆;周廉;孙军;;TC21合金315℃高周疲劳光滑和缺口试样断口分析[J];材料工程;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维;郭鹏飞;杨光;钦兰云;卞宏友;王伟;任宇航;;超声波对BT20钛合金激光沉积修复作用机制探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8期
2 钦兰云;卞宏友;杨光;宋海浩;王维;任宇航;;激光沉积修复TA15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08期
3 卞宏友;雷洋;王婷;杨光;钦兰云;韩双隆;;工艺参数对激光沉积修复钛合金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J];应用激光;2014年04期
4 钦兰云;王婷;杨光;王维;卞宏友;任宇航;;激光沉积修复BT20合金试验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2期
5 钦兰云;杨光;王维;任宇航;卞宏友;;激光沉积修复BT20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02期
6 许妮君;刘常升;商硕;孙挺;;球墨铸铁表面连续激光沉积高速钢粉末涂层的工艺与组织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7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钦兰云;钛合金激光沉积修复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2 钦兰云;钛合金激光沉积修复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林林;钛合金激光沉积修复热力耦合场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赵兵;超音速沉积Stellite6颗粒与激光复合工艺的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鲁俊杰;钛合金薄壁零件激光沉积成形基体变形与应力调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马闯;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疲劳性能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5 周佳平;激光沉积制造应力演化及其控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6 岳耀猛;超声辅助钛合金激光沉积修复机理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7 薛雄;旋转磁场辅助钛合金激光沉积制造技术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8 雷洋;感应加热辅助钛合金激光沉积修复热行为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赵翔鹏;GH4169合金激光沉积修复工艺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10 赵恩迪;电磁辅助钛合金激光沉积修复过程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15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51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