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表层超硬化M50NiL钢接触疲劳失效机理

发布时间:2019-10-25 15:55
【摘要】:应用表面轮廓仪、维氏硬度计、残余应力X射线测定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等,对比研究表层超硬化M50NiL钢和M50钢制圆棒试样的硬度梯度、残余应力梯度以及组织结构,实测各自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并对比分析失效过程,探讨表层超硬化M50NiL钢的疲劳失效机理。结果表明:表层超硬化M50NiL钢失效机理回归赫兹理论,为典型的接触疲劳失效特征,接触疲劳寿命大幅提高;高的表面硬度和表面残余压应力,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完全抑制表面起始裂纹的形成,是失效机理回归赫兹理论的主要原因。
【图文】:

示意图,滚动接触疲劳,试件,超硬


第6期表层超硬化M50NiL钢接触疲劳失效机理图1滚动接触疲劳试件示意图Fig.1Diagramofrollingcontactfatiguetestspecimen2结果与分析2.1实验结果图2(a)为表层超硬化M50NiL钢维氏硬度梯度曲线,渗层由内往外,钢的硬度增加,在表面达到最高968HV,与M50钢的硬度720HV相比提高了248HV。图2(b)给出了表层超硬化M50NiL钢的残余应力常最大值在亚表面,约为-370MPa,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表层超硬化渗氮工艺影响残余应力深度约为0.85mm,M50钢表层则几乎没有残余应力。图2(c)为渗层的金相照片,表层为叠加于渗碳层上的渗氮层,即超硬化层,大约100μm,渗碳层的深度远大于渗氮层。图3(a)为M50NiL超硬化层光学显微照片,超硬化层主要为隐晶马氏体和细密分布的白点,为了定性分析这些白点,用扫描电镜进一步放大截面试样(图3(b)),对图3(b)中黑圆圈中白点进行能谱点扫描,结果如图3(c),碳的原子分数约为19%,氮的原子分数约为15%,考虑到点扫描的测量误差,可确定白点为碳(氮)化物。M50NiL超硬化层碳(氮)化物分布较密,呈细粒状,尺寸很小,且弥散分布。为了比较,图3(d)给出了M50光学显微照片,M50的碳化物粗大,呈聚集状分布。表1为滚动接触疲劳实验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表层超硬化M50NiL钢疲劳寿命达到107循环周次以上,平均寿命是M50的4.6倍。图4为表层超硬化M50NiL钢滚道和M50钢滚道失效过程照片,图4(a)~(c)为表层超硬化M50NiL不同周次滚道扫描电镜照片,图4(d)~(f)为M50NiL不同周次滚道扫描电镜照片。由图4可以看出,失效过程均为从早期的轻微犁沟磨损,到微剥落,最后出现主剥落坑。不同的是M50在104周次时即出现微剥落,106周次出现失效(失效判据为图2表层超硬化M50NiL(a)硬度梯度;(b)残余应力场;

金相照片,超硬,残余应力场,硬度梯度


第6期表层超硬化M50NiL钢接触疲劳失效机理图1滚动接触疲劳试件示意图Fig.1Diagramofrollingcontactfatiguetestspecimen2结果与分析2.1实验结果图2(a)为表层超硬化M50NiL钢维氏硬度梯度曲线,渗层由内往外,钢的硬度增加,在表面达到最高968HV,与M50钢的硬度720HV相比提高了248HV。图2(b)给出了表层超硬化M50NiL钢的残余应力常最大值在亚表面,约为-370MPa,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表层超硬化渗氮工艺影响残余应力深度约为0.85mm,M50钢表层则几乎没有残余应力。图2(c)为渗层的金相照片,表层为叠加于渗碳层上的渗氮层,即超硬化层,大约100μm,渗碳层的深度远大于渗氮层。图3(a)为M50NiL超硬化层光学显微照片,超硬化层主要为隐晶马氏体和细密分布的白点,为了定性分析这些白点,用扫描电镜进一步放大截面试样(图3(b)),对图3(b)中黑圆圈中白点进行能谱点扫描,结果如图3(c),碳的原子分数约为19%,氮的原子分数约为15%,考虑到点扫描的测量误差,可确定白点为碳(氮)化物。M50NiL超硬化层碳(氮)化物分布较密,呈细粒状,,尺寸很小,且弥散分布。为了比较,图3(d)给出了M50光学显微照片,M50的碳化物粗大,呈聚集状分布。表1为滚动接触疲劳实验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表层超硬化M50NiL钢疲劳寿命达到107循环周次以上,平均寿命是M50的4.6倍。图4为表层超硬化M50NiL钢滚道和M50钢滚道失效过程照片,图4(a)~(c)为表层超硬化M50NiL不同周次滚道扫描电镜照片,图4(d)~(f)为M50NiL不同周次滚道扫描电镜照片。由图4可以看出,失效过程均为从早期的轻微犁沟磨损,到微剥落,最后出现主剥落坑。不同的是M50在104周次时即出现微剥落,106周次出现失效(失效判据为图2表层超硬化M50NiL(a)硬度梯度;(b)残余应力场;
【作者单位】: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基金】:973项目资助
【分类号】:TG14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怡;接触疲劳形貌与组织的关系[J];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温诗铸;对于接触疲劳各种强度准则的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3 朱敦伦 ,李植 ,赵继忠 ,陈生;渗碳件接触疲劳试验结果的数学分析[J];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4 朱法义;姚枚;;关于接触疲劳破坏分类的讨论[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3年02期

5 范鹤立,丛家瑞,李隆盛;奥贝球铁接触疲劳破坏形式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6 陈逸华;陈继直;孙广锡;;深层渗碳齿轮材料接触疲劳试验方法的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7 张同俊;胡镇华;沈关学;崔];;接触疲劳过程中的诱发相变和冷作硬化[J];金属学报;1991年02期

8 马腾,朱桂兰;稀土对轨钢接触疲劳行为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0年02期

9 江志华;李志;佟小军;李志明;;深氮化硬化钢的接触疲劳试验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03期

10 朱跃 ,张平和;齿轮线接触疲劳的模拟性研究——试样的正确设计与点蚀的力学成因[J];江苏工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薇薇;高性能轴承钢接触疲劳及诊断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52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552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9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