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缩性抛光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580.692
【图文】: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国作为新时代的制造大国,为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一制造强国战略,其中重点在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要领域的发展突破。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军工装备、交通运输等领域,对组成装备的元器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光学元件的表面光洁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一些重要光学元件能够有效校正像差、改善成像质量,并且可以精简光学系统构成,既可以减小设备重量又能够降低设备成本。于是,各领域对超光滑的精密光学元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今,超光滑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天文望远镜、摄影摄像设备、激光制导系统、光电成像系统、光纤通讯等产品中。图 1.1 是 Nikon公司设计的极紫外光刻(EUVL: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物镜系统图及其加工精度[1,2],可以看出物镜系统具有超高的面形精度,以及达到亚埃米级的中高频表面粗糙度。
为了获得超光滑表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和创新,陆续发展出了多种超光滑表面加工技术。根据材料去除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化学、物理加工方法[3]。其中,以抛光为代表的机械加工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它还包括磨削、飞刀铣削、金刚石车削等加工方法。金刚石车削常用于加工小型零件,而不适用于加工大中型光学元件[4-6]。图1.2 为 Nanoform250 Ultra 超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床。飞刀铣削加工精度较高,但是对刀困难,它对机床的精度和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飞刀铣削不适用于加工陶瓷、微晶玻璃等硬脆材料[7,8]。因此,抛光和磨削加工技术成为加工大中型硬脆材料光学元件的重要途径。磨削的加工工具为修整后的金刚石砂轮,超精密磨削既可以获得纳米级的加工表面,还能用于加工微结构表面[9-11]。但是在磨削过程中,金刚石砂轮不断发生磨损,会影响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面形精度。图 1.3 为美国Moore 公司研制的 Nanotech 超精密磨削机床。
为了获得超光滑表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和创新,陆续发展出了多种超光滑表面加工技术。根据材料去除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化学、物理加工方法[3]。其中,以抛光为代表的机械加工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它还包括磨削、飞刀铣削、金刚石车削等加工方法。金刚石车削常用于加工小型零件,而不适用于加工大中型光学元件[4-6]。图1.2 为 Nanoform250 Ultra 超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床。飞刀铣削加工精度较高,但是对刀困难,它对机床的精度和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飞刀铣削不适用于加工陶瓷、微晶玻璃等硬脆材料[7,8]。因此,抛光和磨削加工技术成为加工大中型硬脆材料光学元件的重要途径。磨削的加工工具为修整后的金刚石砂轮,超精密磨削既可以获得纳米级的加工表面,还能用于加工微结构表面[9-11]。但是在磨削过程中,金刚石砂轮不断发生磨损,会影响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面形精度。图 1.3 为美国Moore 公司研制的 Nanotech 超精密磨削机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兵;王翠;许蓬子;;光学自由曲面超精密加工方法综述[J];现代制造工程;2014年03期
2 马占龙;王君林;;微射流抛光机理仿真及实验研究[J];光电工程;2012年05期
3 李显凌;;数控非接触式超光滑光学元件加工机床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4期
4 施春燕;袁家虎;伍凡;万勇建;;运动轨迹对抛光误差的影响分析和轨迹优化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5 袁巨龙;张飞虎;戴一帆;康仁科;杨辉;吕冰海;;超精密加工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15期
6 梁蒲;檀柏梅;刘玉岭;张研;陈婷;;抛光液各组分在SiO_2介质CMP中的作用机理分析[J];半导体技术;2010年03期
7 姜伟;陈明君;李明全;;KDP晶体飞刀铣削加工参数对表面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9年05期
8 杜建军;高栋;王素娟;姚英学;;光学自由曲面飞刀加工刀位轨迹的生成算法[J];光学技术;2006年01期
9 孟剑峰,李剑峰,葛培琪;脆性材料磨削模式与表面粗糙度[J];工具技术;2004年11期
10 关新春,欧进萍,李金海;磁流变液组分选择原则及其机理探讨[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明明;三维椭圆振动辅助切削装置及控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任涛;基于酒架结构负压缩性的抛光方法及装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程凯;单晶硅非球面抛光工艺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袁博;粘弹性材料研抛工具的抛光加工[D];吉林大学;2015年
4 段沽坪;离子束抛光去除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5 朱志伟;散射抑制车削新方法及装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刘明磊;正交试验设计中的方差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尚文锦;计算机控制确定性研抛的建模与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李爱民;计算机控制小工具研抛的去除特性及工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73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77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