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硬质合金微钻头的电解抛光加工机理及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23:41
【摘要】:电解抛光技术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对金属进行表面精密加工的方法。本论文以硬质合金微钻头试样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电解抛光后的硬质合金微钻头的表面形貌、微观组织、耐磨性及耐蚀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电解抛光硬质合金微钻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并利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对硬质合金微钻的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研究,研究电流密度、极间距以及抛光时间对硬质合金试样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发现,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合金试样表面粗糙度逐渐下降,当电流密度为8 A/dm~2,极间距为20 mm,抛光时间为120 s时,硬质合金微钻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小值0.28。且经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可知,工艺参数对硬质合金微钻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影响大小顺序为电流密度时间极间距。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可知,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硬质合金微钻的残余应力先减小后增加,当电流密度为8 A/dm~2,极间距为20 mm,抛光时间为120 s时,时,残余应力值为最小值-238 MPa;通过正交试验可知,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影响大小顺序为:极间距电流密度时间。通过腐蚀速率测试可知,随着电流密度逐渐增加,硬质合金腐蚀速率先减小后增加,当电流密度为8 A/dm~2,极间距为20 mm,抛光时间为120 s时,,硬质合金腐蚀速率达到最小值581 mm/a。通过正交试验可知,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影响大小顺序为:电流密度时间极间距。经SEM分析,当电流密度8 A/dm~2,极间距20 mm,抛光时间120 s时,抛光效果显著改善,增加了硬质合金微钻耐磨性能。且当电流密度8 A/dm~2,极间距20 mm,抛光时间120 s时,硬质合金微钻经腐蚀后表面的腐蚀产物较少,表面较为平整。经AFM分析,当电流密度8 A/dm~2,极间距20 mm,抛光时间120 s时,硬质合金表面颗粒粒径较小,并均匀分布于表面。经TEM分析,当电流密度8 A/dm~2,极间距20 mm,抛光时间120 s时,硬质合金微钻头抛光后显微组织较为均匀,孔隙较少,结构较为紧密。将RBF神经网络与硬质合金微钻制备工艺相结合,建立了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RBF神经模型对硬质合金微钻抛光后表面粗糙度数据的训练,验证最后5组试验数据得出,硬质合金微钻抛光后表面粗糙度最小误差为3.23%,说明RBF神经网络可以较好的预测电解抛光后硬质合金微钻的表面粗糙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175
【图文】:

整体框架,论文,极间距,电流密度


、凹进处于电解液之间的电极电位达到平容化学抛光机理,对电化学抛光方法的近期发质合金微钻头的工况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探讨了抛光时间、电流密度以及极间距对、电流密度以及极间距设计了 3 因素,4 水详细的研究。网络对抛光后试件的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如图 1.1 所示。

微钻头,硬质合金,正视图


表面分析和磨粒分析两个方面。本章将通过硬质分析,探寻到了硬质合金微钻头与树脂间的粘质合金与金属铜及树脂之间的腐蚀,随后用扫描否产生变化,并以此来判断硬质合金微钻头在磨后,对硬质合金微钻头和印刷电路板进行钻孔式与硬质合金微钻头表面的滑动摩擦过程,并探趋势;最后,通过钻孔式摩擦磨损试验找出摩擦,并观察和分析在不同条件下的微钻头表面形路板材料为六层覆铜压合板。微钻头型号如表,材质为硬质合金。表 2-1 硬质合金微钻头型号质量 切削直径 柄部直径 有用长度 0.003kg 0.1 mm 3.175 mm 1.8 mm

微钻头,硬质合金,俯视图,横刃


图 2.2 硬质合金微钻头俯视图工作部分包括两部分,其一为切削部分削刃和横刃;其二为导向部分,其作用夹持部分,可以传递扭矩;位于柄部与工作部分之间,主要起过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梅;云娜;;化学机械抛光对硅片表面质量影响的研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5年11期

2 林家婷;许亮;陈秋艳;;不同抛光方法对钴铬钼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11期

3 张卫兵;刘向中;陈振华;陈鼎;彭程;;WC-Co硬质合金最新进展[J];稀有金属;2015年02期

4 宋广胜;陈强强;徐勇;李娟;张士宏;;镁合金EBSD试样电解抛光工艺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4年12期

5 秦琴;;超细WC-Co硬质合金成型工艺发展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33期

6 贺春影;唐金凤;陈述;王立世;卜智翔;陈明慧;耿阳;孙力;;不同电解液中钛合金电解等离子体抛光的对比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7 马迪;徐龙贵;李树白;胡秀英;汪斌;;不锈钢化学抛光液的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14年09期

8 陈虎;;不锈钢在硫酸-磷酸溶液中的电化学抛光行为[J];电镀与精饰;2014年05期

9 高永超;程好;杨淑平;庄维伟;蔡渊;张国栋;;金属基带的连续非接触式电化学抛光[J];表面技术;2014年02期

10 许晓静;盛新兰;张体峰;刘敏;牛小丫;朱利华;;超细晶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生物相容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杨;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的微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2 王季;金属表面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及其工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1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791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9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