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熔体无熔剂连续精炼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G292
【部分图文】:
图 1.1 国内普遍采用的“燃气或感应加热熔剂精炼+气体保护保温静置”重熔精炼设备Fig. 1.1 A scrap recycling technique featured by “induction melting with salt flux” followed by“low temperature holding under shielding gas” commonly used China如图 1.1 所示,在硬件上,复合重熔精炼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感应或燃气熔化熔剂精炼炉,一个静置保温浇注炉。在流程上,镁合金炉料先在感应或燃气熔化熔剂精炼炉内完成炉料的熔化、合金化和熔体复合精炼,然后通过定量泵或倾翻炉体的方式将熔体转入静置炉;进入静置炉的熔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保温沉渣降铁后浇注成镁锭,完成重熔精炼过程。通常,精炼前期采用机械或气体搅拌促进夹杂与熔剂充分反应,在精炼后期需要对熔体进行较长时间的静置。复合精炼法的优点是熔炼过程可大大降低熔剂的使用量,但仍不能完全脱离熔剂的使用,另外镁熔体的质量也一定程度上依赖静置的时间,增大了能耗。1.4.4 无熔剂精炼法无熔剂精炼法是一种在气氛保护作用下,通过“惰性气体+过滤+静置”等综合
图 1.3 美国 DOW Chemical 开发的间歇式无熔剂废镁重熔精炼设备ig. 1.3 Fluxless discontinuous scrap recycling system developed by US Dow Chemi于环保压力,为了提高废镁重熔精炼的生产能力、方便废料安全管和公司开发了图 1.4 所示的废镁现场连续重熔精炼炉。
图 1.3 美国 DOW Chemical 开发的间歇式无熔剂废镁重熔精炼设备Fig. 1.3 Fluxless discontinuous scrap recycling system developed by US Dow Chemical由于环保压力,为了提高废镁重熔精炼的生产能力、方便废料安全管理,奥地利劳和公司开发了图 1.4 所示的废镁现场连续重熔精炼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吉利;龙思远;吴星宇;张均成;王向杰;;压铸AZ91D镁合金激光重熔区氢气孔的形成机制[J];材料工程;2013年06期
2 刘思达;张黎黎;于秉坤;吕科言;邵亚莉;刘桂亮;;精炼处理对Al-Si-Mg合金熔体中TiB_2粒子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2年07期
3 于彦东;崔林林;李超;乔昕;王松涛;;ZM6镁合金大型薄壁铸件数值模拟[J];铸造;2012年04期
4 王晓明;查吉利;陈敏强;龙思远;李扬德;李卫荣;;压铸高危镁合金废料回收技术与设备研发[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12期
5 郑韫;吴国华;王其龙;丁文江;;镁合金净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铸造技术;2010年01期
6 孙明;吴国华;王玮;丁文江;;镁合金纯净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8年04期
7 凌云;李毅梅;何丽平;;模糊自适应在真空烧结炉温度控制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07年09期
8 吕飞龙;陈照章;黄永红;;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1期
9 赵宇;刘盼盼;周宏;;熔剂熔炼AM60B镁合金中的夹杂物[J];铸造;2006年10期
10 韩英芬;刘建睿;沈淑娟;黄卫东;;镁合金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及其净化方法[J];铸造技术;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明星;机械振动及稀土锶复合对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2 许四祥;镁合金熔液含氢量测试系统及除氢工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游国强;新型镁熔体气体保护技术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承志;熔炼工艺对ZM6熔体品质影响的对比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孔德强;镁合金熔体纯化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王进峰;镁熔体中夹杂的无熔剂净化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4 陈广告;AZ91镁合金无熔剂冶炼工艺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5 庄源昌;基于虚拟仪器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日娟;再生镁合金铸锭质量控制及铸锭机设计[D];重庆大学;2007年
7 鲍兴财;Nd对ZM6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8 徐定成;基于自学习的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韩英芬;AZ91镁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1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83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