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高温合金GH4169的电火花加工多目标参数优化与工艺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3:41
【摘要】:由于高温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良好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等优良的性质,因此,广泛用来制造航空发动机和汽轮机的关键零部件。在所有高温合金中,GH4169的产量和使用量最大,因此,GH4169最具有代表性。但是,在用传统切削加工GH4169时,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切削力大,刀具易磨损等。由于电火花加工依靠火花放电产生的热能将材料去除,不受工件材料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并且加工精度高,因此,利用电火花加工GH4169是非常合适的。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多目标参数优化、工艺建模等方面,对GH4169的电火花加工参数进行了研究,对实际生产中的参数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峰值电流、脉宽、脉间、间隙电压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洛氏硬度计对GH4169的加工面硬度进行了测量,利用扫描电镜对GH4169加工面的裂纹进行观察,并做了相应分析。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探究了峰值电流、脉宽、脉间、间隙电压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灰关联度分析法,对电火花加工GH4169进行了多目标参数优化,得到了最优的参数组合:峰值电流为3A,脉宽为60μs,脉间为40μs,间隙电压为27档,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将验证结果与正交表中的最优组合相比较,发现虽然粗糙度值略有增大,但是材料去除率提升了约2.9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又做了35组试验,与正交试验的16组数据一起组成样本数据,任意选取其中的6组数据构成测试样本,剩余的45组数据构成训练样本。通过合理选取相关函数和参数,以峰值电流、脉宽、脉间、间隙电压为网络的输入,以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为网络的输出,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火花加工GH4169预测模型,并对该预测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虽然该模型在实际参数预测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这些误差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该预测模型依然是有效的。利用遗传算法对已建预测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最后将优化前后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论对于表面粗糙度,还是对于材料去除率,优化后模型的预测误差比优化前的预测误差普遍小很多。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模型不仅预测精度较高,而且稳定性也较好。
【图文】:

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工件,原理图


的脉冲性放电产生的电腐蚀现象将材料蚀除的特种加工方法。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主要利用电能和热能去除材料[16],因此又称作电蚀加工或放电加工。该方法是由前苏联学者拉扎连柯夫妇于 1943 年在研究电腐蚀现象的过程中发现[17],并逐步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如图 1.1 所示为电火花加工原理图。电火花加工的整个过程可以描述为:先将工具电极 4 和工件 1 分别连接脉冲电源 2 的正负两极,再将两电极浸没于绝缘介质 5 中。在脉冲电源 2 的作用下,工件 1 和工具电极 4 之间会形成电场。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 3 的带动下,工具电极 4 逐步向工件 1 靠近,同时两极间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大,当两极间距小到一定程度时,绝缘介质将被击穿形成放电通道,这时两极放电点处的金属材料在瞬时高温的作用下熔化,甚至汽化,从而形成放电凹坑[18],这样就完成了单脉冲放电。随着自动进给调节装置 3 带动工具电极 4 不断靠近工件 1,经过一定频率的连续放电,工具电极 4 的形状就反向复制到工件 1上,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工件。图 1.2 为电火花加工表面示意图。

工具电极,电火花加工,绝缘介质,进给装置


的脉冲性放电产生的电腐蚀现象将材料蚀除的特种加工方法。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主要利用电能和热能去除材料[16],因此又称作电蚀加工或放电加工。该方法是由前苏联学者拉扎连柯夫妇于 1943 年在研究电腐蚀现象的过程中发现[17],并逐步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如图 1.1 所示为电火花加工原理图。电火花加工的整个过程可以描述为:先将工具电极 4 和工件 1 分别连接脉冲电源 2 的正负两极,再将两电极浸没于绝缘介质 5 中。在脉冲电源 2 的作用下,工件 1 和工具电极 4 之间会形成电场。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 3 的带动下,工具电极 4 逐步向工件 1 靠近,同时两极间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大,当两极间距小到一定程度时,绝缘介质将被击穿形成放电通道,这时两极放电点处的金属材料在瞬时高温的作用下熔化,甚至汽化,从而形成放电凹坑[18],这样就完成了单脉冲放电。随着自动进给调节装置 3 带动工具电极 4 不断靠近工件 1,经过一定频率的连续放电,工具电极 4 的形状就反向复制到工件 1上,,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工件。图 1.2 为电火花加工表面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63;TG661;TK2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曼;杨勇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正交试验法的线切割电参数优化[J];煤矿机械;2014年11期

2 曹国强;刘江宁;李原吉;;基于正交试验的微电解加工高温合金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3 孙晓岚;刘晓;梁为;康小明;;闭式整体叶盘电火花加工表面质量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13年02期

4 李丽;魏修亭;程祥;;镍基高温合金IN718电火花加工初步试验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03期

5 张利堂;刘勇;杜树浩;;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仿真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0年03期

6 李立青;郭艳玲;白基成;郭永丰;;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预测[J];机床与液压;2008年02期

7 胡仁平;杨洋;左雪平;;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电火花加工效果的预测[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11期

8 陈蔚鸿;徐小兵;李应虎;毕立彩;;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火花加工工艺效果预测模型[J];机械;2006年09期

9 周燕,赵福令,王元刚,王辉;基于神经网络的混粉电火花加工效果的预测模型[J];电加工与模具;2005年05期

10 胡壮麒,刘丽荣,金涛,孙晓峰;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发展[J];航空发动机;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686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86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