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Zr、Sc的Al-Zn-Mg-Cu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
【图文】:
150℃×18h+200℃×1h+150℃×18h的回归再时效处理。利用StruersTenupol-5双喷电解减薄仪在-30℃、17V的条件下,采用25%HNO3+75%CH3OH溶液对50μm样品进行电解减保利用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两种时效状态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合金的疲劳实验在PLD-50型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上进行,采用正弦波,应力比R=-1,加载频率为1Hz,名义应变幅为0.4%~0.8%。疲劳试样的尺寸如图1所示。图1疲劳试样的尺寸(mm)Fig.1Dimensionoffatiguesample(mm)2结果与分析2.1显微组织Al-Zn-Mg-Cu系铝合金的时效析出序列为:SSS—GP区—η′相—η相。含微量Zr和Sc元素的Al-Zn-Mg-Cu合金的时效析出序列并无改变,但其时效析出驱动力发生改变。由TEM分析得知,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在均匀化处理后,生成大量弥散分布的Al3(Zr,Sc)粒子,尺寸约为20nm,其衍射斑点在{011}位置,与基体共格,如图2所示。图2Al3(Zr,Sc)相的TEM照片Fig.2TEMmicrographsofAl3(Zr,Sc)phases图3为两种时效状态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TEM照片。由图3(a)可见,合金经150℃×36h的单级时效处理后,基体析出相(MPt)细
Sc元素的Al-Zn-Mg-Cu合金的时效析出序列并无改变,,但其时效析出驱动力发生改变。由TEM分析得知,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在均匀化处理后,生成大量弥散分布的Al3(Zr,Sc)粒子,尺寸约为20nm,其衍射斑点在{011}位置,与基体共格,如图2所示。图2Al3(Zr,Sc)相的TEM照片Fig.2TEMmicrographsofAl3(Zr,Sc)phases图3为两种时效状态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TEM照片。由图3(a)可见,合金经150℃×36h的单级时效处理后,基体析出相(MPt)细孝弥散,以η′相为主;晶界析出相(GBP)呈长条状,与晶界平行分布,为η相;并且延晶界两侧的一定区域内没有沉淀析出相,即晶界无析出带(PFZ),宽度为20nm左右。当合金经150℃×18h+200℃×1h+150℃×18h的回归再时效处理后,如图3(b)所示,MPt弥散分布,其尺寸较150℃×36h处理状态的略有长大,同样以η′相为主;而GBP长大明显,呈块状η相;PFZ宽化,约40nm。图3单级时效与回归再时效状态合金的TEM照片Fig.3TEMmicrographsofalloywithsinglestageagingandRRAtreatedstates2.2低周疲劳行为2.2.1循环应力响应行为图4为在0.4%~0.8%的外加总应变幅下回归再时效态合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扬声;;低周疲劳简介[J];机械;1985年05期
2 蔡力勋,孙亚芳,王理,黄淑珍;考虑温度效应的钛合金钢低周疲劳行为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0年06期
3 曹嘉新,徐熊;金属高温轴向加载低周疲劳试验探讨[J];上海金属;2002年03期
4 范志超 ,蒋家羚;16MnR中温环境下应力控制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下)[J];压力容器;2002年12期
5 李远睿,陈琳;管材高温低周疲劳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3期
6 范志超,蒋家羚;16MnR钢中温低周疲劳行为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9期
7 陈凌,蒋家羚;一种新的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及实验验证[J];金属学报;2005年02期
8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1期
9 丰崇友;;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的研究综述[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年02期
10 吴海利;朱月梅;贾国庆;;X12CrMoWVNbN10-1-1转子钢室温低周疲劳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3 叶笃毅;徐元东;肖磊;查海波;;低周疲劳过程中304不锈钢细观力学特性的变化特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焦中良;帅健;;管材的低周疲劳性能分析及应变-寿命公式的确定与验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邬文睿;王炜哲;刘华锋;刘应征;;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转子低周疲劳强度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绍伦;;预应力低周疲劳及弹塑性有限元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海利;朱月梅;贾国庆;;X12CrMoWVNbN10-1-1转子钢室温低周疲劳试验特性分析[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叶序彬;胡本润;谭卫东;;腐蚀环境下低周疲劳试验技术研究[A];2012年海峡两岸破坏科学/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耿黎明;严仁军;杨宇华;张新宇;;大潜深结构的低周疲劳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10 徐坚;钟曼英;郭世行;;氢反应器壁材料的低周疲劳特性[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胡静波 沈庆达;《宋词》邮票藏有“SC”微缩字母[N];中国集邮报;2012年
2 龚士弘 盛光敏;震区用钢知识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2年
3 记者 张岚 曾小清;SC环球牵手新川创新科技园[N];四川日报;2014年
4 北京商报记者 夏姗姗;香港SC捆绑保险挺进内地高端医疗[N];北京商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伟;超(超)临界机组用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吴德龙;载荷模式对9-12%Cr钢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影响及循环本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冷利;挤压变形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组织与低周疲劳行为[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4 赵萍;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的多轴低周疲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范志超;压力容器用钢16MnR中温应力控制下的低周疲劳行为及寿命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王璐;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贵军;特种压力容器用钢2.25Cr1Mo的中温低周疲劳行为及寿命评估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李聪;锆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田雨;船体结构低周疲劳损伤极限强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丁智平;复杂应力状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低周疲劳损伤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霄天;细晶有色金属低周疲劳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袁丽佳;局部锈蚀钢材低周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3 王s
本文编号:2554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55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