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基于光谱分析的激光增材制造质量在线判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6:22
【摘要】:在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光致等离子体的辐射强度、温度及电子密度对入射激光能量的传输效率及增材的成形质量、组织性能都有很大影响,于此同时,增材过程中产生的成型缺陷,也与光致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的波动和变化相互对应,因此对光致等离子体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激光增材制造过程光致等离子体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为实现激光增材制造过程质量自动控制打下基础。本文从激光增材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发,对出现在过程中的缺陷和成分变化进行判别。一方面,在316L不锈钢的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中,利用光谱诊断技术及辅助视觉传感技术,实现了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缺陷的诊断。另一方面,在激光直接沉积制备功能梯度材料过程中,探究其增材制造工艺,同时通过光谱诊断技术实现了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成分变化的判别。首先,设计并进行316L不锈钢缺陷增材实验,采集、选取并分析光谱信息与增材缺陷间的对应关系,发现当增材过程由于参数波动或其他原因产生缺陷时,其对应的谱线相对辐射强度和等离子体温度会发生相对明显的变化或波动;另一方面,搭建辅助同轴视觉传感系统,基于熔池面积变化参量的分析,实现了对工艺参数发生较明显变化时增材缺陷的判别;进一步地,针对两种单一诊断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加权平均算法,实现了对单道多层增材制造实验中缺陷更加准确、稳定地诊断和监控。然后,对316L、AlSi10Mg粉末以不同梯度成分,进行了单道单层和单道多道层成型实验,理论分析了特征谱线强度、强度比对增材成分变化的预测原理,建立了光谱、梯度增材粉末成分及增材件实际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基于光谱信息对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成分变化分析的可行性。并且发现,增材成分由316L向AlSi10Mg过渡过程中,等离子体温度曲线呈先增后减趋势,峰值处于80%~90%316L之间;谱线强度比变化与增材制造过程中316L的质量分数变化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最后,进行了不同梯度间隔的316L/Inconel718功能梯度材料单道多层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实验,探究并优化了其增材制造工艺。同时,通过对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的计算,以及对不同FeI、NiI、NbI、CrI、TiI特征元素谱线的提取和相对强度比的计算,发现了光谱特征参量与Inconel 718质量分数间明显的相对关系。进一步,通过结合加权平均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多种谱线强度比融合信息与成分变化的量化关系,实现了对实际增材过程中成分变化更加准确的判别和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665;TG115.33
【图文】:

原理图,增材制造技术,金属零件,原理图


图 1-1 金属零件激光直接沉积增材制造技术原理图[14]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缺陷诊断和质量控制正日益受到重视。并且,对具有即时、在线监测,不损伤样品,无的研究和创新也在不断进行,在焊接、熔覆和增材制造。虽然大部分方法都已可以用于对成型材料的诊断及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对缺陷的在线即时诊断和质量控制在激光快速成型过程中,测量并采集了过程中的熔池参数对温度的不同影响,建立了熔池温度和数字图像间据处理,将送粉速度以及送粉焦点作为控制量,实现了制。张保森等[23]基于超声波衰减理论和当量法分析,对直径不同的预置通孔缺陷进行检测,实现了对熔覆层表明,缺陷位置不同时,缺陷尺寸与缺陷回波信号幅值

缺陷回波,模型预测,实验测量,慢度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计算获得了 Fe314 激光熔覆再制造涂层、45 钢基体两层介质中超声波探头辐射声场布特征,如图 1-2 所示。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不同缺陷模型对入射声场的影响程材料的慢度值有关,声束的偏转方向由慢度面的法矢量决定,声束的聚焦、散焦行慢度面的曲率决定。

温度场分布,缺陷尺寸,预测图,熔池温度


波信号的模型预测与实验测量结果。(a)直径 6 mm 横量结果. (b)长度 10 mm 裂纹回波信号的模型预测与实验过测量并提取加工区域的熔池温度和几何特征熔覆层高度间的相关性,间接实现了对过程中量了加工过程中的熔池温度及其温度场分布,光快速成形过程的质量控制。Rometsch PA 等[2选择性激光熔融成型耐蚀镍基合金过程的射线率受试件中缺陷的影响,因此可以借助此相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建平,杨经国,靳丽红;激光激发等离子体温度空间分布测量研究[J];激光杂志;2001年04期

2 陶潇杭;苏宝根;张治国;闻光东;任其龙;;热等离子体温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3 孙鼎文;壁稳弧等离子体温度测量[J];现代计量测试;1999年01期

4 薛伟;朱德华;冯爱新;;激光加工过程中等离子体温度测量的实验研究[J];应用激光;2013年03期

5 赵玺;金会良;李娜;金江;王波;;氦气流量和加工时间对大气等离子体温度的影响[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2年05期

6 张文超;王文;周彬;秦志春;张琳;叶家海;田桂蓉;;半导体桥生成等离子体温度的测量[J];含能材料;2009年03期

7 ;日本 JT—60装置等离子体温度达4.4亿摄氏度[J];国外核新闻;1993年01期

8 孙元成;宋学富;杜秀蓉;张晓强;王慧;;电离气体组分对高频等离子体温度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19期

9 张文超;周彬;王文;秦志春;张琳;叶家海;田桂蓉;;半导体桥等离子体温度的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10 靳丽红,杨经国,哈元清,薛康,钟先琼,蒙建平;脉冲激光激发Cu等离子体温度的玻耳兹曼方法测量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马锁冬;沈华;陈磊;朱日宏;李博;翟洋;;电弧等离子体温度的瞬态测量[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陈敬平;章冠人;经福谦;;冲击压缩下稠密Ar等离子体温度测量[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3 邹亚明;;基于电子束离子阱的等离子体过程分解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段斌;吴泽清;颜君;李月明;张继彦;王建国;;光谱诊断与特征谱线输运[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伍俊英;陈朗;周显明;蒋小华;冯长根;;金属电爆炸等离子体辐射温度测量[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垂柏;王世金;梁金宝;;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充电电位监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7 张均;陈根余;赵智;刘旭飞;;激光深熔焊接等离子体温度分布的光谱测量[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爱国;杨彦广;王国林;马昊军;张军;;高温空气等离子体温度分布的光谱测量[A];第八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陆琦;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开始总装[N];中国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翟洋;瞬态等离子体温度光谱法诊断技术研究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张旺;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等离子体行为及熔滴过渡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永臻;基于光谱分析的激光增材制造质量在线判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吴蓉;半导体桥等离子体温度的光谱法诊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陶潇杭;磁旋转弧等离子体温度诊断及其在甲烷重整反应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4 张均;激光深熔焊接光致等离子体温度分布的测量[D];湖南大学;2007年

5 陈卫鹏;脉冲电弧放电合成一氧化氮的等离子体温度控制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刚;激光深熔焊接光致等离子体温度测量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竺欢焕;无标样LIBS定量分析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赵学燕;闪电消散过程等离子体温度衰减规律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倪文强;脉冲激光加载下的Mg合金激发特征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梁海艳;医用一氧化氮发生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3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793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