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沉积Al-Zn-Mg-Cu合金成分优化及热加工组织调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146.21
【图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g-Cu 系合金在材料性能和总体制备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然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喷射沉积 7055 等高强韧铝合金的工业化生产,锭达到 Φ500mm×1600mm。哈尔滨工业大学采用双工位喷射沉积技术制备出l-Si 梯度板材,作为新型的高强耐磨结构材料,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于喷射沉积技术所具备的优越特性,目前仍然是制备强度 800MPa 以上超高合金的最佳途径。
第 1 章 绪 论在选区激光熔覆过程中,打印腔室处于高纯氮气或氩气环境保护下,有效地防止熔融金属的氧化,另外,一些 SLM 设备可以对打印基板或整个腔室进行预热减少热应力裂纹或缺陷的产生。与传统减材制造或其它增材制造技术相比,选区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在不经过任何后续处理的条件下制备接近完全致密的近终形金属构件,且制造形状复杂的物品成本不增加,在产品设计上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与自由度。除了直接制备构件,选区激光熔覆技术还可以进行破损构件的修复,实现节能减耗、缩短研发周期的目的。由于所具备的一系列优异特性,选区激光熔覆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合金的研发与制备中,2016 年,P. Wang 等人采用选区激光熔覆设备首次制备出超高强铝合金试样并与相似成分的铸态合金试样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选区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合金具有等轴细晶的组织特征,在不经过热变形而直接热处理的情况下第二相回溶完全,试样 T6 态硬度值可达到220HV[33]。该结果证实选区激光熔覆制备 Al-Zn-Mg-Cu 系合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能起到补充强化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合金晶内和晶界处的电位差,使合金获得高强高韧的同时兼具优异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但过高的 Cu 元素含量会导致S 与 θ 相生成,而 S 相容易产生残留,从而降低合金的韧性[38]。综上所述,在Al-Zn-Mg-Cu 系合金中保持合理的 Zn/Mg 和 Cu/Mg 比是获得良好性能的基础。由于超高强铝合金制备方法多样,所对应的合金成分范围差别也较大,对于最佳主合金化元素含量比值尚无统一的结论,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受众多因素影响,几种主要强化相的形成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因此,如何增加有效强化相份数、避免难回溶粗大相生成一直是困扰众多研究者的难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材料热力学计算方法(CALPHAD)及其相关软件如 Pandat、Thermo-Calc、JMatPro 等逐渐被应用于多组元合金体系中,为合金成分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X.M. Li[39]等人采用 JMatPro 软件计算了 Cu 元素含量对 Al-Zn-Mg-Cu 合金强化相份数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当 Cu 含量为 1.4wt%时,η 相份数达到最大值;随着 Cu 含量的增加,合金中 S 相的份数不断增加,相反地,T 相的份数随着 Cu 含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如图 1-3 所示。对相同成分合金试样组织的 SEM观察证实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a)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蕾;;咱们年轻有力量——记喷射沉积技术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3年04期
2 贺毅强;陈志钢;;多层喷射沉积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3 傅定发,徐海洋,胡仲勋;多层喷射沉积技术用设备[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4年01期
4 汤琼,宁洪峰,付定发,夏伟军,陈振华,宁洪龙;多层喷射沉积制备双金属板材的机理初探[J];粉末冶金技术;2004年01期
5 陈建华;新材料时代的创新精神——评《多层喷射沉积技术及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傅定发,袁武华,康智涛,陈振华;可编程控制器在多层喷射沉积制备管坯工艺中的应用[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康智涛,陈振华,袁武华,严红革;多层喷射沉积制备大型厚壁耐热铝合金管坯[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5期
8 杨滨;喷射沉积及熔体雾化领域研究展望——记首届喷射沉积及熔体雾化国际会议[J];材料导报;2000年11期
9 管伟明,张国庆,郑福前,谢明,刘建良;熔融金属喷射沉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贵金属;1999年02期
10 孙伟成,张淑荣,董书田,郭振鹏,贾春红;喷射沉积快速凝固技术[J];新技术新工艺;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伟;秦占明;翟景;;喷射沉积高性能铝合金研究现状及趋势[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霍光;谢明;邓德国;符世继;陈力;陈江;;喷射沉积Al-Si合金的磨损行为[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霍光;谢明;邓德国;符世继;陈立;陈江;;喷射成形过程研究进展[A];2002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暨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卢斌;易丹青;袁武华;刘沙;王建华;陈响敏;;多层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凝固组织[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卢斌;易丹青;黎文献;章四琪;;多层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微观组织演变[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刘飞;白朴存;侯小虎;赵春旺;邢永明;;喷射沉积Al-Zn-Mg-Cu合金时效析出相纳米尺度应变场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张吉明;谢明;杨有才;李季;陈永泰;崔浩;刘满门;;Y_2O_3/La_2O_3/Al_2O_3/Cu新型铜基复合材料研究[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爱民;金光灿;张宇光;;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在半固态保温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樊文军;张胤;张云松;;双喷嘴喷射成形柱状坯传热过程模拟[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李荣德;苏睿明;李润霞;曲迎东;;喷射沉积7A04合金固溶处理工艺的研究[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祝堂;喷射沉积镁合金的性能[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7年
2 朱燕;湖南大学材料研究频出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2年
3 岳琴 杨燕群;科研与产业展翅齐飞[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超;喷射沉积Al-Zn-Mg-Cu合金成分优化及热加工组织调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陈业高;喷射沉积连续挤压制备Al-Zn-Mg-Cu合金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3 詹美燕;喷射沉积材料压缩和轧制变形规律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傅定发;多层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工艺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5 袁武华;多层喷射沉积制备大尺寸耐热铝合金管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6 时海芳;喷射沉积耐热高硅铝合金组织及性能[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7 陈志钢;大尺寸喷射沉积铝合金管坯的制备及楔压致密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赵文军;喷射沉积气体流场与雾化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谢明;喷射沉积内氧化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昊;喷射沉积铝合金致密化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八淇;铁含量对喷射沉积连续挤压高硅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2 杨环;约束喷射沉积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3 钱垒;电场驱动喷射沉积3D打印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4 宋红媛;喷射沉积管坯的形貌模拟及喷射高度控制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张俊一;铝合金喷射沉积坯形状及组织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马振涛;柱状喷射沉积坯动态特征尺寸检测与神经网络仿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7 盖如坤;脉冲微孔液滴喷射沉积成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周静波;喷射沉积连续挤压设备研发及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韩伟;非规则管坯喷射沉积的模型建立及运动参数优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王力强;过共晶铝硅合金喷射沉积连续挤压组织演变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70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770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