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探讨
【图文】:
.0200.0020.0010.005BalanceAZ31B3.2200.4500.2600.1500.0100.0010.005Balance表2试验用镁合金力学性能表(室温25℃)Tab.2Mechanicalpropertiesofmagnesiumalloysinexperimentsatroomtemperature25℃材料σb(MPa)σ0.2(MPa)E(GPa)δ(%)AZ91D272144458AZ31B2451364019.5图1疲劳试样示意图Fig.1Fatiguespecimeninexperiments表3、表4分别为铸造镁合金AZ91D和变形镁合金AZ31B恒定室温25℃下的低周疲劳试验数据及试验结果,其中应变、应变能密度等疲劳参数均取为半寿命处的参数值。基于表3、表4的试验数据,对Basquin模型、SWT模型、应变能-寿命模型以及本文提出的镁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拟合,拟合关系式如下,拟合曲线见图2,其中Rf为拟合相关系数。(1)Basquin模型。AZ91D:σa=176.17326(2Nf)-0.081,Rf=0.87156AZ31B:σa=161.57345(2Nf)-0.07681,,Rf=0.86453(2)SWT模型。AZ91D:σeq=246.55851(2Nf)-0.0732,Rf=0.9302AZ31B:σeq=229.54614(2Nf)-0.07115,Rf=0.9
(a)Basquin模型(b)SWT模型(c)塑性应变能-寿命模型(d)总应变能-寿命模型(e)新的镁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图2镁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拟合图Fig.2Fittingcurvesoflowcyclefatiguelifepredictionmodelsformagnesiumalloys(a)铸造镁合金AZ91D(b)变形镁合金AZ31B图3镁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效果图Fig.3Lowcyclefatiguepredictioneffectofmagnesiumalloys从图3可知:①相较其他寿命模型,本文提出的镁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对于铸造镁合金AZ91D和变形镁合金AZ31B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所有数据点均在2倍误差带以内,大部分数据点在1.5倍误差带以内。②经典的Basquin模型、SWT模型及应变能-寿命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有限,仅少部分数据点在1.5倍误差带以内。其中,Basqui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差,50%以上的数据点在2倍误差带以外,考虑平均应力修正的SWT模型预测效果较Basquin模型预测效果明显改观,仅有少量数据点在2倍误差带以外。相较Basquin模型及SWT模型,应变能-寿命模型预测的整体效果较好,塑性应变能-寿命模型的大部分数据点在2倍误差带以内。从上述试验结果可知,对于承受非对称应力控制的镁合金低周疲劳而言,经典的Basquin模型、SWT模型及应变能-寿命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有限,相较于上述模型,本文提出的镁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青;董俊华;余伟炜;高炳军;;不同温度下15CrMoR循环塑性实验研究及低周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强度;2014年03期
2 康国政;李友国;;中碳贝氏体钢的室温单轴循环变形行为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凌;张贤明;刘飞;欧阳平;贾艳艳;;镁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探讨[J];中国机械工程;2017年05期
2 马凯;王传志;董俊华;高炳军;;15CrMoR焊缝区及母材区低周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强度;2016年04期
3 尹军军;富阳;董俊华;高炳军;;PE100管的室温单轴应变循环行为与棘轮效应[J];机械工程材料;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孙宇鹏;董俊华;高炳军;;合金钢的高温单轴棘轮效应实验研究1.25Cr0.5Mo[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刘星;宋翠娥;;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选材[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年03期
3 董亚伟;康国政;刘宇杰;王弘;程晓娟;;室温下20钢高周次单轴棘轮行为的实验研究[J];金属学报;2009年07期
4 高俊生;王显伟;;焦炭塔的剩余寿命评估与安全生产[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6年02期
5 康国政;循环稳定材料的棘轮行为:II.隐式应力积分算法和有限元实现[J];工程力学;2005年03期
6 康国政,高庆;循环稳定材料的棘轮行为:I.实验和本构模型[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7 梅冰,李友国,汪长安,窦鹏;中碳贝氏体钢滚动接触疲劳的裂纹萌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2期
8 康国政,高庆,蔡力勋,杨显杰,孙亚芳;304不锈钢非比例循环棘轮行为的实验研究[J];金属学报;2000年05期
9 向阳开,杨显杰,高庆,蔡力勋;不锈钢316L单轴棘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核动力工程;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扬声;;低周疲劳简介[J];机械;1985年05期
2 蔡力勋,孙亚芳,王理,黄淑珍;考虑温度效应的钛合金钢低周疲劳行为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0年06期
3 曹嘉新,徐熊;金属高温轴向加载低周疲劳试验探讨[J];上海金属;2002年03期
4 范志超 ,蒋家羚;16MnR中温环境下应力控制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下)[J];压力容器;2002年12期
5 李远睿,陈琳;管材高温低周疲劳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3期
6 范志超,蒋家羚;16MnR钢中温低周疲劳行为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9期
7 陈凌,蒋家羚;一种新的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及实验验证[J];金属学报;2005年02期
8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1期
9 丰崇友;;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的研究综述[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年02期
10 吴海利;朱月梅;贾国庆;;X12CrMoWVNbN10-1-1转子钢室温低周疲劳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张峰;;轮箍低周疲劳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3 叶笃毅;徐元东;肖磊;查海波;;低周疲劳过程中304不锈钢细观力学特性的变化特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焦中良;帅健;;管材的低周疲劳性能分析及应变-寿命公式的确定与验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邬文睿;王炜哲;刘华锋;刘应征;;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转子低周疲劳强度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绍伦;;预应力低周疲劳及弹塑性有限元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海利;朱月梅;贾国庆;;X12CrMoWVNbN10-1-1转子钢室温低周疲劳试验特性分析[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叶序彬;胡本润;谭卫东;;腐蚀环境下低周疲劳试验技术研究[A];2012年海峡两岸破坏科学/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耿黎明;严仁军;杨宇华;张新宇;;大潜深结构的低周疲劳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10 徐坚;钟曼英;郭世行;;氢反应器壁材料的低周疲劳特性[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龚士弘 盛光敏;震区用钢知识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伟;超(超)临界机组用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吴德龙;载荷模式对9-12%Cr钢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影响及循环本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冷利;挤压变形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组织与低周疲劳行为[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4 赵萍;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的多轴低周疲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范志超;压力容器用钢16MnR中温应力控制下的低周疲劳行为及寿命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王璐;复杂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短裂纹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贵军;特种压力容器用钢2.25Cr1Mo的中温低周疲劳行为及寿命评估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李聪;锆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田雨;船体结构低周疲劳损伤极限强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丁智平;复杂应力状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低周疲劳损伤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霄天;细晶有色金属低周疲劳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袁丽佳;局部锈蚀钢材低周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3 王s
本文编号:2584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58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