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塑性变形与热处理对高纯Al-1%Si再结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01 00:27
【摘要】:本文研究了半导体用超高纯溅射靶材的Al-1%Si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热处理对静态再结晶的影响。超高纯Al-1%Si是半导体工艺中的关键互联线材料,其溅射靶材要求细小以及均匀的晶粒组织。铸造态晶粒和晶向组织结构远远不符合半导体溅射靶材的要求,需要在靶材制作工艺中进行塑性变形和热处理,进行再结晶从而使得晶粒细化均匀,使溅射在晶圆上的薄膜变得均匀。塑性变形和热处理中各项参数,直接影响着最终靶材产品的晶粒细化状态。本文先进行了材料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研究,通过EBSD测试,得出超高纯Al-1%Si金属在85%形变量下的开始再结晶温度、完全再结晶温度以及动力学曲线,在85%形变量的情况下,310℃开始发生静态再结晶,370℃完全再结晶,450℃观察到晶粒长大现象。动力学曲线发现形变量85%的时候,在430℃热处理下,0.5分钟开始再结晶,2分钟完全再结晶;而75%形变量下在430℃热处理下,2分钟开始再结晶,在3分钟之后完全再结晶。形变量越大,在同样的温度下,越早发生再结晶。然后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金相技术对小样进行了形变量,热处理温度以及热处理时间的研究,得出了最优形变量范围为80%-85%,最优热处理温度范围为390℃-430℃,最优热处理时间范围为5-60分钟皆可,但15分钟时是最优的。依据最终实际靶材的尺寸,进行了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观察靶坯各个区域的温度差异。热处理温度设置在410℃。在410℃下模拟的结果发现,在空气对流加热情况下,靶坯在加热过程中,3分钟后各个区域均已达到温度设定值,这表明空气对流加热的热处理不会造成靶材各个区域的不同热处理结果。最后,用实际靶材尺寸的坯料进行了85%的塑性变形和410℃×15分钟的热处理,结果发现能够得到晶粒尺寸在60-80μm之间均匀的大尺寸靶材,达到了半导体物理气相沉积的要求。本文对超高纯的Al-1%Si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热处理对静态再结晶的研究,对超高纯Al-1%Si靶材生产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和热处理具有实际指导作用,为实际产生的参数设置提供依据。
【图文】:

铝合金导线,半导体芯片,靶材


图 1-1 半导体芯片中的铝或铝合金导线金属导线都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来实高、沉积薄膜均匀性好等优势,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PVD技术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示意如图1-2所示,,靶材放置在基底上面,两者平接正电极。在正负两极中间加入磁场,由于电场和兹力F=e(v×B)的作用下做摆线运动,以提高了电子从而使氩原子迅速被离子化。带电的氩原子在磁场靶材表面的原子被轰击下来,由于原子不带电,不接沉积在基体上形成薄膜[10]。总结来说,PVD就是和电场共同作用下轰击靶材表面,靶材原子被轰击]。尚再艳等人研究发现薄膜制备过程中受靶材的晶过对不同晶粒尺寸的同种材料进行溅射镀膜的试验

示意图,应力迁移,电迁移,示意图


(5)高温溅射容易在二氧化硅和硅基地之间形成铝穿刺,从而造成短路。铝的穿刺是个严重的问题,穿刺容易造成导线之间的短路,或者硅掺杂区域的功能失效,如图1-3(a)所示的是铝穿刺到硅掺杂区。另外,电迁移和应力迁移表现的问题也很突出。电迁移主要表现为在巨大电流作用下,带电的金属离子与电子互相传导,该现象容易造成电路失效[20]。发生电迁移现象时,大量金属原子发生聚集,造成局部突起或长大,而另外区域会出现空洞,而应力迁移由于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热处理或使用过程中的升温,金属导线与中间层、基体之间产生热应力,从而在导线中产生空位,如图(b)所示。空位进行不断地扩散、成核、生长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306;TG1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怀亮;高伟;杨让;;高钼无钴马氏体时效合金的再结晶[J];物理测试;1987年05期

2 刘伟;;再结晶对沉淀粒子尺寸及其分布的影响[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3 刘家璐,杨晓跃,张廷庆;BF_2~+注入硅的特性与分析[J];微电子学;1988年02期

4 周善佑,张萍;微量锆对导电用工业纯铝再结晶的影响研究[J];镇江船舶学院学报;1988年Z1期

5 唐国宏 ,宋作舟 ,T3云书;再结晶加热速率对LC9超硬铝晶粒细化的影响[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6 黎鼎鑫;秦国义;;稀土元素对银的再结晶及晶粒组织的影响[J];贵金属;1988年04期

7 罗晋生,范永平,马秋呜;用椭偏光法研究离子注入层的红外辐照再结晶机理[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89年03期

8 林成鲁,邹世昌,沈宗雍;绝缘层上多晶硅的激光加热再结晶方法[J];物理;1989年08期

9 施华,M.Atkinson;铁及低碳钢的超快速退火[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10 柳连俊,钱佩信,张宗铭,潘子康,李志坚;定域SOI区熔再结晶研究[J];半导体学报;198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志红;蓝慧芳;王明阳;王文博;李建平;;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再结晶和析出行为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03.轧制与热处理[C];2017年

2 邢军;吴保桥;程鼎;潘红波;许文喜;夏勐;;V-N微合金热轧H型钢形变奥氏体再结晶规律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03.轧制与热处理[C];2017年

3 王梦雅;纪箴;田高峰;贾成厂;傅豪;;原始粉末颗粒边界对FGH96热变形再结晶的影响[A];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11.粉末冶金[C];2017年

4 李凡;黄海波;李金刚;;用EBSP研究铜的变形和再结晶过程[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玉峰;李文学;任慧平;靳俊雅;;利用EBSD技术研究高纯铝箔再结晶过程组织及织构的演变规律[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玉忠;;无铅焊点的疲劳失效分析[A];2019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7 张玉彬;Andrew Godfrey;刘伟;刘庆;;预退火对冷轧高纯镍立方织构形成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龙;刘灿威;陈鑫;周德敬;;铝箔在钎焊过程中抗下垂机制的研究[A];2016中国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谷金波 李晶 臧若愚 王中丙 亓福川;钛、铌对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再结晶过程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2 周谊军;溶解碳对无取向电工钢再结晶织构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嘉欣;铝合金轧制变形及再结晶退火过程中微结构与织构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2 谭士海;无铅焊点热疲劳再结晶微观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3 张中武;定向再结晶及其动力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谭凯;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铜锌锡硫薄膜生长及退火再结晶的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扬;IF钢再结晶退火过程中组织演变的原位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2 李晓瑜;塑性变形与热处理对高纯Al-1%Si再结晶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韩琼琼;薄带连铸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再结晶及析出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4 谷印麟;形变金属再结晶过程的准原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5 范贞贞;AA6014铝合金退火再结晶机制及成形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6 郝绍燕;预变形对Zr-Sn-Nb合金再结晶及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7 余明;变形量和温度对纯钨再结晶特性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8 王文海;铁硅合金的再结晶及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9 杨慧;基于Monte Carlo法的B1500HS钢奥氏体晶粒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7年

10 曹大报;HRB400热轧钢筋再结晶及相变动力学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90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90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e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