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高耐候热轧H型钢组织和强韧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09:48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铁道行业上使用的耐候型钢和板材迫切需要在耐候性能和强度的结合上进一步升级。高耐候钢的腐蚀速率需要达到一般钢材腐蚀速率的30%以下。耐候性能的提高需要在钢材中加入Cr、Ni、Cu等合金元素,同时需要降低C的含量,在工艺上需要采用TMCP技术并减小轧后冷却速度,这些要求对于H型钢的生产造成很大的难度。鉴于此,本文根据铁路车辆对高强高耐候H型钢的性能要求,针对马钢H型钢生产线的具体工艺装备特点,设计了三种不同C、Cr成分体系的试验钢,开展以下试验:采用金相法并结合热膨胀法绘制了试验钢的CCT曲线,分析了试验钢连续冷却转变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r含量较低的1号试验钢的铁素体转变区域较大,3种试验钢的珠光体转变区域均较小,C含量较低的2号试验钢,在试验冷速范围内,未出现马氏体转变。从强度角度分析,1号试验钢单纯满足抗拉强度的冷却速率应小于等于1℃/s,2号试验钢单纯满足抗拉强度的冷却速率应大于等于0.5℃/s,3号试验钢单纯满足抗拉强度的冷却速率应小于等于0.2℃/s。通过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冷却速率对组织转变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组织形态来看,1号试验钢在低温、大变形、慢冷速条件下,获得细小铁素体、少量珠光体与细小贝氏体组织,其组织强韧性较好,其较佳形变工艺方案为:形变温度为800~850℃、压下率大于30%,冷却速率在0.5~1℃/s之间。2号试验钢在慢冷速或大变形、中等冷速条件下,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和少量珠光体组织,其组织强韧性较好,其较佳形变工艺方案为:冷速0.5~1℃/s或压下率大于50%,冷却速率为2℃/s左右。3号试验钢在800~850℃形变60%以上,并且冷却速率小于0.5℃/s才能获得强韧性较好的细小铁素体和贝氏体的组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在确保耐候性的基础上,为获得满足高耐候钢的强韧性能,对3号试验钢进行成分优化,重点研究了回火工艺对高耐候热轧H型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后试验钢的韧性得到显著改善,延伸率有了显著提高,屈服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抗拉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先是略微升高,然后降低;在450℃回火时,试验钢的冲击功最高,满足试验钢在-40℃的冲击功≥27J的设计要求。通过对力学性能的综合考量,试验钢的最佳回火工艺为回火温度450℃保温60 min。
【图文】:

屈服强度,晶粒尺寸,置换基


第一章 绪论溶强化。溶质元素在基体中的饱和溶解度特C、N 等元素在基体 Fe 中的溶解度有限,随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溶强化。当溶质原子置换基体中的原子形成对称的。置换式固溶体主要受到原子尺寸、响。存在大量晶界,当多晶体变形时,由于各晶直接传播到另一个取向差异的晶粒,必须使滑移[32]。根据分析,,可以得出屈服强度与晶和 ky为材料有关的常数。具体如图 1.4 所示100nm,由图可以看出随着晶粒尺寸的细化

第二相粒子,位错


图 1.5 位错绕过第二相粒子Fig1.5 The dislocation around the second phase particle图 1.6 位错切过第二相粒子Fig1.6 The dislocation cut through the second phase particles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1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原卓浩;王福明;秦润之;韦士来;叶高旗;;铬对Q345钢过冷奥氏体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年S2期

2 张楠;董现春;章军;;回火工艺对低碳贝氏体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年08期

3 聂友明;陈增有;苏广宇;;S450EW高耐蚀性耐候钢的焊接工艺[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孙静涛;曲朝霞;聂友明;徐玉君;陈增有;温东辉;杜兵;;S450EW新型耐候钢焊接工艺与低温韧性研究[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俊霖;刘志勇;陈吉清;梁文;陶文哲;黄大伟;;回火工艺对S450EW力学性能及组织影响[A];“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霄雨;合金元素和轧制工艺对低碳贝氏体耐候钢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D];东北大学;2011年

2 李小宝;回火工艺对低碳高强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8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48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b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