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三辊行星轧后冷却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G335.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铜管生产研究现状
1.2.1 铸轧法
1.2.2 铜管三辊行星轧制过程工作原理与特点
1.2.3 铜管三辊行星轧后冷却过程工作原理与特点
1.3 轧制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4 轧后冷却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2章 铜管三辊行星轧制过程和冷却过程相关理论
2.1 引言
2.2 传热分析理论
2.2.1 热传递基本方式
2.2.2 传热学基本方程
2.3 流体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2.3.1 连续性方程
2.3.2 动量方程
2.3.3 能量方程
2.4 三维湍流模型
2.4.1 湍流基本方程
2.4.2 标准k-ε模型
2.4.3 壁面函数法
2.5 热力耦合分析理论
2.5.1 连续性方程
2.5.2 运动方程
2.5.3 能量方程
2.6 热流固耦合分析数值计算软件的选择
2.6.1 ABAQUS有限元软件
2.6.2 FLUENT有限元软件
2.6.3 数据交换平台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铜管三辊行星轧制和冷却全过程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铜管三辊行星轧制和冷却全过程数值模拟思路
3.3 轧制过程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
3.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3.3.2 材料属性、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3.4 冷却水模型的建立
3.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3.4.2 网格划分
3.4.3 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
3.5 热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5.1 热流固耦合有限元结构模型的建立
3.5.2 热流固耦合有限元流体模型的建立
3.5.3 考虑运动因素的热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设置
3.6 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3.6.1 速度场和压力场总体分析
3.6.2 轧件温度场稳定性研究
3.6.3 不同时刻轧件模拟结果及分析
3.6.4 轧件沿圆周方向各点数据分析
3.6.5 轧件沿径向各点数据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冷却水套结构改造及模拟分析
4.1 进水口大小研究
4.2 出水口大小研究
4.3 进水压力研究
4.4 进水口分布位置研究
4.4.1 进水口分布位置改造方案
4.4.2 速度场和压力场总体分析
4.4.3 轧件温度场均匀性分析
4.5 出水口分布位置的研究
4.5.1 出水口分布位置改造方案
4.5.2 速度场和压力场总体分析
4.5.3 轧件温度场均匀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5.1 试件的选取
5.1.1 工厂实际生产试件的取样方案
5.1.2 Gleeble热模拟试件的取样方案
5.2 金相实验
5.2.1 工厂试件金相实验
5.2.2 热模拟试件金相实验
5.2.3 两种金相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3 显微硬度实验
5.3.1 显微硬度实验方案
5.3.2 实验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世泉;;某汽油机冷却水套优化设计[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9年02期
2 张春冬;;炉用铜冷却水套的关键技术探索与研究[J];有色矿冶;2018年02期
3 徐劲松;毕玉华;申立中;雷基林;梁晓瑜;;增压中冷柴油机冷却水套流动特性研究[J];汽车工程;2010年11期
4 沈志远;C型冷却水套通过省级鉴定[J];中国军转民;2000年10期
5 马京卫;纪雷;沈小栋;闫晶晶;杨威;贾合正;苏红;孟祥程;;某4缸柴油机冷却水套的结构优化分析[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8年03期
6 李宁;王素生;郭兴;;浅谈罐式煅烧炉冷却水套漏水的新型处理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17年12期
7 魏丹;石晶;曹景盛;段敏;;柴油机冷却水套数值模拟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8 魏丹;石晶;曹景胜;段敏;;柴油机冷却水套优化设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10期
9 刘伟;;某型号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水套设计及改进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年15期
10 吴飞;李培杰;詹洁;张希;;冷热冲击工况下发动机冷却水套传热分析[J];车用发动机;201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佑长;四缸柴油机缸盖传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傅松;缸盖冷却水套内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兆文;重载车用柴油机缸盖内冷却水流动分析及强化传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斌;电动汽车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电磁热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宋平;内燃机流体换热及气液分离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波;铜管三辊行星轧后冷却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2 孟昊;鞍钢用某型柴油机冷却水套改进方案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赵子龙;内燃机水冷系统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6年
4 赵永欢;基于沸腾换热的柴油机冷却水套传热分析及优化[D];天津大学;2018年
5 邱志远;汽油机冷却水套内流动及流固耦合传热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6 姜霄;6265柴油机冷却水系统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7年
7 胡在双;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水套与缸体流固耦合传热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蒋红美;非道路高压共轨柴油机冷却水流动特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楠;基于CFD的汽油机冷却水套冷却性能数值模拟及优化[D];重庆大学;2011年
10 谭诗薪;基于ProCAST预埋铌白铜管冷却水套整体铸造工艺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9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849926.html