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基于压痕非对称性的任意残余应力仪器化球形压入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0-10-13 19:14
   机械结构通常受到外力和温度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残余应力。它的存在能够降低和提高机械各种力学和服役性能,如疲劳强度和脆性断裂等。目前,常用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有机械法和物理法,分别适用若干工况下的测试。仪器化压入技术具有表面、微区和微损的特点,材料适应性强,能够用于多种条件下的应力测试,发展前景广阔。根据应力测试范围,残余应力的仪器化压入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等轴应力分析方法和任意应力分析方法。等轴应力分析方法的等轴假设过于理想,与实际情况有相当差距;任意应力分析方法的分析参量通常存在无法测量或不易测准等问题,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测试方法。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以实用化为目的,旨在发展一种识别任意残余应力的分析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建立分析工具。为判断不同相对压入深度时接触区域材料的弹塑性状态,推导出材料临界屈服时存在的若干基本关系,这些关系的导出有利于确定接触区域材料发生弹塑性转变的临界压入条件。为模拟非等轴预应力下的压入响应,建立三维仿真模型,给出模型参数设置的依据和结论,通过仿真结果与解析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2)选取分析参量。选取压痕非对称性作为分析参量,探讨材料塑性参数和相对压入深度对其产生的影响,借助量纲分析建立压痕非对称性与压入变量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通过有限元仿真发现,球形压入压痕非对称性的对数与等轴残余应力近似成线性关系,剪切残余应力与线性关系中的截距相关,并数值检验此关系的稳定性和准确性。(3)提出分析方法。创新性地将求解任意残余应力分解为两部分工作,通过关系式联立形成分析方法。首先,选取压痕非对称性作为分析参量,建立其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其次,借鉴前人技术路线,建立相对载荷与等轴应力之间的关系;最后,联立两式,形成基于压痕非对称性的任意残余应力仪器化球形压入分析方法。(4)进行数值检验。数值检验分为稳定性分析和准确性分析。稳定性分析,首先对变量屈服应变εv、应变硬化指数n、相对载荷(F-F_0)/F_0、等轴残余应力σ~R和压痕非对称性λ分别引入±5%的相对误差。εy引入相对误差后,剪切残余应力计算偏差可以控制在8%以内,等轴残余应力计算偏差可以控制在3%以内;n引入相对误差后,两者计算偏差均可以控制在5%以内;(F-F_0)/F_0引入相对误差后,剪切残余应力计算偏差可以控制在7%以内,等轴残余应力计算偏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λ引入相对误差后,剪切残余应力计算偏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等轴残余应力不受影响;σ~R引入相对误差后,剪切残余应力计算偏差可以控制在8%以内。准确性分析,在本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由于针对问题不同,预应力仿真预设值并不相同,因此无法得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但可以参考分析方法中两个关系式各自的准确性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压痕非对称性的任意残余应力仪器化球形压入分析方法。其分析参量测量方便可靠且敏感残余应力,分析方法稳定性较高,误差传递较弱。
【学位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G115.2
【部分图文】:

深度曲线,载荷,微分式,和式


图 1-1 典型的载荷-深度曲线图 1-2 卸载后的残余压痕S 可以通过微分式(1-1)和式(1-2)确定1mf()ddm bhhBbhhhFS 1mp()dd bBbhhhFS

压头,压入,微分式,形状


图 1-2 卸载后的残余压痕刚度 S 可以通过微分式(1-1)和式(1-2)确定1mf()ddm bhhBbhhhFS 1mp()ddm bhhBbhhhFS 深度ch 为SFhhmcm mF 为最大压入载荷; F /Sm 为试样的压入变形量,可由 Sneddon 解[38]该式只适用压入产生凹陷的情况。其中, 为常数,根据压头形状确, 0.75;对于圆锥压头, 0.72。面积取决于接触深度。假使压头形状已知,接触面积可以通过事先确

加载曲线,残余应力,加载曲线,残余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型) 1-6 可知,剪切残余应力和无残余应力条件下载荷-深度曲线应力不影响加载阶段;残余拉、压应力的加载阶段曲线分布相同压入深度处,等轴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化大致为单轴残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家文;徐可为;李家宝;;残余应力研究概况[J];国际学术动态;1998年02期

2 辛向阳;周彤;;环芯法检测核电转子残余应力应用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杜畅;张津;连勇;袁孝民;Michael Y.Huo;;激光增材制造残余应力研究现状[J];表面技术;2019年01期

4 费星如;冉启方;;声弹性法测定残余应力原理和应用[J];无损检测;1984年05期

5 何家文;;残余应力测定专业十年工作回顾[J];无损检测;1988年05期

6 冉启方;;几种无损测定残余应力方法的比较[J];无损检测;1989年04期

7 蒋立强;吴克成;;残余应力的二维声弹性测量[J];无损检测;1992年05期

8 ;第19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会议暨国际残余应力研讨会[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7年04期

9 ;第19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会议暨国际残余应力研讨会(第1轮通知)[J];机械工程材料;2017年04期

10 覃孟扬;贺爱东;叶邦彦;梁立东;周莉;;不锈钢微量润滑车削残余应力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5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劲波;2024铝合金板材热成形过程的残余应力及金属流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夏杰;铸钢件非对称环形焊缝残余应力分析与断裂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3 黄信达;切削加工残余应力解析预报的特征应变方法及其实验验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李亚楠;7055铝合金厚板淬火—预拉伸残余应力演变及预测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7年

5 韦智元;船体构件切焊连续加工中的残余应力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6 战崇华;残余应力作用下复杂曲面零件的变形分析、预测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7 修磊;大型复杂轮廓真空室焊接模拟及残余应力消除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8 王秋成;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消除及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王会刚;H型钢矫直机理及有限元动态仿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树宏;航空铝合金厚板初始残余应力及其对铣削变形影响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佳伟;注塑制品加强筋区域残余应力相关缺陷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2 程文强;基于压痕非对称性的任意残余应力仪器化球形压入分析方法[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陶康;卫浴注塑件残余应力控制和检测工艺开发[D];厦门理工学院;2017年

4 李侯君;厚截面复合材料固化热—化学行为及其影响机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陈加伟;金属残余应力声发射检测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6 龚军振;精密铣削加工工艺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7 董大林;齿轮钢电化学剥层设计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8年

8 黄鑫;喷砂处理对铝合金薄壁框架件形变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9 周亮;考虑初始残余应力的薄板焊接屈曲变形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10 张青;焊接顺序对T型接头焊接应力变形和扩散氢数值模拟的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9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839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